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卷答案

  這學期的努力成果就看語文期末卷的成績了,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小編整理了關於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卷試題

  ***120分鐘 120分***

  一、積累運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哽咽***yàn*** 遷徒 怒不可遏***è*** 不知所措

  B.鄙夷***bǐ*** 狼藉 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

  C.汙穢***huì*** 忐忑 鍥而不捨***qiè*** 眼花繚亂

  D.嫉***jì***妒 震撼 義憤填膺***yīng*** 鋒芒必露

  2.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面對突如其來的熊熊烈火,為了六條幼小的生命,王茂華老師毅然跳入火海。

  B.當別人面對困難時,我們要盡力幫忙,不能袖手旁觀。

  C.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紀念日,海內外五萬多名清華學子重回母校,追憶青春歲月,共享天倫之樂。

  3.下列句子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那該是大自然在多長的時間裡的傑作!

  ②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在最古老時代原是一個寂寞的大石球,沒有一層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來歷,你會不由得湧起一種遙接萬代的感情。

  ④經過了多少億萬年,太陽風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屍骸,才給地球造成了一層層的土壤,每經歷千年萬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層。

  ⑤想一想我們那土壤厚達五十米的華北黃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舞臺上臺灣女藝術家的演奏 動聽,觀眾在這經典樂曲裡如痴如醉。

  ②在進行旅遊開發論證的千島湖水下古城,其歷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擁有了廣博的閱歷、豐富的語彙,我們創作作品才有可能 。

  A.優雅 追溯 一氣呵成 B.優雅 追述 一鼓作氣

  C.幽雅 追述 一氣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氣

  5.下列各項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在當今商品經濟的時代,當詩歌失去往昔榮耀而逐漸遠離我們的時候,讀到這樣一首催人奮然前行的祖國頌歌,真是難得的精神享受。

  B.文藝作品語言的好壞,不在於它用了一大堆華麗的詞,用了某一行業的術語,而在於它的詞語用得是地方。

  C.有人認為科學家終日埋頭科研,不問家事,有點兒不近人情,然而事實卻是對這種偏見的最好反駁。

  D.老年人發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勞累、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食鹽過多、感冒等。

  6.走進《安徒生童話》。***5分***

  “小人魚向上帝的太陽舉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淚。在那條船上,人聲和活動又開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麗的新娘在尋找她。他們悲悼地望著那翻騰的泡沫,好像他們知道她已經跳到浪濤裡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著這位新嫁娘的前額,她對王子微笑。於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氣中的孩子們一道,騎上玫瑰色的雲塊,升入天空裡去了。”

  上面語段出自 ***國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話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魚,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 交換巫婆的藥物,讓巫婆幫她變成了 ,但最終她還是沒能得到王子的愛情,只能變成了 。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8分***

  春 望

  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春望》首聯寫作者春望所見,這些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4分***

  8.請展開想象,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①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④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①志:意念,心情。②峨峨:山高聳的樣子。③洋洋:盛大的樣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名。

  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1***伯牙所念 念:

  ***2***乃援琴而鼓之 援:

  10.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11.“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從文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子期堪稱伯牙的“知音”?請結合文意,談談你對“知音”的理解。***4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小學回家的路是一條鄉村的土路。蘿蔔頭一般的我騎著碩大的一輛二八自行車,橫衝直撞地衝回雞、狗、牛、羊滿院的家。

  中學回家的路是一條城市裡的柏油路。放學後走過那時認為有點神聖的市政府,再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鑽過,回到種有兩棵果樹的家裡。

  上高中補習班時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車睡到家。放寒假要補十天課,我破天荒在老師的辦公室哭了半個小時,終於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車上我興奮得無法入睡,直到進了院看到果樹,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憊中睡去。

  大學回家的路漫長得可怕——兩天兩夜的火車再加上一夜的班車。那年到家後,體力不支,一下子燒到40度,爸媽心疼的樣子卻讓我感覺欣幸,原來回家可以這麼幸福——有人疼。

  那天媽媽打電話說:“回來吧!這邊有個新辦的高中招老師,反正你明年畢業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歡當老師,在外面教書不如回家來吧。”我當時答應考慮,但是後來還是寫了封信告訴家裡我不回去。我將信投入信箱的瞬間明白了,原來已經沒有回家的路了。一如當年父母從湖南來到x疆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書桌前擺著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淚流滿面,我為什麼不選擇回去?難道我的心已經背叛了我的家嗎?難道我成了斷線的風箏,只能望著爸媽手中的軲轆落淚?不,不,不,窮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愛,可是我為什麼不回家?因為我是一隻小鳥,巢是我的起點,藍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隻小小鳥是我的終點。因為我是一粒樹種,落在大樹根下,蔭翳會扼殺我的生命,我只有隨風到那個有陽光的地方,生根、成長,再結出新的樹種。人類不也是這樣輪迴的嗎?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淚、用生命來愛孩子。每一個長大的孩子都將掙脫那個溫暖的懷抱,去闖、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將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給了另一個幼小的生命時,他才會明白他的輪迴。既然是輪迴,那就只有順著轉,而不能突然地停下來轉回去。我讀過許多人談及父母時的悔,悔當初沒有留在父母身邊,悔當初沒有多愛父母一點,悔當初沒有多陪父母幾天。其實如果從頭來過,他們依舊會選擇同樣的路,因為這世界本沒有回家的路。

  沒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還有家,因為無論我走到哪裡,父母的愛就在哪裡。沒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愛我的父親、母親。我還記得小時候我用稚氣的聲音給父親背誦《遊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個遊子,就讓我再給我最親愛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本文有改動***

  12.根據具體語境解釋上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

  輪迴:

  13.用橫線在原文中畫出回答“我為什麼不回家”的兩個比喻句,並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處。***4分***

  14.讀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談談你的感受。***4分***

  ***四******2015•鄂州***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別的炒慄店開張約20天后,老汪的炒慄店才開張。他等得很有耐心,因為沒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涼拌菜下酒,若炒來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壞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裡,滿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樸素,就像山間老農的臉色,是那種沒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別的攤上的栗子那麼好看,或油光發亮,或肚上橫切一刀,露出誘人的暖黃色的慄肉來。老汪的栗子不打蠟,不噴糖水,不開口子,偏是他的店門前排長隊。顧客等得急,老汪一點也不急,非要把剛倒出的滿匾的熱栗子輕抖一遍,在抖動的過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幾個壞栗子,擱到一邊。

  ③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經挑揀了一遍,現在挑出來的,外面看沒壞,他怎麼知道是壞的?

  ④老汪說,氣味不對。他打了個比方:比如一個在車站或碼頭當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萬千人中掃視,只要他攔下的人,多半是網上通緝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與那人對視,只要從他身邊過,就感覺“氣味不對”。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慄種,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給栗子開口子,是因為硬開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過程中跑光了,熱吃噎人,涼吃更是口感鐵硬。但沒開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過程中炸鍋,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藥一樣迸殼而出,就會濺得一爐栗子都斑斑點點。所以,控制炒慄爐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爐栗子下鍋前,老汪都要細驗單顆栗子的分量,以及皮殼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頂端會有自然的放射狀裂紋,手輕輕一擠,慄殼就開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這鍋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頂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這樣的雅名也只有老汪這樣的戲迷才會想出來。

  ⑥每過十幾天,栗子店會關門一天。老汪自己在門楣上手書致歉條一張,毛筆字寫得很端莊:“名角來了,聽戲一天。”或者是:“去大別山收慄一天,新鮮炒野慄,明日趕早。”老汪信不過批發市場的栗子,定要自己開車去大別山收栗子。那裡除了家慄外,還出產一種口感細膩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蓮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錐形,是當地的留守兒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荊棘叢中打來的。打慄人要穿粗布衣褲,把衣袖褲腳都紮緊,趟過與野慄樹混生的荊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長滿刺的栗苞;回來後要把栗苞裝在小麻袋裡摔打,使之裂開;再戴上粗線手套把野慄剝出,十分辛苦。老汪說:“每個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著口子。”那是山區老人和學童一筆很重要的零花錢,是家中沒有慄園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說:“既然這樣,為啥不幫幫他們?”

  ⑦山裡人也純樸,11月,第一場雪落下來,野栗子就沒人打了,因為老輩人說,天寒地凍,野鳥們少吃食,那些留在樹上的野栗子,是它們一冬的口糧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時,都要在山區幫扶兩三個剛考上大學的孩子,栗子收到哪裡,他就幫扶到哪裡,沒有一定。老汪在與老鄉的閒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況,到人家家裡看一看,討碗水喝,吃上一兩個山裡人待客的水柿子,臨走前,幫扶的錢就被悄悄壓在裝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選自《揚子晚報》2015年1月24日***

  15.請通讀全文,然後參照提示,在下列橫線上填上恰當的短語,概括文章講述的老汪的幾個動人故事。***3分***

  晚開店→ → →收野慄→

  16.文章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⑥段中畫橫線處關於打野慄的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結尾說“臨走前,幫扶的錢就被悄悄壓在裝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老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作簡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資助的大學生,在拿起被壓在簸箕底下的錢的一剎那,你會怎麼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50分***

  21.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的深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葉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請以“感悟自然”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卷參考答案

  1.C[本題考查語音和漢字。選項A中,“咽”應讀yè,“徒”應為“徙”;選項B中,“肖”應讀xiào;選項D中,“嫉”應讀jí,“必”應為“畢”。]

  2.D***本題考查詞語的運用,涉及的都是成語。“天倫之樂”的意思是:家庭中親人團聚的快樂。選項D將它用在同學之間,顯然不恰當。***

  3.C***本題考查語序的排列。排序考查的是語句間的銜接和連貫。回答本題時要先通讀五個句子,明確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五個句子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第③句是領起句,引起回憶;第②句是“最古老時代”的樣子;第④句是“經過了多少億萬年”後的情景;然後由“土壤”過渡到“黃土高原”;第①句是對“黃土高原”的讚歎。***

  4.A***本題考查詞語的運用。選擇詞語,要注意分析具體的語境,要結合語境來分析每個詞語的意義,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優雅”是“優美雅緻”“優美高雅”的意思;“幽雅”是“幽靜雅緻”的意思。二者相比較,“優雅”多用來形容唱詞、演奏和人的談吐、舉止,“幽雅”多用來形容環境。“追溯”與“追述”意思不同:“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追述”指述說過去的事情。“一氣呵成”與“一鼓作氣”二者意思相近:“一氣呵成”形容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也形容完成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不間斷,不鬆懈;“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抓緊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二者相比較,“一鼓作氣”側重寫勁頭大,“一氣呵成”強調的是連貫性。***

  5.B***兩面對一面。***

  6.丹麥 海的女兒 聲音***舌頭*** 人 泡沫***本題考查名著知識。涉及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話》,還涉及了關於作者安徒生的文學常識的考查。我們在學習中要注意廣泛閱讀課標推薦的名著,瞭解其中的主要人物和相關情節。由材料中的“小人魚”和題幹中提示的“安徒生的童話名篇”,可知這個故事選自《海的女兒》。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通過美人魚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為愛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來表現美人魚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善良的心靈。故事梗概是這樣的:海王國有一個美麗而善良的美人魚。美人魚愛上了陸地上英俊的王子,她為了追求愛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脫去魚形,化作人形。但王子最後卻和人間的女子結了婚。巫婆告訴美人魚,只要殺死王子,並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美人魚就可回到海里,重新過無憂無慮的生活。可她卻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為泡沫。***

  7.這些景物描寫的作用:融情於景,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國家山河依舊,可淪陷後的國都殘破不堪、亂草叢生,這與昔日繁華形成巨大反差,痛徹地表達出詩人憂國傷時的強烈感情。

  8.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髮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少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9.***1***想 ***2***取,拿***翻譯文言文中加點詞語時要注意古今意義的不同,要根據語境進行翻譯。***

  10.你聽琴時所想到的,就像我彈琴時所想到的。***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抓住重點詞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把大體意思翻譯出來即可。注意語言表達要流暢。翻譯時,要注意落實重點詞語的意思,如“志”可理解為“心裡想的,心意”,“猶”可理解為“好像”。***

  11.“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瞭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及語言表達能力。解答時,要根據題幹要求,圍繞文章主旨,結合文章重點句,或用原句作答,或提煉概括,合理表述。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這兩句話,體現了伯牙和鍾子期彼此心意相通;結合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理解“知音”的意思,重點放在“相互瞭解、心意相通”上。***

  12.指“父母關愛孩子”“孩子長大後外出謀求發展”“孩子成為父母后又關愛自己的孩子”這種迴圈的過程。***本題考查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輪迴”在文章第六段中出現,仔細閱讀第六段可以知道這種同自然界相似的迴圈過程。***

  13.兩個比喻句:“因為我是一隻小鳥……因為我是一粒樹種……”。好處:語言含蓄,生動形象。***在文中第六段中“可是我為什麼不回家”後面,即有回答。比喻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對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或渲染,使事物生動具體,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淺顯的或人們熟悉的事物對深奧難懂的事物加以說明,便於人們深入理解。結合比喻的作用進行分析即可。***

  14.無論身在何處,父母的愛總會伴我們左右,給我們以溫暖,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世界。***只要結合閱讀本文後獲得的感悟談一下感受並說明理由即可。***

  15.挑壞慄 炒香慄 助學子***第①自然段講述了老汪的店都是晚開張,第②自然段主要寫老汪挑選栗子,第⑤自然段主要寫老汪炒栗子,第⑥⑦自然段寫老汪收野栗子,最後一段寫老汪幫助山區學子。參照例子總結三個字填寫即可。***

  16.動作描寫。用“抖”“挑”“擱”等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老汪挑壞栗子的過程,表現了他嫻熟的技藝和純樸的品質。***這句話寫老汪挑壞栗子的過程,用“抖”“挑”“擱”三個動詞,表現了他嫻熟的技藝和純樸的品質。這屬於動作描寫。***

  17.突出打慄人勞動的辛苦,為表現老汪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做鋪墊。***畫線句子通過寫打慄人打野栗子時的穿著、動作以及回來剝野栗子時的不易等細節描寫,突出了打慄人的辛苦,為下文老汪幫助山區學子做了鋪墊,從而突出了老汪的美好品質。***

  18.“悄悄”一詞寫出老汪樂於助人不留名,表現老汪的善良和愛心。***“悄悄”的意思是“偷偷地”,“悄悄”一詞寫出了老汪幫助山區學子時的悄無聲息,他助人卻不留名,表現了老汪的善良和愛心。***

  19.老汪是一個技藝嫻熟、純樸善良和富於愛心的人。 ***從老汪挑壞栗子時的動作、炒栗子時掌握的火候等方面可見他擁有嫻熟的炒慄技術,從他悄悄地幫助山區學子這一件事中可見其純樸善良和富於愛心。***

  20.汪伯伯,您真是一個好心人,謝謝您!我一定會認真讀書,學好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首先要表示感謝,然後再表一下決心,注意禮貌用語和說話的得體。***

  21.思路點撥:“感悟自然”這一話題包含的內容是相當寬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們馳騁遐想的空間也是十分廣闊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是“化抽象為永珍”。要讓“大自然”變成可觸可感的萬千形象,奔湧到我們的眼底。二是“永珍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讓自然與自己的心靈碰撞,撞擊出思想的火花。要能從自然之“象”中獲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啟迪。感悟自然,要有較深的內涵,古人說“意高則文勝”。總之,用自己的心去與自然溝通,用真情去擁抱自然,就會“在細微處顯出才華”***老舍語***,就會寫出獨特的感悟。當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無邊際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蘊。

  例文:

  大自然的微笑

  塵世中,有太多的紛爭嘈雜,太多的爾虞我詐,我們原本快樂純潔的心靈,被黑暗、悲觀浸漬,於是眼中容下的只是沉沉的悲哀。壓抑得太久,我選擇了逃離。

  沒有微笑,我來到自然之中。

  溼潤的泥土泛起微潤的青草氣息,淡淡的,醇香的,在樹林中漸漸滲透開來。自然的氣息感染了我,被禁錮的心靈歡快起來。忘卻煩惱與憂愁,姑且做這自然之中的一隻小鳥吧,快樂地在樹林中游玩一番。

  與自然擁抱的確是一件樂事。我曾經懷疑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情懷是虛妄的、不真實的。然而此時,踏著柔軟的青草,撫著滄桑的老樹,祥和靜謐的神韻之氣令我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力量。自然,總是以和諧的微笑面對著你,感染著你,洗淨你滿面的愁容。

  嬌嫩的牽牛花沒有筆直的莖,沒有碩大的葉,沒有龐大的根系,她的生長緊緊維繫在一株蒼老的樹幹上,任參差剝離的樹皮刺痛她纖細的身軀,然而她仍感激上天的恩賜,向上攀爬,用最燦爛的微笑的紫色花朵,給了老樹一個深深的吻。而老樹也沒有厭棄這出身卑微的花朵,以自己濃郁的綠色為花兒做了陪襯,綠葉婆娑,撒落一片柔和的笑聲。

  他們都在微笑,感恩著生活,呵護著生活。

  面對這種和諧與快樂,我不禁也笑了。

  走著看著,不覺前面已沒有了路。一條小溪以自己婀娜的姿態展現在我眼前。溪水中堆滿堅石沙滓,溪水時急時緩,被沙石激起漣漪水花。可他們沒有停歇,打個滾,翻個跟頭,越過攔路的石子,依舊歡呼著,向前湧去。那片夢中的蔚藍無邊的大海是他們的希望與寄託,是的,面對未來,這些小精靈們不再抱怨了。

  溪水在微笑,越過了阻攔,向希望前進。

  我駐足於此,以微笑的心來看待大自然的微笑。鳥兒在不知疲倦地丈量天空,露珠在顫顫的綠葉上跳舞,迷離的陽光撫摸著祥和的大地。大自然在微笑,我在微笑。

  自然的達觀、感恩與平和換取了一個永恆的微笑,我忘記了煩憂,只記得纏著牽牛花的老樹,歡流奔騰的溪水。如果塵世能像自然界一樣,時時微笑,紛爭一定會銷聲匿跡的……

  但願如此!

  【點評】文章想象豐富,語句整散結合,細描細繪,情景交融。作者調動了視、聽、嗅、觸等諸多審美感覺器官,攝取遠、近、高、低各種角度的畫面,立體地、全方位地再現了大自然的物象,使筆下的景物和讀者的審美理想“妙合無痕”,產生盎然的詩意。此外,這精美的景色和陳述背後透露的款款深思,更是表露於無形中,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