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非洲知識點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一、黑種人的故鄉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

  A、海陸位置: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

  B.緯度位置:23.5°N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0°緯線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23.5°S穿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絕大部分處在五帶中的熱帶。

  C.黑人故鄉: 90%以上屬於黑人種,因此有“黑非洲”之稱;

  以北我們稱之為北非,是以白種人為主的阿拉伯世界。

  2.自然環境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區主要有撒哈拉沙漠、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和 南非高原;

  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的美稱。***

  地勢:地勢南部、東部高,西部、北部低。

  B.山脈:本區具有非洲的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雖地處赤道附近,但山頂海拔高,終年積雪,故名赤道雪峰。

  河流: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最終注入 地中海

  非洲第二長河剛果河,最終注入大西洋。

  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灣是幾內亞灣,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好望角。

  C、氣候

  非洲以熱帶氣候為主,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佈。

  D、文化:黑種人大都能歌善舞,擅長節奏強烈的歌舞藝術,具有音樂、繪畫、雕刻等方面的天賦。

  3.礦產資源;本區是礦產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其中金剛石和黃金的儲量、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石油、鈾、銅、鐵等礦產資源的儲量也很大。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椰棗、油棕和香蕉的原產地。

  二.快速發展的經濟

  4、該地過去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

  ①由於歷史長期殖民主義者的佔領和掠奪,使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

  ②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國家,努力改變經濟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的情況,使經濟穩步增肯亞發展花卉和旅遊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花出口國和非洲著名的旅遊國家。

  三、人口、糧食與環境

  6、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居首位。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牧業生產落後,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於人口增長速度。糧食供應不足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問題。天氣災害:旱災

  7、由於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