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

  學生普遍感到物理課難學,如果我們教給學生學習物理課的基本方法,就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質量。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生

  1.學好語數,墊石輔路

  物理課是初中學生感到難學的課程,其原因是:物理課不但有系統、嚴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識,而且物理課與數學、語文課的知識聯絡也很密切。例如數學中的方次運算、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極值的討論等知識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應用。但數學知識又不能生搬硬套,例如數學中a=c/b說明a與b成反比,a與c成正比,但在物理ρ=m/v定義式中,ρ與m、v的大小無關;在i=u/r中,卻有i與u成正比,i與r成反比。所以學好數學知識對物理課的學習至關重要。同理,一個學生語文水平的好壞對物理的學習影響很大。因為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敘述言簡意深,一字之差,天地之別。例如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不能敘述為垂直向下;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若無“閉合”二字,則產生的是電壓而不是電流;又如物體吸熱後溫度升高了20℃和溫度升高到20℃含義截然不同。可見語文知識對學好物理課的重要。

  2.聯絡生活實踐,培養學習興趣

  物理課與生活實踐聯絡很密切,鼓勵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引導學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慾?愛學習?責任感的成長規律。例如在學習熱脹冷縮後,我讓學生舉例說明。有一個學生舉例說:夏天白天長,冬天白天短;另一位學生說:人在夏天身體高,在冬天身體低。對這類問題我沒有責怪學生無知,更沒有認為是出怪相而批評學生。我從人體生理特點、地理知識給學生以解答,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聯絡實踐。在物理運算中也要聯絡實際。數學運算中有一個四捨五入的原則,但在物理運算中不一定適用。有一次我在講浮力時讓學生計算8個人渡河需幾根相同的原木時,學生計算結果是需要5.2根,幾乎全班同學都採取四捨五入,答案是5根。我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與8人重力相比哪個大,會有什麼結果,從而使學生知道,物理中有時不能生搬硬套數學原則。

  3.總結交流學習方法

  在一章或一個單元學完後讓學生總結這部分知識的基本結構,即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絡。在總結的基礎上每個學生寫出學習小結,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對知識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交流知識的重點、難點,交流學習方法。

  物理學習方法

  一、與生活相聯絡,從日常生活中引發興趣

  達·芬奇曾說;“水波離開了它產生的地方,而那裡的水並不離開,就像風在原野裡掀起的麥浪。我們看到,麥浪滾滾地向田野裡奔去,但是麥子卻停留在原來的地方。”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是其中卻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可以通過舉例這種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引發學生們的思考,為什麼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其中有什麼奧祕呢?還有什麼例項是和這個一樣的呢?作為老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們去多思考,多問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思想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一個人只要對一件事物有了好奇心,有了興趣,那他的物理學習就擁有了最好的老師,在講授和學習知識時也會更容易理解接受。

  比如,在講解光現象時,我們可以給他們用生活中的事物來進行舉例。如夜晚中拿手電筒照射天空可以發現一條光亮的通路,把筷子放入水中在水面處好似已經彎折。通過這些現象可以引發學生的求知慾,進而引導他們去思考探索,再講解丁達爾現象和折射現象在初中物理課本中的學習。

  二、勤於動手,多做物理實驗

  普朗克說:“物理定律不能單靠‘思維’來獲得,還應致力於觀察和實驗。”對於初中學生來說,正是拓展思維、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時期,通過演示和實驗能提高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增強實驗動手能力,培養自主實驗的意識。

  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實驗原理,有助於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拉近學生們和物理的距離,讓學生們覺得物理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減少對物理學習的恐懼和牴觸情緒。

  實驗並不一定要都在課堂上做,那樣時間可能也不會允許。老師可以安排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讓學生們回家完成。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回家去做的實驗有:測量鹽水和糖水的凝固點,往熱水瓶裡倒水音調的變化,敲擊含有不同體積水的同一瓶子音調的變化,用一張紙蓋住裝滿水的杯子倒置水不會流出。

  三、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模式

  對於很多初中學生來說,物理是很難學好的一門課,特別容易聽不懂,所以初中物理老師講課過程中要適當暫停,及時檢查聽課質量特別重要。比如,隨機提問幾個課堂小問題,學生答對了給予幾句口頭表揚,學生也樂於繼續聽,有了互動,也方便教學繼續進行。

  物理學習中的小竅門

  ***一***做好章節的知識總結

  初中物理知識點多且凌亂,所以做好章節總結十分有必要。學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師講完課後,系統地複習一遍課本知識,把考試要考的重點內容記錄在冊,可以用圖表或者文字來表達。根據自身教學經驗總結初中物理的知識主要有:相對運動、壓強、浮力、聲現象、光現象、物態變化、凸透鏡成像、密度測量、二力平衡、槓桿、滑輪組、歐姆定律、家庭電路、機械能和內能,比熱容、電磁***發電機、電動機***等,這些都是中考的重點內容,學生們都應牢牢把握。

  ***二***適當地多做課後習題

  俗語云:“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要把學到的理論應用於實踐中。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進行個人能力的拓展,買一本基礎的練習題冊,不需要多,好好研析。多做一些基礎經典的老題。對一些奇奇怪怪比較偏僻的題我們可以儘量少做。我們在做題時還可以對經典例題進行改編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識點。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試的戰場上百戰不殆。

  ***三***多閱讀教材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審題能力,教材的閱讀就顯得至為重要。我們可以分課前、課中、課後三部曲走。通過課前閱讀,我們可以對新課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弄清知識點,找出重點、難點做出標記,以便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時突破攻克難點。課堂閱讀,就是在進行新課的過程中閱讀,對於那些重點知識要邊讀邊記。 課後,我們要結合課堂筆記,進行鞏固和複習。按照這三個步驟,物理的學習將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