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班閱讀教學計劃書

  從一年級就開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與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激發孩子閱讀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對一年級孩子的重要工作。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針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和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需求特制定以下閱讀計劃:

  一、指導思想:

  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外閱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課外活動。”並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瞭如此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3、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由此可見,激發孩子閱讀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對一年級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級讀書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而開展的。

  二、讀書目標:

  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到讀書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三、讀書口號:我讀書,我快樂!

  四、建立書香家庭:

  1、讓孩子聞到書的香甜,點亮孩子閱讀的心燈。 要讓孩子喜歡閱讀,必須先點亮兒童閱讀的心燈。讓學生學會用眼睛閱讀、用耳朵閱讀、用嘴巴閱讀、最終達到用心閱讀。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2、為孩子建立小書櫃,配合孩子的成長儘可能的充實相關圖書。***選擇以下圖書*** 先圖書要有內容明確的畫面,下方配有簡單的一兩句話,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諧。內容不確定,可隨孩子們的喜好,自行選擇,科普、童話、神話、民間故事、成語故事均可。

  然後是兒歌、童謠、謎語、古詩,這都是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內容。如果孩子喜歡卡通,家長要幫他們選擇健康的內容,但不鼓勵閱讀。

  3、指導閱讀方法,讓家長有法可尋。

  向家長推薦好書,家長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教室的學習園地裡經常介紹關於閱讀方面的小知識,如閱讀節的來歷,閱讀小貼士、保持閱讀時的正確姿勢等等。將讀與說緊密結合,不贊成一年級的孩子做讀書筆記,或帶著其他任務,這一階段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愛上閱讀。每天早讀前5分鐘,我為孩子們大聲地朗讀優美的篇章,或講一個動人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五、建立書香班級:

  1、每週一節閱讀課,與學生一同閱讀,把適合一年級小朋友特點的圖書推薦給他們,與他們同看一本書,交流讀書心得。

  2、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來學校做故事媽媽故事爸爸,推廣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在班級上課外閱讀指導課,開展繪本閱讀。

  4、一、二、三、五,4個早自習有指定的晨誦領讀員帶領孩子們背誦校本教材《小學生經典吟誦》。

  5、充分利用圖書室,班級學生定期從學校圖書室借到圖書閱讀。 六、評比彙報。

  學期結束進行優秀書香家庭、超級小書蟲等評選活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

  1、家庭閱讀記錄評比。比一比誰讀的書最多,誰的收穫最大。

  2、介紹我的小書架。學習整理書籍,並與其他孩子進行圖書交流。同時,將優秀家庭的圖書資訊傳遞給其他家長,以促進書香家庭的建設。

  3、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家長和孩子向大家展示閱讀情況,交流讀書方法,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籍。

  附書目:

  1年級必讀:

  《365夜故事》

  《三字經》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語文讀本》

  選讀:

  繪本讀物《猜猜我有多愛你》《和甘伯伯去遊河》《愛心樹》等

  《十萬個為什麼》

  ***二***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剛入學,80%以上的學生拼音不過關,識字量極少,獨立閱讀相當困難。因此讀書興趣較差.鑑於此種情況,特制定本學期“營造書香校園”讀書計劃。

  一、閱讀內容及閱讀量:

  1、根據課表要求,一年級學生每學期閱讀兩本書:校本教材《閱讀課本》,自選一本適合一年級學生讀的兒童讀物***童話、寓、故事、神話等***。每學期閱讀量不少於五千字。

  2、《小學生必背古詩》前10首。

  二、閱讀要求:

  1、誦讀時間為每天早晨8:00—8:10,《小學生必背古詩》前10首要求學生必須會背誦。

  2、每週的閱讀課語文教師範讀《閱讀課本》。

  三、具體措施:

  1、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00---8:10,由各班語文老師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並進行背誦,增加學生的積累量;由教師給學生範讀校本教材《閱讀課本》,讓學生在有趣的故事、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逐步學會如何認真傾聽,培養閱讀的興趣。

  2、每週四的閱讀課由各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用拼音進行閱讀,鞏固學生的拼讀能力,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3、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學會讀長句子,不讀破句。

  4、幫助學生自選一本適合學生讀的兒童讀物***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西遊記》《三百六十五夜》等***要求學生每天在家閱讀15--20分鐘,星期日半個小時,可由家長指導閱讀,激發學生生活識字的自主興趣。

  四、檢測方法:

  1、檢查閱讀量是否達到。

  2、各班進行“講故事”比賽。

  ***三***

  兒童從幼兒園步入小學就意味著從現實的雙向對話進入一個較多的與文字元號單向獨白的神奇世界。從此,閱讀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實現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將對他們日後的閱讀,包括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產生

  深刻的影響。

  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階段目標,我們覺得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著重落實以下幾個方面: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

  3、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瞭解課文中的意思,並樂於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二、針對目標,我們又以怎樣的策略去應對:

  1、加強認讀,逐步提高。大家都知道,學生入學前認識的字還很少,入學一段時間後,逐漸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生字,為閱讀奠定了基礎。但由於低年級缺乏注意分配能力,所以,即使課文中沒有生字好多學生也會一字一頓地讀,或者反覆重複或回讀,難以形成連貫的語流。因此教師應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課上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可採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對於較難讀的句子,教師可做朗讀示範甚至領著學生讀。讓學生在朗讀實踐中體悟,習得經驗,切實過好認讀關。如從一字一字地讀到以詞或片語為單位進行閱讀,擴大認讀單元。

  2、感受樂趣,引發對話。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加工處理課文的符號資訊,與課文和課文作者對話交流,接受課文豐富內涵的的影響。於是學生體會到閱讀可以跨越時空,將世界各地的風光盡收眼底,將古今中外的偉人一一道來,多有樂趣。漸漸地,這種閱讀的樂趣轉化成一種需要,而需要又是人進行實踐活動的原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

  3、自主閱讀,感悟語言。興趣,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確立成為可能。因為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過程是在教育影響下與客體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的過程。而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又使體驗、感悟這種心智活動成為可能。因為閱讀是一種個體行為,學生是閱讀主體,是閱讀行為的發動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終決定著閱讀的目的、任務、方式和效果,應當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地位。

  4、培養習慣,持之以恆。在閱讀實踐中,以語感為核心的閱讀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時,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閱讀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好的或不好的。閱讀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進行有關閱讀操作的行為傾向。正確的讀寫姿勢;認真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拼讀音節,遇到難讀的句子反覆地多讀幾遍,邊

  讀邊想;愛護圖書„„都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受到重視。教師應從“習慣關乎學生一生髮展”的高度來認識。習慣培養是具體體現在細節處的,教師要講清具體要求。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反覆抓,抓反覆。有的學生領悟得慢,有的學生今天掌握了,第二天又回到原位。這就需要老師平時做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善意提醒。同時教師的示範作用、與家庭溝通配合都不應忽視。

  從方法上看,應該變枯燥的說教為有趣的活動之中,如講故事、編兒歌等。把閱讀訓練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讓學生時時處處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希望能讓我們的學生成為習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