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學好生物

  把握好學習高中生物的方法是高中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高中生物的方法

  1、熟悉、善待教材***全面、不留死角***

  生物教材是高中生物學習最好的材料,我們需要儘快熟悉它的結構,體會裡面蘊藏的生物學思想,這樣才能夠做到基礎紮實,能力到位。

  ***1***章首頁 由引言+圖片+名言***或詩句***組成。除了給予視覺上的賞心悅目,學習情趣上的激發外,引言的文字潛伏著問題,或直截了當呈現問題。例如,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引言如下:“同自然界的許多物體一樣,細胞也是由分子組成的。細胞為什麼能表現出生命的特徵?是組成它的分子有什麼特殊之處嗎?這些分子在非生命物體中能不能找到?組成這些分子的元素,在非生命物體中能不能找到?這些分子又是怎樣構成細胞的呢?”這些問題***任務***驅動我們學習,引導我們自主、探究和合作。

  ***2***本節聚焦 節的核心內容,以問題形式組成“本節聚焦”專欄。例如,第1章第1節《從生物圈到細胞》,“本節聚焦”為3個問題:為什麼說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地球上的生命系統可以分為哪些層次?為什麼說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學習的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幫助下去闡明或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

  ***3***“資料分析***或資料蒐集和分析***”和“思考與討論” 是各節中常出現的專欄,其中都列出了一些富有思考價值、探究意義的問題。很多高考題或模擬題也經常以此作為材料。

  ***4***本章小結 每章結束,都有簡約精煉的小結,大體上都包含著本章的核心知識和重要概念;能力要求的提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點撥。邊閱讀、邊回想,將有助於統整鞏固,填漏補缺,有所提高。如果堅持下去,就會促成善於總結的習慣。

  2、注意方法運用

  ***1***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講述8種必需氨基酸時可概括成:“甲***甲硫氨基酸***攜***纈氨酸***來***賴氨酸***一***易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書***蘇氨酸***”。

  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

  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歸納概括法 零散的知識點要進行概括和歸納。如:我們學過的RNA病毒有哪些,DNA病毒有哪些。

  PS:用生物教材裡的記憶方法。要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需要重複訓練***見圖***。

  ***2***弄清知識內在聯絡,“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絡***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絡,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 DNA ,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絡起來思考,即所謂“瞻前顧後”。

  ***3***注重理論聯絡實際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絡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跟實際生活相聯絡。

  3、形成良好的學習常規

  ***1***預習: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然後將練習冊中“課前自主探究”部分完成。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並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對於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於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聽講:

  首先是聽思路。在聽課時,明確老師的思路,這思路也就是我們掌握知識的思路。例如,我們在學習有關DNA的分子結構的知識時,老師講課的思路一般是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來講解的,而這一順序是:①構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構成DNA的基本組成物質是脫氧核糖、含氮的鹼基、磷酸;③構成 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脫氧核苷酸構成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鏈;⑤兩條互補的脫氧核苷酸鍊形成有規則的雙螺旋的空間結構。這一順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結構的思路,其層次性很強,很容易理解、記憶。

  第二是聽聯絡。老師講課時,一定會聯絡許多過去學過的舊知識,使學過的舊知識成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課時注意聽這種聯絡,不但可以複習鞏固舊知識,而且對於學習新知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我們前面學習的關於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等化合物的結構和作用的知識,是我們後面學習細胞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等眾多知識的基礎。我們前面學習的關於葉綠體、線粒體等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是後面我們進一步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礎。

  第三是聽重點、難點。每一節課都有每節課的重點內容,有的課還有一些難點內容。對於重點知識,老師會反覆強調,會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去講解,會圍繞重點提出一些問題,以便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有時老師會明確指出哪些內容是重點,是必須掌握的。一般情況下,在每節課快要結束時,老師都會對本節課的講課內容加以歸納總結,而歸納總結的內容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

  ***3***複習、作業、總結。

  而應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知識的聯絡和老師講課的思路,將老師講課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述一番。 通過複習,加強了記憶,然後再來做作業,可以大大提高作業的效率,作業的困難、疑問、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過作業又可進一步運用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複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程序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就是說,剛剛學習完知識後,遺忘很快就開始,而且一開始遺忘得較多,過一段時間間隔之後,遺忘的發展越來越慢,遺忘得也就慢了。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該進行及時的複習,不要等到遺忘得差不多時,再進行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由於遺忘程序是不均衡的,所以我們複習得越及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