小學數學減負計劃
現在小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怎樣能讓孩子愉快的度過小學的學習階段,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現在小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怎樣能讓孩子愉快的度過小學的學習階段,我覺得減負不應減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老師精心設計作業,控制學生作業量;小學生每日在校用於集體教育活動的時間,五、六年級最多不超過6小時,其他年級還應適當減少,四年級作業不超過45分鐘。不設早自習,落實每天兩個大課間活動
2、不讓學生訂購盛市、區教育局所規定以外的教材,教師不準統一或要求學生自行訂購教輔讀物;不讓學生參加學科補習班,節假日、寒暑假不組織學生上新課或補課;保證學生在校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等等。
3、小學階段不舉行面向學生的學科類競賽。
4、確保學生睡眠不少於9小時。
5、全面評價學生,不以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
6、要減去繁瑣的教學設計、不恰當的課件和無效的非語文活動,提倡長文短教、精講多練,多讀書少做題。
7、老師“有智慧”地教;按照“限時、分層、有效、校內完成”的作業設計原則,精心設計作業,控制作業量,避免學生機械地背誦、抄寫和訓練,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只有把減負落到實處,我們的孩子才會有真正快樂的童年,我們與孩子們的負擔才會真正減輕。
篇二
1、加強課前預習。課前讓學生對課堂上即將學習的內容有所瞭解,可以把一些簡單易懂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進行內化,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效率。
2、編制練習卷。對於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誤***以每天學生作業中出現錯誤的習題***以及各類考試中的考點進行強化練習,蒐集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和考試卷中經常出現的題型編制針對性試卷。
3、重視作業訂正。在學生作業中出現錯誤時,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每個學生對於訂正好的題目要寫出解題思路,說出思考過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培養學生審題和分析的能力。
4、實現當堂反饋。數學課內作業堅持當堂完成,這樣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教師準確及時地得到學生的反饋資訊,讓教師能當堂發現並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輔導,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還能杜絕抄襲作業的現象。
5、抓住課前複習。新課程實施後課前複習常常被疏忽了,其實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複習很有必要。現在幾乎沒有時間進行作業的評講,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利用課前的5分鐘來進行鍼對性的查漏補缺。內容可以是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題,可以是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是經常要考的練習題型等。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做到真正把所學的知識化為己有。
6、獎勵免做作業。在複習階段,對於某一部分知識已經過關的學生實行免做獎勵,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重複練習,讓學生有時間去自主地學習,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篇三
第一、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改變。
減負中學課堂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課堂教學要做到精講、善誘、激趣、拓思。要做到這幾點,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我們課前精心備課,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又要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對每節課都要精心設計。
第二、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果學生在校期間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而沒有家庭作業,那麼學生課餘時間就可以自主活動,對學習的厭倦感自然也會消失。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習了其他中學的教學經驗,我覺得自己的教學差距還是挺大的。
第三、教學觀念要更新。
我體會到了“合作與細節,學習與反思。”對一個學校一個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必須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只有思想轉變,行為才能轉變。只有改革,才能創新。“學習與反思”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通過學習,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儲備,通過才能有所改進,才能發展、進步。
差距一、觀念及教學行為改變不徹底。我們已經走入了新課改,但我覺得在實際操作中我做的還很不夠。頭腦中總覺得小學生小,不敢放手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經常是講的多,而練的少。
差距二、課堂效率還不夠高,學生課業負擔重。有時課堂上練習完不成,只好佈置家庭作業。不留作業就不放心。家庭作業,我們都能做到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但是,通過學習,我相信如果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消家庭作業,學生一定擁護。
差距三、課堂沒有真正還給學生。多數靠學生認真聽講,而忽視了要多給學生留些思考和自學的時間。每節課最後5分鐘應留給學生自己思考、總結。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改進。
1、精講、精練,以訓練為主。課堂上儘量縮短教師的講授時間,給學生留出儘量多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連續授課時間不超過5分鐘,以學促講。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2、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向40分鐘要質量。課前精心設計,課上精心組織,精選習題,合理佈置作業。讓學生視學習為樂趣。
3、每天給學生一個微笑,每天最少與一個學生單獨交談一次;關心“待優生”每天最少說一句激勵他們的話。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來自老師的關懷,感受到學校的溫暖。
4、加強學習與反思。借鑑學到的經驗,結合教學實際,加以實踐,不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