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陶元淳傳閱讀答案

  陶元淳是清代官員,陶元淳著有《陶子師先生集》、《南崖集》等,其事蹟見於《清史稿陶元淳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清史稿陶元淳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清史稿陶元淳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陶元淳,字子師,江蘇常熟人。康熙中舉博學鴻詞,以疾不與試。二十七年,成進士,廷對,論西北賦輕而役重,東南役均而賦重,願減浮額之糧,罷無益之費。閱者以其言戇①,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廣東昌化知縣,到官,首定賦役,均糧於米,均役於糧。裁革雜徵,相率以力耕為業。縣隸瓊州,與黎為界,舊設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緣為奸,元淳立撤去。一權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舊不滿百家,至此戶口漸蕃。元淳時步行閭里間,周諮疾苦,煦嫗②如家人。

  瓊郡處海外,軍將多驕橫,崖州尤甚。元淳嘗署州事,守備黃鎮中以非刑殺人,遊擊餘虎縱不問;且貪,索黎人獻納。元淳廉③得其狀,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賄之不得,造蜚語揭之。總督石琳下瓊州總兵會訊,元淳申牘④曰:“私揭不應發審,鎮臣不應侵官,必挫執法之氣,灰任事之心。元淳當棄官以全政體,不能蒲伏武臣,貽州縣羞也。”初鞫⑤是獄,鎮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據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備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國法也。”鎮中氣懾,疾揮去,卒定讞,論罪如律。崖人為語曰:“雖有餘虎,不敵陶公一怒。”而總督卒因元淳倔強,坐不檢驗失實,會赦免。復欲於計典⑥黜之,巡撫蕭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車,便劾廉吏,何以率屬?”為言於總督,乃已。

  元淳自奉儉約,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諸生,講論至夜分不倦。屢乞病未果,竟以勞卒於官。昌化額田四百餘頃,半淪於海,賦不及二千,浮糧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為浮糧考,屢請於上官,乞豁除,無應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獲俞旨免。

  ***選自《清史稿·列傳第二百六十三》***

  【注】①戇:魯莽。②煦嫗:溫暖,暖和。③廉:查訪。④申牘:申述的文書。⑤鞫:審。⑥計典:指古代對官吏三年政績進行考核的大計之典。

  《清史稿陶元淳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舊設士舍,制其出入 制:限制

  B、一權量,定法度 一:統一

  C、卒定讞,論罪如律 論:議論

  D、坐不檢驗失實,會赦免 坐:犯了……罪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吏得因緣為奸 而總督卒因元淳倔強

  B、為言於總督,乃已 乃有二十八騎

  C、復欲於計典黜之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D、竟以勞卒於官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

  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關心民生疾苦的一組是*** ******3分***

  ①願減浮額之糧,罷無益之費 ②時步行閭里間,周諮疾苦

  ③當棄官以全政體,不能薄伏武臣 ④雖有餘虎,不敵陶公一怒

  ⑤為浮糧考,屢請於上官,氣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獲諭旨免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陶元淳于康熙年間考中進士,因廷對不為閱卷者喜歡,所以被置於二甲之中。

  B、陶元淳愛民如子,關心生疾苦。初任昌化知縣時,釐定賦役,裁減額外的賦稅,減輕了百姓負擔,使百姓“相率以力耕為業”,發展了當地農業生產,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C、陶元淳為官剛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代理崖州事務時,守備黃鎮中違法殺人,陶元淳依法審案被誣陷,總督下令讓瓊州總兵“會訊”。陶元淳得知後上書申辯,總督終因陶元淳的倔強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厲行節約,生活儉樸,為官時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歡與讀書人交往,常常與他們討論問題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請求辭官而不得允許,終因積勞成疾而故於任上。

  《清史稿陶元淳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9.答案:C***C項“論”:判罪。***

  10.答案:D***A.趁機/因為B.才/僅c.人稱代詞,他/音節助詞D.因為***

  11.答案:A***用篩選法。不是直接寫陶元淳的排除,如④⑥;不是寫他“關心民生疾苦”的排除,如③。③是描寫元淳為官剛正不屈;④是側面描寫元淳為官剛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為。***

  12.答案:C***C項:“總督終因陶元淳的倔強而赦免了他”錯。原文是“總督卒因元淳倔強,坐不檢驗失實,會赦免”。“坐不檢驗失實”是說總督定了他“檢驗失實”的罪名:“會赦免”指朝廷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