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的翻譯及賞析

  高中必學古文的《師說》出自韓愈筆下,《師說》的中心論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高中古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韓愈師說的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師說的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後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塗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讀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問他們***為什麼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於諂媚。”哎!求師的道理的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同行,那麼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記都普遍學習,不被恥於從師的世俗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1]》送給他。

  韓愈師說的賞析

  《師說》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論文。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以看出《師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鬥爭精神。

  對恥學於師,文章連續用了三個對比。第一,古今對比,闡明恥學於師違背聖人之道,其後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將同一個人既明於擇師教子的必要,卻又不明於自己從師的必要,把這兩種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對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確實糊塗不通道理。第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進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錯誤心理,發人深省地指出兩種人的地位與智慧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