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亞洲知識點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言總陸地面積的29.4%***。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東亞

  1、概述

  ***1***位置範圍

  位置:

  緯度位置:絕大部分在北溫帶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範圍:

  臨海國:中國***首都北京***

  內陸國: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第二大內陸國***第一為哈薩克***

  半島國:朝鮮***首都平壤***,韓國***首都漢城***

  島國:日本***首都東京***

  ***2***地形、河流

  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線曲折,多半島***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島嶼***日本四島、臺灣島等***

  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半島、島嶼河流短促

  ***3***氣候: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界線、區別;西部內陸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為什麼東亞季風氣候顯著? 主要是海陸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陸,面臨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陸溫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亞為高壓、海洋為低壓;夏季亞洲為低壓、海洋為高壓 → 冬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4***人口和經濟

  人口分佈: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種:黃色人種

  民族:漢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鮮族等

  沿海與內陸的差異:自然環境方面、人口方面、經濟方面

  2、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徵

  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及一些小島組成

  面積狹小,人口稠密,人口超億的國家

  海岸曲折,港灣優良——神戶、橫濱最大海港,東京是第三大港

  境內多山,平原狹小——關東平原最大

  火山之國,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季風顯著,海洋性強: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比較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多梅雨、颱風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礦產貧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進口國:石油***西亞、東南亞***、煤***中國、澳大利亞***

  鐵礦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亞***、棉花***中國、美國***

  森林水力豐富:國土面積小,山地為主,降水較多→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

  ***2***發達的經濟

  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及島國多港灣的有利條件,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經濟發展迅速。

  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最大貿易物件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工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小地區,東京、大孤、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業區。首都東京,是超千萬的特大城市

  科學城——筑波 宇航中心——種子島 矽島——九州島

  漁業發達,捕魚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人多地少,採用小型農業機械,側重於生物技術和水利的發展,單產高。平原地區產稻米,並能自給,丘陵地區栽培果樹和蔬菜,但仍大量進口人口遷移:向領土南北兩端

  二、東南亞

  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1***範圍

  中南半島:有6個國家,寮國是惟一內陸國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群島***我國習慣稱南洋群島***6個國家和地區,印尼在東南亞面積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城市,東帝汶2002年5月獨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在馬亞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本區的咽喉,載重通過能力25萬噸

  ***3***地形

  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形勢。上海河段切割作用顯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積,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區最大平原

  馬來群島:多山、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

  ***4***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馬亞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型別為對流雨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分旱雨兩季

  2、居民和經濟

  ***1***人口稠密華人眾多

  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黃色人種,印尼人口最多,一半以上分佈在爪哇島,島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達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緬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吳哥窟著名佛教建築、泰國作為國教。印尼、馬來西亞把伊斯蘭教作為國教,菲律賓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華人、華僑最集中分佈區,原籍主要為廣東、福建

  ***2***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世界最大天然橡膠、油棕***馬來西亞最多***,椰子、蕉麻產地***菲律賓最多***。稻米主要食糧***泰國出口最多***

  礦產;世界最大錫礦帶,馬來西亞最多,印尼、汶萊主要石油出口國

  ***3***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初級產品為主,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利用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發展工業,旅遊業迅速發展

  3、新加坡

  ***1***城市島國

  馬來半島南面的城市島國,地狹人稠,華人很多,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港口條件好,糧食進口、淡水靠鄰國供給

  ***2***利用有利條件迅速發展經濟

  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發展對外貿易和海上航運;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技術,進口原料,發展煉油、造船、海上鑽井平臺製造、電子電器等工業;利用風光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的長處,迅速發展旅遊業

  ***2***工業佈局

  重工業集中在西部工業區,有汙染的工業佈局在遠離市區的小島上;市區以商業、金融業、旅遊業為主,有少量輕工業,同時合理安排綠地面積。

  4、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

  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島,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城市。

  三、南亞

  1、概述

  ***1***悠久的歷史

  位置範圍: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區,大部分位於10°N~30°N之間

  國家:

  內陸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均與中國相鄰***

  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巴與我國相鄰***

  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斯里蘭卡以佛教為主;印度、尼泊爾以印度教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伊斯蘭教為主。居民為白色人種

  ***2***自然條件

  地形:北部喜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恆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內,下游流經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

  氣候:熱帶季風:全年高溫,6~9月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西南季風容易引起水旱

  災害,孟加拉國受影響最大。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處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世界降水最多

  熱帶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壞形成

  南亞地區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氣溫比同緯度地區偏高。

  2、印度

  ***1***世界文明古國

  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次於中國,本世紀中葉可能超過中國

  ***2***農業

  耕地面積佔一半以上,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氣候多樣,地形有差異,利於多種作物種植

  水旱災害多發

  農作物分佈與自然條件的關係***水稻、小麥、棉花、黃麻、茶葉***

  水稻:分佈在降水較多的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地區

  小麥、甘蔗:恆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黃麻:恆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葉: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山坡

  ***3***發展中的工業

  礦產:主要有煤、鐵、錳等,分佈在德干高原東北部——印度東北部鋼鐵、機械工業中心

  工業:獨立前:只有採礦業和紡織業

  獨立後: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工業體系。核能、航天初具規模,資訊產業蓬勃發展。以東北部的加爾各答和西部孟買為中心的傳統工業,南部以班加羅爾為中心是新興工業區

  城市:新德里:首教,位於印度西北部,東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築泰姬陵——鐵路交通中心

  加爾各答:位於恆河口,麻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黃麻產地

  孟買:位於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產地

  四、中亞

  概述

  ***1***自然環境

  位置:亞歐大陸中部,距海遠。重要的陸上交通要道***古、今***。第二條亞歐大陸橋通過這裡,在阿拉山口與我國北疆線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圖蘭平原和裡海沿岸平原***為主,天山山脈由我國新疆中部橫跨中亞東部地區。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植被為草原、荒漠。卡拉庫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為內流河***阿姆河、錫爾河等***外流河有額爾齊斯河

  湖泊:多為內流湖,西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內流湖裡海,中部有鹹海

  ***2***居民與經濟

  民族:多民族地區,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

  農業:耕地面積廣大,牧場遼闊。依靠灌溉種植小麥、棉花。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棉花產區,烏茲別克被物為“白金之國”,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

  鹹海不斷縮小的原因:人們大量引用阿姆河、錫爾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種植棉花。棉花產量成倍增長,流入鹹海的水量卻日趨減少。加上氣候乾旱,蒸發強烈,水面逐漸縮小,水中鹽度越來越高。它已喪失了調節氣候的功能。

  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豐富

  工業:採礦、冶金、軍事工業發達,木材缺乏,機械、輕工製品進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烏茲別克首都、中亞最大城市。

  阿斯塔納——哈薩克首都、重要鐵路樞紐。

  五、西亞

  西亞、北非位置——“一運兩洋三洲四峽五海之地”

  一運:蘇伊士運河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四峽:土耳其海峽、曼德~、直布羅陀~、霍爾木茲~ 五海:裡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

  2.***1***從緯度、溫度帶和海水深淺三個方面簡要概括珊瑚礁的分佈規律。

  ***2***分析同緯度的美洲和非洲西海岸珊瑚礁分佈很少甚至沒有的原因。

  ***3***推測巴西東北海岸和孟加拉國沿岸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1***大部分佈在南北緯 30°之間;熱帶和亞熱帶;淺水海域。

  ***2***這地附近都是寒流,寒冷的上升洋流大大降低了當地的海水溫度。

  ***3***亞馬孫河和恆河向這裡的海域注入了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鹽度。

  3. 死海的源頭主要是約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礦物質。河水流入死海,不斷蒸發,礦物質沉澱下來,經年累月,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鹹的鹹水湖。

  4. 甲乙兩地區附近均分佈有大片沙漠。試分析兩地沙漠的型別及形成差異。甲地的沙漠為溫帶沙漠,主要是因為遠離海洋深入大陸內部,降水較少,形成大片沙漠,乙地的沙漠為熱溫帶沙漠,主要是因為常年受到熱帶高壓的控制,海洋麵積小,深入大陸內部,降水較少,形成大片熱帶沙漠。

  5. 撒哈拉大沙漠面積廣大的原因:①終年被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②北非與西亞相連,東北季風來自亞洲大陸,性質乾燥;③大陸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起到了降溫降溼的作用;④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及海灣,海洋影響範圍小;⑤非洲地勢為和緩的高原,缺少高大山脈。

  6西亞儲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石油帶是以波斯灣為中心,向南北延伸。主要產油國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聯酋.石油特點: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

  90%輸出,主要物件:西歐、美國、日本

  7. 分析阿斯旺大壩的利與弊?

  利:防洪、發電、灌溉、養殖、航運、旅遊,

  擴大的耕地面積,綜合效益高

  弊:

  1. 下游泥沙淤積減弱,土壤肥力下降

  2. 三角洲海水倒灌嚴重,受海浪侵蝕海岸線後退

  3.尼羅河流域生態環境破壞

  4.漁業減產,多樣性減少5.嚴重土壤鹽鹼化

  8. 近年來尼羅河三角洲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A、河流上游修築大壩,使入海泥沙減少 B、受海浪侵蝕加劇

  9. 有人曾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為什麼?①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

  ②6-10月定期氾濫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形成了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

  10. 尼羅河6—10月定期氾濫,原因:上游地處熱帶草原氣候,6—10月為雨季,特別是青尼羅河的水量異常增多造成澇災。

  11. 開羅為熱帶沙漠氣候 亞歷山大是地中海氣候

  12. 現在的經濟支柱是:石油、運河、僑匯、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