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備課組工作總結

  七年級語文備課總結的材料來自教學實踐,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本備課組統一安排在每週週三上午第三節召開備課組活動研討會,地點在年級辦公室,成員按順序發言,發言的內容以單元要點為主,兼顧學習2011版新課標更新條款和最新的初中語文教研成果。同時,我們非常重視校本教研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意義,要求每次發言都要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要運用創新意識和效率意識分析眼下需要解決的新問題,並提出下一階段的教學目標、策略,特別是應該瞄準臨界生的奮鬥目標,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值得欣慰的是,三位教師都能運用多媒體實施具體的教學。初一學生形象思維發達,好奇心很強,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多彩的課件內容讓孩子們眼前一亮。我們能正確處理文字解讀與螢幕展示之間的辯證關係,努力避免喧賓奪主的負面效應。比如,我們都能先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字,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要點的基礎上,再用多媒體輔助學生全面深入理解文章,真正讓多媒體課件恰如其分地為語文教學服務。蔡老師和李老師代表本備課組參加了我校公開教學活動,獲得組員的一致好評。

  其次,我們在上課過程中,十分關注學情的反饋資訊。從教學進度的課時安排,到課堂提問回答等細節,無不重視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培養的跟蹤。我們一致認為,這一屆學生學習習慣和基礎知識都很薄弱,非智力因素幾乎沒參與,跟以前的孩子不同,語文學習任務都必須用逼迫才能落實到位。因此,教師課堂組織教學環節凸顯重要。這也是教學常規必須狠抓到底的主要任務。我們都努力在做,至於效果如何,就有待期末考查來檢閱了。

  第三,本備課組成員都能積極參加市區校三個不同級別的初一語文教研活動,在活動中熱情主動,參與片區的教學課題研討的過程中,能暢所欲言,與他人互動交流認識,在業務上分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們通過這種走出去、請進來的途徑,來豐富自身的教學教學經驗,共同提高語文教學方面的業務水平。

  第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比如,我們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閱讀,還分別參加了班級和年級的詩詞朗誦比賽,參加區級的寫字比賽,參加學校的專題徵文比賽,讓孩子們在書寫、習作等能力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鍊和提升。

  第五,備課組佈置的作業量基本統一,單元考試時間絕對統一,期中期末評卷採用流水作業的方式,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大家長期通力配合,愉快合作,完成任務也實現及時高效,不拖年級的後腿。

  不足之處,整個年級的學生在漢字的認知和書寫方面還很薄弱,考卷出現錯別字很普遍,語文閱讀能力普遍不高,有的甚至題目理解不到位,致使作答出現偏頗。寫作水平不高,部分學生寫不到規定的500字,這緣於他們的思想水平不高。這些問題還需要下個學期通過課堂訓練得到逐步改進。

  範文二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在校長、教務處、年級組長的直接領導下,能服從工作安排,兢業工作。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課堂上體現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應有的活力。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

  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本學期語文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充分利用學校遠端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三、用紮實多樣的訓練***社群統計工作總結***,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本期,我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練,字詞聽寫“迴圈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大作文緊扣課標一單元一寫,既有章法,又有創新。

  四、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積極組織開展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挖掘學生多方面潛力,通過各類活動與比賽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本學期我們除了組織學生參加了縣、鎮有關活動外,我們還舉行了緬懷先烈,清明節掃墓活動、觀看“中央電視臺20宣傳文化系統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寫觀後感、古詩文背誦默寫竟賽等活動。把每次活動作為每個學生學習、鍛鍊、培養興趣的機會,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及綜合素質。

  五、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到實處。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教師形成了一個共識:通過培優輔差工作,大面積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此,組裡每位教師都擬訂出培優輔差的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到實處。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六、以公開課為平臺,努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每位語文教師承擔了校級公開課,教師們互相聽課,並及時點評,指出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各位老師對教學進行了反思。為語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的老師甚至上了多節公開課,如鄭老師為參加縣優質課競賽,幾乎上遍所有的班級,每上一次都有很大的提高,參加縣優質課獲二等獎。王主任帶頭給老師們上示範課。王主任不管是哪節課,每節課都是對外開放的,也可以說每節課也都是公開的,每節課也都是很考究的。由於各位老師潛心鑽研,精心設計,本期“同課異教”活動開得比較成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向老師的課激情充沛、溫馨親切、循循善誘;宋老師的課舒展自如、灑脫奔放,並有銜接拓展創新……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周老師自從擔任七班語文教學工作。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研讀教材、批改作業、輔導學生上。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到辦公室,給我們年輕老師做了很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激勵著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周老師快要退休了,但是從不以老教師自居,不論是老課文還是新課文,都認真對待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教學個案詳細,不僅備內容而且備教法;不僅備教材而且備學生,從字、詞到閱讀,從課內到拓展,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備課。上課充滿激情,下課落實到位,工作顧全大局、雷厲風行、兢兢業業。值得大家學習,值得大家欽佩。

  七、加強備課組活動,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組內活動,研討教學,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本期七年級語文備課組以集體備課、教學展示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集體智慧的凝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優化課堂教學。每週星期一的第六、七節課我們七年級語文組老師聚在一起,確定單元目標,探討課文主旨,研究

  課文教法、學法,探究課文疑難盲點。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紮實有效開展集體備課,提高了語文課堂效率。

  八、繼續實現“三清”策略,紮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洋思經驗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實踐,也是一種精神的寫照,它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愛學生、愛崗敬業,同時也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還需要把教學和教科研紮根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在學生身上

  本期繼續實現“三清”,要求語文教師做到: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紮實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天天只見老師忙碌的身影。

  我們是團結一致的備課組。在統一的教學教學進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開展各班的教學,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提升。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不計名利,兢兢業業,認真踏實,任勞任怨的老師。

  範文三

  驕陽似火,暑氣漸濃,本學期的工作也接近尾聲。我們七年級語文組四位教師愉快相處,通力協作,順利完成了本學年度的相關任務,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現將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擬定教學計劃和學期目標。

  學期初,我們先通過集體備課討論制定出本學期的總體教學計劃與發展目標,以便在全學期中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不至於盲人騎瞎馬,到處亂撞,更重要的是,在今後的教學中先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紮實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每週週二上午第一節課,是我組集體備課時間。我組由每個老師分別負責每單元教學內容,在集中全組教師智慧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設計該單元教學:教學該單元前,由該負責教師集中講清設計思路,該單元重難點及教學中應注意問題。然後在集體備課中,再由其他老師提出改進意見,實際教學中,各位教師也可根據自己教學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這樣做,既提高了備課質量,又做到了教學進度的統一和步驟的一致。

  三、全力抓好學生基礎。

  七年級階段,打好學生基礎非常重要。這既包括了語文基礎的掌握,更包括了閱讀習慣,寫作習慣,及語文諸方面能力的培養。我們經常定期組織碰頭,分談各班學生情況,瞭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致於在分別教學的同時做到合理指導、齊抓共管,使全年級學生都能保證學好語文,打好語文基礎。

  五、積極開展有意義的語文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在全年紀範圍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古詩文和精美語段的朗誦、寫字活動、課外名著閱讀等,尤其是和其他語文組聯合開展的“我讀書、我快樂”演講賽,|深受學生喜愛。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更陶冶了學生情操,使其情感在活動中得到美化與提升。

  總之,我們組為搞好本年級語文教學,共同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過不少問題。如班級之間發展不平衡,有的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將在往後教學中彼此共同努力,極時調整,力爭共同進步,全面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