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語文閱讀的學習重要的是做一些閱讀題的練習,根據文章整體結構、具體內容,結合關鍵詞找出閱讀題的解題技巧。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柴草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柴草》閱讀原文

  ***1***星期天早晨,姜君老師準備出門買擔柴草,剛出巷口,就碰上個賣草的。賣草人個兒很小,扁擔上兩垛蓬蓬散散的柴草把他遮得嚴嚴實實。姜老師喊了聲:“賣柴草的,挑過來!”柴草垛顛了一下,停住了。她準備迎過去,柴草垛卻前後調了個兒,向相反方向移去。這一瞬間,姜老師看出挑草的是個孩子。之後,就只能看見穿著草鞋的兩隻腳。那雙腳刺了一下姜老師的心——這孩子,大冷的天連襪子都沒穿!那雙腳倒換得很快,步幅卻很小,柴草跟著顛得慌慌亂亂。

  ***2***姜老師以為孩子沒聽清,就又喊:“喂,賣草的,賣柴草的!”這聲喊不但沒喊住孩子,反而加劇了柴草的移動和慌亂。姜老師明白,這孩子不是沒聽清喊聲,而是在躲避,不,在逃避!姜老師前一陣回故鄉辦理母親的喪事,耽誤了買草時節,現在街市上柴草很少了,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就追過去:“小孩——小孩!”“買你的草啊——你跑什麼跑?”小孩偏跑,拼命跑!跑到一個小巷口,一頭扎進去。姜老師知道這是條死巷,便窮追不捨。她已經不單為了買草,而是要弄明白:他幹吧要跑?巷子到頭了,孩子扔下柴草,鑽進旁邊的廁所。沒了柴草的遮擋,姜老師一下子看出來,這孩子是自己的學生尚百秋。她衝著廁所嚷:“百秋——尚百秋!你出來,出來!”沒有動靜。又嚷:“你出不出來?你不出來我就在這兒等,等到天黑,看你能在茅廁裡過夜?”

  ***3***姜老師班上的住校生共29名,像尚百秋這樣窮的孩子11名。家裡沒飯吃,爹孃又不全。每月四塊五角錢的伙食費全靠他們自己去掙。春天釣泥鰍,夏天抓魚、挖黃鱔,秋冬到崗上砍草拾柴,他們把全部的星期天和每日早早晚晚都用來掙飯錢。十四五歲的孩子,一個個長不出個兒,面黃肌瘦。兩隻手皴出一道道血口子,也捨不得買盒二分錢的蛤蜊油。砍一擔草不容易,街市上人欺小,狠殺他們的 價。眼前這擔草能賣上五六角錢就算孩子幸運了。這擔草,她要定了,她怎麼也能多給他兩天的伙食錢。姜老師就挑起草,準備先送回家,明天再給他錢。擔子一上肩,心裡一驚:這擔草少說也有80斤。一把骨頭的尚百秋竟能挑得起?可孩子正是挑著它被自己追得跌跌撞撞跑了這麼遠!心一酸,落下一行淚來。她放下擔子,走近廁所,“百秋啊,老師家裡等柴草用,我先挑去,明天給你錢。”尚百秋突然由廁所裡衝出來,拽住扁擔:“姜老師,這草……這草不能賣給您!”“嗯?”“是——是別人訂了的。”“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呢——不對,你扯謊,誰訂的?住哪兒?我跟你去!”拽著扁擔的手不鬆,“姜老師,這擔草不好,盡碎的。”“碎點就碎點兒,我是燒飯,又不拾掇房子!”“姜老師,這草太溼!”“沒事兒,我晒晒。”尚百秋要哭了,“那,那這草就送給您了,您別給我錢!”說完,低了頭拼命跑開。姜老師搖搖頭,嘆了口氣。空著手的尚百秋她是追不上的。

  ***4***姜老師以為草真的溼,進院就攤開來晒。發現了兩塊石頭,她一屁股跌坐在廊沿的石條上哭了起來。

  ***5***第二天,物理課上。她看到尚百秋一直低著腦袋不敢瞅她。她也不忍再看他。最後一個課時她讓授課的朱老師捎一個紙條:“尚百秋,中午去我宿舍。姜老師。”她囑咐朱老師一定要在下課後給他,以免影響他學習。

  ***6***剛吃完午飯,姜老師就在宿舍裡等,桌上擺著件稀罕食品——切開了的心裡美蘿蔔,這是特為尚百秋準備的,她是捨不得為自己買的。

  ***7***遠遠的,響起了嚓啦嚓啦的腳步聲,尚百秋來了。嚓啦——嚓啦——姜老師感受著尚百秋身與心的全部沉重,沉重得她無法承受。沒等學生站好喊報告,姜老師拉開門,“百秋!”一把拽進來,捺到凳子上。

  ***8***尚百秋低著頭,兩隻皴得洗不淨了的手在膝蓋上顫抖著。姜老師伸過雙手,搭住尚百秋兩肩,努力擺出副輕鬆愉悅的樣子。便想找一句合適的話開頭,卻總找不到。突然,她眼一熱,一把摟過學生,哭出聲來:“孩子,別,別害怕……”

  ***9***2002年金秋。姜君老師80壽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二百多名學生前來慶賀。壽筵上,召集人副省長尚百秋講述了上面那段發生在1960年的故事。他問壽星:“老師,您知道,當時我為什麼那麼怕您嗎?”

  ***10***姜老師搖搖頭,一冠銀髮顫動在燈光下,像笑容。

  ***11***尚百秋說:“因為您,太善良!”

  ***12***掌聲如潮。

  ***13***尚百秋接著說:“如果說,幾十年來,我走正了人生的路,那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學習您!”

  《柴草》閱讀題目

  小題1:請用簡潔的語言把尚百秋講述的故事概括出來。***3分***

  小題2:請從詞語運用的角度,結合具體內容對畫線句子進行賞析。***3分***

  那雙腳刺了一下姜老師的心——這孩子,大冷的天連襪子都沒穿1

  小題3:閱讀下面兩個文句,結合上下文,體會一下姜老師此時內心的感受。***4分***

  ***1***姜老師以為柴草真的溼,進院就攤開來晒,競發現了兩塊石頭。她一屁股跌坐在廊沿的石條上。

  ***2***突然,她眼一熱,一把接過學生,哭出聲來:“孩子,別,別害怕……”

  小題4:本文中除了姜老師,尚百秋的形象也很突出,請結合全文探究他是個什麼樣的人。***4分***

  小題5:在姜老師的80壽誕上,尚百秋為什麼要向大家講述這個故事?***2分***

  《柴草》閱讀答案

  小題1:姜老師買柴草,發現自己學生尚柏秋在賣的柴草中摻假,姜老師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了尚柏秋,使他走正了人生的路。***意思接近即可***

  小題2:一個“刺”字,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姜老師發現孩子大冷天沒穿襪子時同情難過的心情,表現了江老師的善良性格。

  小題3:***1***表現了姜老師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賣柴草中摻假後的震驚、失望、難過等複雜心理。

  ***2***感到自己的學生已認識到錯誤,並受著內心的煎熬,表現了姜老師對自己的學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對學生的同情和安慰之情。

  小題4:尚柏秋是一個懂事的人,小小年紀就能自己掙自己的伙食費,他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不敢見老師。是一個差點走上歪路的人,為了掙錢在柴草裡摻假,在老師幫助下走上正路。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幾十年後不忘老師的教導之恩。

  小題5:講述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和姜老師對自己的教育幫助,表達自己對姜老師教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小題1: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目,只要找出記敘的要素,再把它組合起來即可,通常是“什麼人幹了什麼事”的句式來作答。如本題中,先找出人物“姜老師”、“尚柏秋”,再梳理事件的經過及其該事件的影響,整合成一個陳述句即可。

  小題2: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要結合語境來分析其表達效果。如本題中,要抓住姜老師的心理去回答,姜老師發現孩子大冷天沒穿襪子時深感震驚,同時還有對孩子的同情難過,想盡力幫助孩子,也表現出了她的善良。

  小題3: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目,先要把握內容,再聯絡上下文來分析。***1***抓住“姜老師以為草真的溼,進院就攤開來晒”就可明確她沒想到孩子會作假,所以感到震驚、失望、難過等心理。***2***從“她看到尚百秋一直低著腦袋不敢瞅她。她也不忍再看他”和“姜老師感受著尚百秋身與心的全部沉重,沉重得她無法承受”可明確姜老師已感受到了尚柏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後的心理,動作描寫表現了她對學生的同情和安慰。

  小題4:

  試題分析:結合對人物的描寫來分析其形象。如從他小小年紀自己掙生活費概括出他的“懂事”,自己弄虛作假後不敢見老師並在以後改正了錯誤,可概括出“知錯能改”,從“幾十年來,我走正了人生的路,那就是因為,我一直都在學習您”看出他“知恩圖報”,也看出他險些走上歧路,把這些整合出來即可。

  小題5:

  試題分析:抓住最後一段來理解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