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期中考試,是評價語文教學質量的主要標準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試卷,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

  第Ⅰ卷***共 48分***

  一、基礎鞏固:*** 21分***

  1.下列各組詞的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沾***diàn***辱 迤邐***yǐ*** 天理昭***zhāo***然 安然無恙***yàng***

  B.譏誚***qiào*** 憎惡***wù*** 一蹴***cù***而就 酩酊***dīng***大醉

  C.蠕***rú***動 輾軋***yà*** 窸窸窣窣***sū*** 模稜***léng***兩可

  D.睇眄***miǎn*** 付梓***zǐ*** 錙***zī***銖必較 逸興湍***chuán***飛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中央書記處書記到黨校看望正在這裡學習的紀檢監察系統的學員,不厭其詳地詢問他們在基層工作的情況。

  B.張民一家三代,十多年來,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真可謂舉案齊眉。

  C.義門是陳村最古老的建築,與義門形影相弔的是其左側立著的一株無枝無葉的老樹。

  D.小王同學站起來說道:“陳教授剛才那番話拋磚引玉,我下面將要講的只能算是狗尾續貂。”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有關部門加強了交通規則的宣傳教育。

  B.去年以來,由於日方在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和釣魚島的問題上接連採取錯誤的舉措,使中日關係正常發展受到嚴重干擾。

  C.一個球隊,能否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積極性,指揮是否正確,是克敵制勝的關鍵。

  D.今年的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拉閘限電現象會相應減少,但整體上看仍然偏緊。

  4.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將分三步實施:一是“繞”,即衛星繞月飛行;二是“落”,即探測裝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採集月壤樣品返回地球。

  B.“真不是和你說著玩兒,”洪民一本正經地說,“如果你能出山,咱們一起想辦法,這事準能完成”。

  C.以前可能因為年齡小,不知道珍惜時間,現在我才體會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D.我國開放歐洲旅遊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是旅遊線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遊客口味不一、經濟承受能力不同。

  5.下列文學常識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表是臣子向君主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

  B.錢鍾書,我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和古典文學研究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圍城》,短篇小說集《人、獸、鬼》,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文論集《七綴集》、《談藝錄》、《管錐編》等。

  C.惠特曼,印度詩人。詩集有《草葉集》、《桴鼓集》等。

  D.朱光潛,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學名教授,當代著名美學家。其著作甚豐,《文藝心理學》、《詩論》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

  6.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這種同質化為企業之間的競爭甚至企業內部的競爭埋下了隱患。

  ②以西餐和中餐為例,麥當勞裡的漢堡包,在世界不同國家,口味一定是一致的。

  ③而中餐菜式很少有告訴你每種配料放多少,同樣的材料,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口味可謂天壤之別。

  ④國學是應對複雜性和偶然性的智慧。

  ⑤這種差異化不僅形成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大大避免了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⑥西學是應對簡單性和必然性的智慧,

  A.⑥②①④③⑤ B.⑥④②①③⑤

  C.④⑥②⑤③① D.④③⑤⑥②①

  7.下列各詩句所涉及的傳統節日,依次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看鵲橋歸路。

  ⑤渚鬧漁歌響,風和角棕香。

  A.重陽節 春節 元宵節 七夕節 冬至

  B.春節 重陽節 元宵節 冬至 清明

  C.重陽節 元宵節 春節 七夕節 端午節

  D.元宵節 春節 端午節 重陽節 七夕節

  二、溫故知新:*** 15分***

  回顧課文《陳情表》,完成8---12題。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 除臣洗馬 除:革除 B.以劉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則劉病日篤 篤:病重 D.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9.下列對課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二段文字敘述了朝廷屢次徵召催逼,自己辭不赴命,進退兩難的處境,提出了“ 願乞終養”的要求。

  B.第二段“逮奉聖朝..實為狼狽”一段分別以“逮”“尋”兩個時間副詞領起,連續兩次徵召,一次“辭不赴命”,一次“辭不就職”,原因都是祖母“供養無主”,與全文首段呼應。

  C.第二段連用“察臣”“舉臣”“拜臣”“除臣”到“責臣”“催臣”,不僅文法錯落,顯出由弛而張、逐步緊迫的情勢,同時也體現出先恭維皇恩浩蕩,後申訴委屈矛盾的心理層次。

  D.在第四段末,作者以兩個年齡數字的對比,說明報國日長,盡孝日短,表明忠孝難以兩全,有力地證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擇的正確性,以使皇帝心甘情願地批准他的請求。

  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至於成立    成立:成長,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潤澤。

  C.拜臣郎中 郎中:醫生的古稱。

  D.豈敢盤桓 盤桓:徘徊、逗留。

  11.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

  A.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

  C.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D.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三、學以致用:*** 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

  武 技

  蒲松齡

  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託缽,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李喜,館之客舍,豐其給,旦夕從學。三月,藝頗精,意得甚。憎問:“汝益乎?”曰:“益矣。師所能者,我已盡能之。”僧笑,命李試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飛,如鳥落,騰躍移時,詡詡然驕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盡吾能,請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勢。既而支撐格拒,李時時蹈僧瑕,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餘。僧撫掌曰:“子尚未盡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慚沮請教。又數日,僧辭去。李由此以名,遨遊南北,罔有其對。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於場,觀者填溢。尼告眾客曰:“顛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場一撲為戲。”如是三言。眾相顧,迄無應者。李在側,不覺技癢。意氣而進。尼便笑與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問:“尊師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詰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師耶?若爾,不必較手足,願拜下風。”李請之再四,尼不可。眾慫恿之,尼乃曰:“憨師弟子,同是箇中人,無妨一戲。但兩相會意可耳。”李諾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頡頏間,尼即遽止,李問其故,但笑不言,李以為怯,固請再角。尼乃起。少間,李騰一踝去,尼駢五指下削其股,李覺膝下如中刀斧,蹶僕不能起。尼笑謝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歸,月餘始愈。後年餘,僧復來,為述往事。僧驚曰:“汝大鹵莽!惹他何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斷矣!”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邊境。

  B.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於場。 適:適逢、恰逢。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輕視

  D.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14.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幸先以名告之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顏。

  C.騰躍移時,詡詡然驕人而之。 水擊三千里,挖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D.見一少年尼僧棄藝於場,觀者填溢。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1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李超武術技藝不精的一組是

  ①僧笑,命李試其技。 ②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餘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飛,如鳥落。 ④李請之再四,尼不可,眾慫恿之。

  ⑤方頡頏間,尼即遽止。 ⑥李覺膝下如中刀斧,蹶僕不能起。。

  A.②⑥ B.②③ C.④⑤ D.④⑥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A.李超與憨和尚交手,時時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綻以打敗他;憨和尚為了懲罰李超,一腳把他踢出一丈多遠,然後對他進行教育,數日後,僧辭去。

  B.本文善於通過“笑”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憨和尚與尼僧高強的武藝、謙和的性情。這些關於“笑”的描寫,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C.本文通過曲折跌宕的情節安排,表面上描寫和尚和尼僧對李超武技的指導,實際上寫的是他們對李超德行的指導。

  D.憨和尚德高藝精,機智風趣;李超敏而好學,豪爽好施;尼僧武藝高超,爭強好勝。小說中幾個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

  第Ⅱ卷 ***共52分***

  四、默寫翻譯:*** 31分***

  ***一*** 按原文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7.________________,風飄飄而吹衣。

  18.________________,訪風景於崇阿;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舊館。

  19.________________,彩徹區明。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

  20.潦水盡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 。

  21.閭閻撲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青雀黃龍之舳。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23.北海雖賒,扶搖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臣欲奉詔賓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5.嫋嫋兮秋風,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翻譯成現代漢語。***16分***

  26.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4分***

  27.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28.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分***

  29.老當益壯,寧移自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4分***

  五、詩詞鑑賞:***7分***

  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縐波紋迎客棹①。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②,肯愛千金輕一笑③。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①彀***hú***:縐紗類的絲織物。縐:皺紋似的紗。棹:船漿,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暫若泡沫生於水面。 ③李商隱《寫意》:“日向花間留晚照。”

  30.“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這兩句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3分***

  31.“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中的“鬧”能否改為“濃”或“盛”字?為什麼?請運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學到的方法,寫100餘字,談談你的理解。***4分***

  六、課外延展:***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2—34題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

  許倬雲

  人是能思考的動物,因此現代人類的動物學分類名稱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經過訓練始得發展。不同文化訓練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長,於是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思考方式。中國人的思考方式也許有下列幾項特色,而這些特色也影響著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視野與角度。

  相對於希臘文化與印度文化的縝密邏輯,中國人比較取徑於直觀和體會。中國人日常語言中,成語特多;中國文學中,用典是其特色。兩者都採用一連串的模擬,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後重疊這些印象,抽繹建立起一個新的印象。這一過程只能意會,不可言宣。中國人擅長此道,找出一個“悟”字,代表直觀體會。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經過華化終於成為發揚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論嚴謹的唯識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禪宗與誠心念佛的淨土。在中國人的日常經驗中,“悟”是時時出現的思考方式。

  中國人觀察事物,往往重視統攝全面,而不喜歡區域性的分析。以中醫理論為例,經脈遍佈一身。氣血周流順暢,則身體康健。若有病痛,中醫不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從全身整治調理下手。中國的繪畫,以氣韻生動為上,也是看一幅畫的全面性;為此,中國畫家一落筆就定了全域性,不能再中途修改。這些例證,不勝列舉,說明中國人不注重區域性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國人習慣於從有機的變化中看世界。中國人的詩詞中最多的是對時節變化的感慨,中國人的宇宙感處處都是活潑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價值。鳥飛魚躍,是一個境界,綠蔭窗前,是一個境界。有機的宇宙觀與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聯絡、難以區分的。因此,研究中國科技史的李約瑟博士曾經指出,中國人的有機宇宙觀是中國文明的特徵,截然不同於牛頓力學的機械宇宙觀。

  中國人還有對於“動態”的注意。《易經》一書全是討論變易的過程;五行相生相剋,也是不斷變花的動態。“文化”一詞語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變化,而不是形態。太極圖代表著進行中的變化,變化即是常態。這一命題,又與上述有機的宇宙觀互為表裡,陳述了中國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這些思考方式,其實也是彼此相關,互相加強的。全面、有機與動態幾項,只是從不同角度陳述相同的現象,而直觀的悟性則以非分析的思考統攝上述幾個思考的角度。這些思考方式落實在中國人的人生態度中,即是認識世事多變化,也準備面對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日中則仄,月盈則虧”“盛極則衰,否極泰來”。有了這些對變化形勢的理解,中國人不是坐待命運降臨的宿命論者,卻是隨時準備面對變化的命運調整自已的反應。這是一種樂觀的命運觀,正如海邊衝浪的弄潮兒,隨時抓住變化的潮頭,調整自己的動作。在滿潮時,為即將開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時,準備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機。這種智慧不全由直覺獲得,必須有一定深度的哲學探討,始能濃縮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選自《觀世變》,有改動***

  3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準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化環境和背景會對一個民族的思考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B.印度佛教經過華化後,成了直指心境的禪宗與誠心念佛的淨土,代表了中國人注重直觀思維的特點。

  C.太極圖與有機的宇宙觀互為表裡,顯示出中國人的思考方式的特點。

  D.中國人的直觀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統轄中國人的全面、有機、動態的思考方式和習慣。

  E.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覺獲得,沒有有深度的哲學探討。

  33.請結合本文相關闡述,解釋“有機的宇宙觀”的含義。 ***4分***

  34.請歸納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幾個特點。***6分***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