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三同學必讀的語文學習方法
新初三的同學學習語文是很重要的,因為語文是佔據很大一部分分數的。那麼有哪些方法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01
基礎知識要學“死”
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語文,但要想真正學好語文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更是難上加難。在學霸們眼中,數學、物理、英語等學科都可以考滿分的,只有語文可以拉開分。所以有句話說:“中等考生比得是數學,超級學霸比得是語文。”這話說得不假。
本次中考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在我將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一些做法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首先,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基礎是第一位。有個老師曾說過,學習語文是“死去活來”——基礎不學“死”了,背“死”了,後面的題就比較難“活”過來。
例如字詞,課後的“讀讀寫寫”,要牢記字形字音***尤其是字音***,可以巧用口訣,聯想記憶,同類比較……無論多奇怪的方法,只要能讓自己記得準,記得牢,記得快,就是好方法;至於默寫題要考查的名句,要保證不能出錯,那就需要背誦的同時注意生僻字、易錯字的寫法,邊背邊用手比劃著,要拿起筆來背誦;成語題容易做錯,我們要注重平時的積累,關注常見成語的用法,中考常考的成語也不過那麼幾百個,老師課堂上提到的那些常見的易錯成語,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並且要注意記錄。
02
文言文重視積累
俗話說中學生有三怕,其中“一怕”便是文言文。起初學習文言文時我也有些不知所云,但隨著學習的循序漸進,文言文就會愈發得心應手,最後甚至會喜歡上文言文的簡潔、優美。
文言文雖然是閱讀,但也屬於基礎的一部分,僅僅依靠積累就可以得滿分。
九上、九下的文言文會在初三上學期學習,一定要一次過關,這樣可以在一輪複習時為自己贏得時間,讓自己在複習之初就把握先機,獲得語文學習的主動權。在老師正式講授之前必須預習,在預習中注意大聲朗讀,注意字音、停頓以培養古漢語的語感,避免翻譯時因斷句錯誤而導致的全盤崩潰。我在預習過程中,會先大致疏通文意,圈畫重點字詞,不理解的地方特殊標記,便於上課時討論或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解。
文言文課下重要註釋,我個人主張一字不差地記下來,用逗號、頓號、分號分開的同一個詞的解釋,幾部分都要牢記,不可丟三落四。同時注重文言現象的整理,一詞多義、虛詞用法、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最好記上例句,以加深印象,更便於在課外遇到該詞時推演出最符合語境的詞義。而句式一般有一定的規律性,部分句式會有明顯的標誌詞,在歸類時注意規律的總結。
03
現代文閱讀有方法
上面所說的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做到不丟分,而現代文閱讀是大家的一個失分點,但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說明文閱讀比較簡單,大家認真讀文章,將選項還原到文章中,逐字逐句地對照著,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說明順序抓住關鍵詞,這樣準確率會非常高。
記敘文、散文閱讀相較於說明文更有難度,這就需要在老師講閱讀答題方法時集中精力,做好記錄。建議找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來記閱讀的答題方法,沒事的時候多看看,鞏固幾遍,熟能生巧。
如果做題時自己有在老師講解的答題“套路”之外的發現,要及時在旁邊做好補充,這樣可提高得分的機率。審好題,扣住問法回答,是現代文閱讀得高分的保證。
04
作文是語文的定盤星
作文是語文的定盤星,50分作文,600字左右,字數寫夠簡單,寫得好不容易。起初我的作文除了書寫好,真的,沒什麼亮點。我是既不願意寫,又不願意改,只有老師叫才會磨磨唧唧去。
初三聽了幾節作文課之後逐漸開始使用老師的方法,加了一些描寫細節,沒想到我是班上幾個規規矩矩用老師方法的學生之一,被表揚是自然的,學習作文熱情也提高了很多,隨後我更加認真的學習運用老師的方法,我的作文水平也逐漸提高,所以說,老師畢竟是老師,講的話是一定要聽的。
作文不光要注重寫,更要注重改。平時的作文老師批改之後一定要追著老師面批,根據老師的要求認真修改,改完了立刻就找老師批改,根據老師的建議再改……文章不厭百回改,四五遍都是正常的,改作文的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過程。只要最終能出一篇好的文章,四五遍也是值得的。
05
複習與改錯別忽視
另外,語文複習和改錯非常重要。複習最重要的一個材料就是筆記本。平常筆記一定要記好,分門別類記錄,例如文言文,現代文閱讀,本著最低標準“自己能看懂,並儘量美觀”的原則。大部分型別題目的答題思路老師會涉及,一般可以套用。注意老師上課時強調的小細節要記錄好,比如“你的觀點是什麼?”必須首先要亮明觀點,回答表格中得到的資訊時不能直接列數字等。
改錯也要引起足夠重視,要及時改錯。很多同學失分都是一錯再錯,這就是不重視改錯的直接體現!改錯要有改錯本,專門整理平時聽寫、默寫、考試中古詩文,現代文、生字的錯誤,直接看改錯本,可以省去一張張查詢試卷的時間,提高複習效率。
06
課外閱讀很重要
閱讀是語文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閱讀不僅對作文是非常有益的,對其它科目的學習和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閱讀首推教科書裡推薦的名著,其次是名家的文學作品。閱讀課外書時最好寫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撰寫讀後感悟心得,以備自己作文時使用。
閱讀最重要的時間是假期。假期有充裕的時間,因此更適合整本書的名著閱讀。開學以後不僅時間緊迫,而且都是碎片化的時間,不大適合需要潛心細讀的名著。當然,不是說開學後就不需閱讀,碎片化的時間也可拿來讀一些感興趣的作品,也可鞏固名著。
誰為語文成績差埋單?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語文組 張麗麗
期末考試全市統考,有機會批閱了全市的作文試卷,批完之後忍不住喟然長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再翻翻語文成績,更是徹底讓人無語……
這絕非是老夫子“厚古薄今”的通病。學生議論文寫作中出現大面積“無論點、無論據、無邏輯、無文采”的“四無產品”,這絕非偶然:看不懂提供的材料自然理不清論點,平時不願讀書自然不能旁徵博引,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自然結構顛三倒四,沒有背誦積累自然“言之無文”。這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也是屢教屢犯的毛病,是令很多語文老師都頭痛不已的問題。有時候忍不住反思,這真是語文老師能通過訓練解決的問題嗎?分數的大幅跌落反映出的僅僅是語文教學的問題嗎?這一現象背後亟待正視、亟待改進的問題似乎更令人憂思。
語文老師在所有任課老師中擔任的幾乎都是“最受欺負”的角色——語文作業都是最後完成,如果沒時間乾脆就不做了。而現實情況恰恰是往往學生是沒有時間的!時間都到哪兒去了?問問那鋪天蓋地的試卷吧!一個週末學生要完成二三十張試卷,甚至小學的學生都有十幾張!我們的所有節日在孩子們那裡統統都成了“作業節”!所有的老師都是簡單粗暴,語文老師還想淺吟低唱,還想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還想讓他們觀察生活,走向大自然和社會,感受詩歌、青春之美,這無異於讓一個心力交瘁的人唱出歡快的歌曲,怎麼能夠呢?
我們也都是家長或終將成為家長,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又有誰敢於放手,讓孩子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於是一面心疼著,一面卻督促著孩子“堅持”“加油”,和孩子一起匆匆忙忙奔走於各種輔導機構之間。孩子的時間太緊張了,必須精於計算,讓有限的時間產生出最多的分數。誰讓語文是“慢熱體質”呢?對不起,實在沒時間等待了,還是先補上數學、英語,先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再說吧!我們的語文落寞地呆在被遺忘的角落裡,眼巴巴的與最好年齡的閱讀者們錯過。
我們既不能埋怨孩子,我們也不能苛責家長,那麼,怪我們的語文老師們?
確實該怪,但也不能全怪。
怪什麼呢?學生不願意學語文,說明你個人魅力不夠,你的教學方法不靈活,你不能博古通今,你沒有錦心繡口。“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為什麼人家魏書生、於漪、王君、於永正等人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呢?——這些說法不無道理,但現實是全國這麼多的孩子,名師卻只能是極少數人,只靠名師是改變不了我們的語文現狀的,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還多是些極普通的老師。他們只是把教學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他們只是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因為學校評定他們的價值的標準就是成績。他們要評優,要晉級,要不被校長約談,要保住自己的飯碗,所以他們盡心竭力,找學生談話,為學生批改,反覆考練……顧不上讀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顧不上停下來反思總結,顧不上規劃研究出路,甚至顧不上自己的家,簡直要成為一臺不苟言笑沒有幽默感沒有情趣的機器,這樣的老師又怎能教出有思想、有活力的學生呢?
我想起了蒲松齡描寫的參加舉人考試時的考生的形象:出了考場時神情恍惚,像出籠之病鳥;等發榜等得坐臥不寧,像被栓起來的猴;聽到落榜的訊息,下決心再也不念了,再也不考了,四書五經都丟了,灰心喪氣,像吃了毒的蒼蠅……我們的學生雖不及此,我們雖然距離蒲松齡已經接近四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還感覺如此相似而倍覺心酸呢?
那麼,老師,你為什麼不去改變這一現狀呢?你為什麼不能擔負起“擺渡人”的責任呢?為什麼不能向多姿多彩的生活敞開大門,引進活水呢?為什麼不能實現“快樂教育”的目標呢?前輩們有那麼多先進的經驗和有效的探索,但為什麼我們效仿學習的少之又少,大多學校和家長相信和膜拜的只是高升學率的高考“神校”?一所好學校或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儼然只剩下了“狠嚴拼靠”!
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在教學《侍坐》中的一個例項。有同學問我,為什麼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主張這麼先進,卻不被當時的統治者認可接納呢?我反問學生,如果讓你選擇輔導班的老師,你會選擇孔子還是選擇保證讓你作文提升10分的老師?同學的反應不出我的所料,不約而同放棄了孔子!用他們的話來概括原因——好是好,但是我們學不來!這就是孔子在當今的尷尬,也是很多教育大家的尷尬!雖然我們可以自我安慰:“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會發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時間會證明一切”……但學校等不及,家長也等不及,社會同樣等不及——他們都要看這一年或兩年的成果。因為每一級學生能給你的只有三年的時間!你要搞科研?要創新?歡迎歡迎,不過一年後要給我一個成果!——請問,你敢保證科研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咋辦?你如何向家長和學校交代?這就像生孩子,如果孩子健康聰明自然是你疼我愛,與有榮焉。如果不幸是個殘疾,那多半就只剩下親媽管了,而且恐怕還要聽各種冷嘲熱諷,承擔各種質疑和問難。改革是有風險的,但現實卻不允許你出錯,不允許你嘗試摸索,你必須成熟!人家家長苦心經營幾十年,從選擇上怎樣的幼兒園,到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孩子的身上有幾代人的心血和希望,到你這裡因為改革失敗就功虧一簣,你覺得可以這樣交代?——在這場博弈中,我們誰都輸不起!所以沒有勇氣就算了吧,沒有名師的資本也算了吧,按部就班地跟著走就行了吧。
於是乎,我們的語文走上了一條越來越不被重視的路,並不是語文字身出了問題,她仍然很美,很有價值,很被需要,只是她兜售的是“素養”,而買者卻只想要“分數”。學生確實也在考前瘋補語文基礎知識,背滿分作文,高三或初三的孩子也開始有人補閱讀,補寫作——效果自然不佳。於是惡性迴圈。
我不知道這樣下去結果會如何,我也不知道我們用苦澀的愛餵養出來的會是怎樣的孩子,我們學校和家長是不是在用十幾年的時間盡心盡力地為自己掘一座墳墓呢?我希望不是,我但願不是!因為考試畢竟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希望和公平!
但我的懷疑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校園欺凌頻發,而且暴力指數不斷升級;因為連清華北大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心人”;因為學生更加自我,鮮有“干預社會”的意識……學生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不知道為何學習,不知道如何立足,甚至不知道是非榮辱,這是德育美育缺失的後果,也是語文教學失敗的明證。
語文就像陽光,真正的陽光能照進人的內心,讓人有感知溫暖、汲取光明的能力;真正的語文就像流水,能滋養柔軟性情,讓人有一種細膩寬容的情懷;是一種視野和格局,能讓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語文能讓你堅持不懈,永葆一顆成長的心;語文也能讓你更加豐盈充實,保持與山水和文化對話的權利。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考試能更好一些,我希望我們的沉重和無奈能再少一些,我希望語文能擁有一個更開闊的空間、一方更溫暖的土壤。
保障語文的生存,我們才能保障我們共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