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王羲之的翻譯及賞析

  《蘭亭集序》由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想知道這篇古文名作的翻譯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蘭亭集序王羲之的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王羲之的翻譯

  永和九年,歲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舉行祓禊活動。許多著名人士統統來了,年輕的和年長的都聚集在一起。這專訪有高峻的山嶺主,茂盛的樹林,外長的竹子。還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襯環繞,引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邊,雖然沒有琴、瑟、簫、笛演奏的盛況,但邊喝酒邊賦詩,也足夠暢敘衷情。這一天,天色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抬頭看到天空的廣闊,低頭看到萬物的眾多,藉此放眼觀賞,開暢胸懷,可以盡情享受耳目的樂趣,確實是歡樂的。

  人與人的相處,時間很短暫。有的把自己的抱負傾吐出來,和朋友在一間房屋裡談論;有的憑藉愛好的事物寄託志趣,過著放縱性情的生活。雖然各人謀求的和拋棄的千差萬別,性格的安靜和浮躁也不一樣,可是當他們對接觸到的事物感到高興,被自己暫取得,就愉快地自滿起來,不知道衰老即將來到。等到他們對謀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經厭倦了,盡情就隨著事物的改變而改變,感慨也隨之而來了。從前所喜歡的,在極短的時間內已經變為陳舊的事物,還不能不因此而產生感慨。何況壽命長短,跟著自然界變化,終究要走向結束。古人說:“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難道不令人悲痛嗎!

  每次我看到從前人產生感慨的原因,同我們好像契約一樣相合,沒有不對著前人的文章悲傷感嘆,可是心裡又不明白會這樣。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樣是虛妄的,把長壽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誕的。後來的人看現在,也象現在的人看從前一樣,這是多麼可悲啊!所以我把與會的人一個一個地記下來,並且把他們所作的詩抄錄下來。雖然時代不同,事情也兩樣,但是人們產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還是一樣的。後代閱讀的人,也會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慨吧。

  蘭亭集序王羲之的賞析

  《蘭亭集序》記敘了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心情,同時也抒發了作者感慨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情緒。文章寫得清新樸素。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動靜結合。然後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並”。

  首一段,王羲之寫出了宴集的時間、地點和緣由,主要寫蘭亭集會上的歡樂之景。他看到的是山巒滴翠、千巖競秀、清泉盪漾,萬壑爭流,草木蔥蘢,若雲蒸霞蔚。崇山峻嶺,茂密的林木,修長的翠竹,又有湍流股股的清泉,上下天光映照其間;感受到的是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植物的馨香氣息。面對這大自然的無邊美景,時賢名士,長幼不等,列坐水濱,流觴曲水,談玄嘯詠,飲酒賦詩,雖然沒有絲竹管絃音樂的演奏盛況,但一杯美酒在手,一句佳句在喉,也足以使人暢敘這清幽的情懷。這一天,天高氣爽,空氣中飄逸瀰漫著縷縷的泥土、水流、木竹、花鳥的清香細風。抬頭仰觀宇宙的巨集大,俯身觀察萬物品類的繁盛,縱目遊觀,馳騁胸懷,足以讓人開動所有感官享受這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博大慰藉與慈愛,真是心曠神怡,其樂融融,言詞不足以敘述這一切。

  義氣相投的知己在一起促膝談心,仔細地品味人的一生,有的暢敘自己的胸懷與抱負,有的聚於一室之內清談老莊哲學,有的擺脫人世的煩囂,有的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 ‘我卒當以樂死’” 《晉書·王羲之傳》 ;有的則寄情翰墨,修心養性;有的寄情於酒。雖然愛好不同,性格不一,喜動喜靜,千差萬別,但當他們醉心於他們暫時所得之時,卻在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滿頭華髮的垂暮之年。隨著時空的變化,人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往日“欣於所遇者”往往感到厭倦、鄙棄,以至悔恨。抬頭低首之間,人間世事,滄桑鉅變,已為陳跡,使人不能不為之感嘆。莊子曾說過 “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豈不叫人感到悲哀每每瀏覽過去人對人生感慨的原因,古今是一致的。對著前人所作之文,感嘆人生苦短、生死無常,自己也說不明白是什麼原因。“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乃知莊子所說的生與死相同是荒謬的,莊子所說的長壽的彭祖與夭折早逝的兒童是一樣的觀點可謂胡亂造作。

  《蘭亭集序》短短三百餘字卻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蘭亭聚會之歡情與死生的感受,語句駢散結合,錯落有致,簡潔流暢,樸素自然,為後世所稱道。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範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於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