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時政熱點與科技創新專題

  高考政治當中,時政熱點和科技熱點永遠都是熱門考點,因為這些知識與生活的聯絡很緊密。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三政治時政熱點專題

  話題一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一、概述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我們在新時代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供了實踐遵循。

  二、素材呈現與分析

  素材1: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

  編纂民法典,是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部署作出的立法安排,在國家法治建設領域將產生里程碑式的意義。而對公眾來說,人的一生,時時刻刻都與民法典息息相關。經過多次徵求公民的意見和建議,多次修改和完善,2017年3月15日,作為中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

  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新中國幾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國民法典”夢想邁出堅實一步,必將為法治中國建設築牢根基,為奮進中國提供不竭動力。新制定的民法總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開篇第一條,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資格,完善監護制度、調整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設立“特別法人”、保護網路虛擬財產……對於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來說,民法典的制定可以讓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設問:結合材料,運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知識,分析民法典編纂、通過的政治學依據。

  解析: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通過領導立法,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上升為國家意志,堅持依法執政的基本執政方式。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③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享有最高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體現了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

  法權,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④民法典的制定可以讓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民法總則的每一處內容,都與人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有助於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維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

  素材2: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

  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各級黨委應當支援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指出,監察委員會是在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由省***市***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作為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2017年1月19日,山西省人大選舉產生第一屆省監察委員會。20日,北京、浙江兩地的監察委主任在省級人代會上選舉產生。

  設問: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指出監察機關與權力機關的關係,並分析國家設立監察委員會的政治意義。

  解析:***1***關係: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權力機關負責,受權力機關監督。

  ***2***意義:國家設立監察委員會彰顯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有利於國家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科學民主決策,維護群眾利益;有利於公職人員依法履職,廉潔從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有利於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破解監督難題;有利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從制度上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

  素材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2017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2週年。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結合發揮協商民主這種新形式的作用,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了參與管理國家和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民族事務和基層公共事務的權利,管理西藏社會、主宰自己的命運,真正做到了當家作主。

  設問:結合材料,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中的作用。

  解析: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充分保障西藏各族人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②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確保西藏各族人民能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藉助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協商。③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賦予西藏各少數民族人民以充分的民族自治權,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使少數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④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能夠保證西藏城鄉各族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物和公益事業,是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效的途徑。

  素材4:法治文化建設,各方在行動

  法治日益成為全球文明社會的價值選擇,我國傳統文化裡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同時強調在吸收運用法治這一人類文明成果時必須走對路。法治文化建設,各方在行動。教育部規定,從2016年起,初中和小學政治課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高中新課標也把“政治與法治”設為必修課程;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欄目繼續不斷打造精品;消費者協會每年3·15舉辦消費者保護法宣傳活動;各地普法機構積極組織“法治文藝”巡迴演出,打造“線上+線下”普法新常態,將法治元素融入每個角落。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援,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

  設問一: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談談如何提升我國法治文化建設水平。

  解析:①把握法治文化建設規律,在法治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法治文化。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法治文化發展方向的引領作用,促進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體系的建立和完善。③注重法治文化融合,既要繼承傳統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借鑑外來先進法治文化。④重視教育對人的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發揮大眾傳媒對法治文化的傳播作用。⑤舉辦各種貼近群眾生活的法治文化活動,提升群眾的法治文化素養。

  設問二:運用對立統一的知識並結合材料,分析說明建設法治中國應如何認識和處理法治與德治的關係。

  解析:①矛盾即對立統一。法治和德治是對立統一的關係。②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法治和德治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法治治身、治標,德治治心、治本。③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在國家治理中,德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德治的保障。法治與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④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全面的觀點,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設問三:每年12月4日是我國的憲法日。請你圍繞該主題,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解析:示例一:①弘揚法治,我有責任。②依法治國,你我同行。③法治建設,貴在行動。

  ④法治中國,群策群力。

  示例二:①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②貫徹十九大精神,傳播法治理念。

  ③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④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⑤弘揚憲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素材5:加強頂層設計,助力經濟發展

  我國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在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議案和建議,希望加快電子商務立法。2013年12月,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牽頭開展電子商務立法工作,組織成立由國務院十二個部門參加的電子商務法起草組。全國人大在廣泛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人大代表、電商企業及專家學者等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在立法過程中注重規範與保障並重,注重加強對電子商務消費者的保護力度。2016年1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

  設問:結合材料,運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是如何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

  解析:①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權。全國人大代表經過調查走訪提出議案和建議,促進電子商務立法工作的開展。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全國人大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全國人大在草案擬定過程中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堅持民主立法。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立法過程中注重規範與保障並重,注重加強對電子商務消費者的保護力度。

  素材6:少數民族地區的公共管理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新疆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佔據了重要地位。一項少數民族地區公民政治參與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在少數民族地區政策制定過程中存在著少數民族公民政治參與意識淡薄,被動參與人數較多等問題;在民族地區的公共管理過程中,由於受公民政治參與的機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公民參與的社會地位不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公民政治參與渠道不暢通、非制度化等問題。

  設問: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少數民族地區公民的政治參與對推動民族地區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注意設問中強調了公民政治參與,所以考生民主決策的意義回答即可,另外,本題強調了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意義,所以考生從維護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有利於完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的各項政策、促進民族工作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民族地區民主政治的發展等分析即可。

  答案:①有利於決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②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增強社會責任感,推動決策的實施;③有利於公民更好地參與民族地區的社會管理,維護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社會穩定、國家統一;④有利於完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的各項政策、促進民族工作的健康發展;⑤有利於民族地區民主政治的發展。

  素材7: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於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設問一: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說明如何堅持制度自信

  解析: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②必須堅持完善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絕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③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多黨派參政,反對西方的一黨制和多黨制;④必須堅持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須堅持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鞏固和發展新型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⑤必須堅持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障公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設問二:運用唯物辯證法聯絡的觀點,分析文化自信與道路、理論、制度自信之間的關係。

  解析:①聯絡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聯絡是普遍的客觀的,必須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②文化自信與道路、理論、制度自信之間是密切聯絡的。文化自信與道路、理論、制度自信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自信,必然會強化和匯聚文化自信、情感認同,而文化自信又能使道路自信更堅定、理論自信更科學、制度自信更完備。

  設問三:增強文化自信需要從青年學生做起。請你為班級宣傳文化自信寫幾條倡議標語。

  解析:自信自強,神采飛揚,激情奮鬥,創造輝煌;文化改變命運奮鬥成就未來

  話題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一、概述

  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原則,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指導方針,我們要把根本原則和指導方針緊密結合。在進一步加強全面領導與深化從嚴治黨過程中,我們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加強作風建設,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只要我們把黨的全面領導與全面從嚴治黨緊密結合在一起,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只要我們黨始終以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的姿態,勇擔責任積極奮發,黨的全面領導就會更加堅強有力,黨的事業就會萬古長青。

  二、素材呈現與分析

  素材1: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以寬闊的全球視野和卓越的戰略遠見,相繼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這不僅為調速換擋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澎湃動能,也為艱難復甦的世界經濟提供了“中國機遇”和“中國方案”。有專家指出,“三大戰略”的深入推進應各有側重。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素稟賦各異,發展水平不一,應發揮各自比較優勢,重點推進經貿合作,促進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資源高效配置;京津冀地區由於重工業較多、結構性汙染突出等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治理大氣汙染和改善生態環境應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設問1:運用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簡要分析黨中央提出並推進“三大戰略”的必要性。

  解析: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提出並推進“三大戰略”是黨中央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客觀要求。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提出並推進“三大戰略”是黨堅持科學發展、執政為民的需要。③實施“三大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要求。

  設問2:運用矛盾的觀點,說明如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如何發揮好合力。

  解析: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素稟賦各異,發展水平不一,各國應從本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制定合作政策。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作用,要求我們善於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當前,中國與沿線各國應以經貿合作為重點,不斷推進全方位的合作。

  設問3: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京津冀地區大氣汙染的原因,並就解決京津冀汙染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解析:原因:①經濟發展方式落後,能源消耗量高,企業發展還沒有轉變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及創新驅動上來。②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特點,一些企業為了區域性或眼前利益而不惜損害整體與長遠利益。建議:①消費者要樹立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保護環境,綠色消費。②企業要調節生產要素投入,改用環保能源,減少汙

  染物排放。③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支援企業改進技術,開發使用清潔能源、新能源。

  素材2:2016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開始施行。作為第一部規範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首次全面聚焦黨內問責,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訊號,進一步紮緊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之籠。《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在處置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將被問責。

  設問:運用政治生活有關知識,在黨內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必要性

  解析: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是國家在履行專政職能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體現,有利於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對黨員進行問責是黨的“三個代表”的要求,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內在要求,有利於黨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嚴治黨、制度治黨,是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推進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能夠喚醒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激發其擔當精神;有利於改進和完善了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永葆黨員幹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素材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準則》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全會總結了我們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分析了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認為為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準則。

  設問1:為什麼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

  解析: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黨的建設重要任務來抓,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總體是好的。但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將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有利於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經受住“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

  設問2:新形勢下,該如何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解析:重視思想政治建設,增強黨性修養,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模範遵守黨章黨規,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紀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堅決同一切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作鬥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實事求是地批評和自我批評;完善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素材4:2016年10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條例》指出,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監

  督。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設問1: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要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

  解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和強化黨內自身監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有利於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利於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保證黨的領導幹部忠誠乾淨擔當。

  設問2:如何開展黨內監督?

  解析: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黨的領導幹部應當自覺遵守黨章黨規,強化自我約束,加強黨性修養,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要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的黨內監督體系。

  素材5: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巡視監督尊崇黨章,從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到聚焦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沒、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定位越來越準確,目標任務越來越清晰,發揮了利劍作用,已成為黨中央的“千里眼”、“順風耳”、“偵察兵”。《條例》第十九條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經驗,明確規定,巡視是黨內監督的重要方式。

  設問1:如何發揮巡視監督在黨內監督中的利劍作用?

  解析: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要建立巡察制度,要認真檢查上次巡視整改情況,更要發現新問題;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推動被巡視黨組織真正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巡視既要加強對問題的總結歸納、綜合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推動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強化日常管理監督。紀檢機關要及時處置巡視移交的問題線索,對違紀問題要嚴肅查處;整改情況要公開,全過程接受黨內和群眾監督。對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要抓住典型、嚴肅問責。

  素材6:十八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了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性。全會公報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不懈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用好。

  設問1: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

  解析: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是進行黨內監督的強有力抓手,是黨的優良傳統。新形勢下,黨面臨的任務及情況發生了變化,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利於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從嚴治黨管黨,有利於加強黨內監督,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自我糾錯、自我淨化、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設問2:如何理解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是進行黨內監督的強有力抓手

  解析: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批評必須出於公心,不主觀武斷,不發洩私憤。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於正視、主動改正,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

  於指出、幫助改進。對同志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再提。

  素材7:2017年1月5日的央視新聞聯播報道,2016年全國共查處違規違紀案件40827起,處理57723人,受黨紀政紀處分42466人,含5名省部級幹部。2016年我國反腐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制度籠子越扎越緊,“打虎”“拍蠅”“獵狐”的效果明顯,尤其是第二戰場捷報頻傳。據統計,從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國從70餘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追回贓款85.4億元人民幣。九成以上官員、七成以上城鄉居民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有信心”和“比較有信心”,比2012年分別提高9.9和10.2個百分點。

  設問1:我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意義

  解析: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和改革開放事業的成敗。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密切黨群政群關係,永葆黨員幹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反腐倡廉有利於規範從政行為和社會秩序,促進社會主義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於推動和世界建設諧。

  全面依法治國推動法治中國進入新時代

  一、概述: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即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中國步伐鏗鏘。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釋出。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全面依法治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構成“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依法治國”的表述

  1.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時提到,“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髮展,黨內民主更加廣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民族宗教工作創新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

  2.在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時提到:

  ***1***“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

  法治國家”;

  ***2***“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

  3.在談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出“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提到:

  “***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四***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報告中所強調的“深化依法治國實踐”這一全新提法,成為“依法治國”範疇中的最新表述。***

  4.此外,十九大報告還提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平”;“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加強國家安全法治保障”;“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

  話題一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建設法治國家

  一、概述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是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創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作出全面部署,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科學指導。

  “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提出,明確要在堅持黨的領導、立良法促發展保善治、“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建設法治政府”“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等多個層面持續發力,所堅持的正是“厲行法治”。

  二、素材呈現與分析

  素材1: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成立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歷史座標下,在建設“法治中國”概念提出四年多的關鍵節點,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堅持法治強國的一大重要舉措,意味著我國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按下了“快進鍵”。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涉及到立法、執法、司法、黨務各個部門和組織機構,關乎到每個公民、每個黨員,沒有統一協調,難以形成良性整體機制。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將以更高的站位克服各種阻力,協調各種組織,發揮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的多項職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程序“謀大局,把方向”。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黨的有關知識,分析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意義。

  解析: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體現的是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且設問明確要求知識範圍是黨的知識,答題角度主要為黨的地位、作用、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關係等知識,並在材料的解讀中獲取有效資訊、轉化為答題語言。

  參考答案:①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有利於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從而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促進全面依法治國目標的實現。②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涉及面十分廣泛的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設立中央領導小組,有利於整合職能部門的資源,從最高層統一配置資源,衝破各種利益羈絆,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形成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強大合力。③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助於依法執政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意志與國家意志、人民利益更好實現統一,黨內法規體系與國家法治體系協同發展,為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合憲性審查機構奠定基礎。

  ④有利於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系統優化的知識,說明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成立的哲學智慧。

  解析:本設問知識範圍是“系統優化”的有關知識,包括系統的含義、特點及系統優化的方法論,材料中“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等資訊充分體現了系統優化的思想,需要有效提取並融入分析。

  參考答案:①系統是由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的基本特徵。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力求實現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利於協調各種組織,實現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形成良性整體機制,推進全面依法治國。③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能夠發揮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監督落實的多項職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程序“謀大局,把方向”。

  素材2: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2016年12月,根據黨中央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試點,為在全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積累經驗。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要求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

  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

  2017年10月24日,十八屆中央紀委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各地推開,組建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監察法、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產生國家監察委員會組成人員,實現紀律檢查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其設立對反腐敗工作所帶來的推動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監察委員會屬於新設的監察機關,政治生活教材中沒有直接對應的知識,在作答過程中主要依靠對材料資訊的解讀和提取,如“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等資訊,並從中推導其將帶來的在反腐方面的作用。而“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監察法、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產生國家監察委員會組成人員”則可遷移所學的其他國家機關與人大的關係的知識。

  參考答案:①監察委員會與紀委合署辦公,有效地整合了反腐敗資源力量,有利於增進反腐工作的協調性;②監察委員會的設立,構建了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豐富了監察手段,提升了反腐工作的效率和實效;③監察委員會的監督物件擴大為“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擴大了監督物件範圍,進一步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增強了反腐的力度和廣度;④監察委員會的設立以監察法立法為依據,進一步健全了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為反腐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⑤監察委員會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有利於督促監察委切實履行監察職責,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說明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各地推開的哲學依據。

  解析:“試點與推廣”類素材是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知識常見的典型案例。在作答時應捕捉住“試點”、“推開”等關鍵字詞,並準確對應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的兩個方面展開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設立監察委員會,開展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有利於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積累經驗。②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通過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總結出經驗後在全國推廣,促進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工作在全國各地有效推開。

  素材3:國歌法立法

  材料一國歌是憲法確立的國家重要象徵和標誌。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多次提出關於制定國歌法的議案、建議、提案。2017年年初,習近平***對國歌立法做出重要批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將國歌法列入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著手開展調研起草工作,廣泛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權威音樂家的意見,經反覆研究、修改,最終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草案***》,2017年9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對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國歌標準曲譜的審定、釋出和使用,奏唱禮儀規範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國歌的場合等作出規範。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制定實施國歌法的重要意義以及全國人大

  常委會是如何立法的。

  解析:該設問有兩小問,第一問,要求回答制定實施國歌法的重要意義,要從“國歌”和“法”兩個方面分析,實施國歌法有利於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促使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有利於促進依法治國;第二問,要求回答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如何立法的,從材料中的關鍵詞分析即可,材料中涉及到了“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權威音樂家的意見”,所以可從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以及廣大人民的作用、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分析。

  參考答案:***1***①促使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提升公民的國家觀念。②激發人們的愛國報國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③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依法治國程序。***2***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立法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機統一。②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立法中的作用,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過程,拓寬民意反映渠道,堅持科學民主立法。③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使法律體現人民意志。

  材料二 80多年前,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誕生,雄壯的歌詞伴隨著激昂的旋律,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國歌所承載的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和萬眾一心、奮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我們身邊,存在著不尊重國歌的現象——奏唱國歌不規範,參與者嬉笑打鬧,隨意改編國歌歌詞,還有人在商業活動中播放國歌,等等。2017年10月1日起,國歌法正式施行,對播放、奏唱國歌的場合及奏唱禮儀規範等多方面進行規範。作為國家象徵,國歌同國旗、國徽一起,有了專門的法律保護。此外,國歌法還明確,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瞭解國歌的歷史,感受國歌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偉大精神,遵守國歌奏唱禮儀,唱國歌、愛國歌,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民族精神的有關知識,談談國歌法實施的文化意義。

  解析:該設問知識範圍是“民族精神”的有關知識,題型屬於意義類,作答時注意在邏輯上分兩個層次:一是國歌法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在法律實施中對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二是國歌法的實施促進了民族精神的弘揚進而所帶來的意義。

  參考答案:①國歌承載著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和萬眾一心、奮勇前行的民族精神。國歌法的實施以法律的形式對國歌的奏唱場合、奏唱禮儀等進行規範,對於增強奏唱國歌的嚴肅性,維護國家尊嚴,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義。②按照國歌法規定,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於學生在感受國歌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偉大精神的同時,動員和鼓舞青少年團結奮鬥、風雨同舟、自強不息,增強精神動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全民族綜合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設問3:結合材料,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談談國歌法實施的文化意義。

  解析:該設問知識範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關知識,國歌法對播放、奏唱國歌的場合及奏唱禮儀等的規範,可與思想道德建設、公民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角度聯絡。

  參考答案:①尊重國歌,遵守國歌奏唱禮儀規範,瞭解國歌的歷史,感受國歌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偉大精神,有利於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②尊重國歌,遵守國歌奏唱禮儀規範,有利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推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③尊重國歌,弘揚國歌所承載的愛國情懷,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話題二法維民權,促進公平正義有尊嚴

  一、概述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以人民的期待為導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法治國不僅是我們的基本治國方略,而且是每一個百姓自身權利和自由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以法治鞏固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合法權利。

  二、素材呈現與分析

  素材:《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

  材料一人權是法治的基本價值,法治是人權的根本保障。

  “不斷完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有效提升人權司法保障水平”……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7年12月15日發表的《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以詳實資料和大量事實,全面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權法治化保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闡述了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理念與主張,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堅定意志和不懈努力。

  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人權法治化保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精神,切實保障中國人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積極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開啟了中國人權法治化建設的新時代,譜寫了中國人權進步的歷史篇章,拓寬了國際人權保障的現實方案。今天,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充滿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設問1: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黨不懈努力,促進我國人權法治化保障取得新進展的原因。

  解析:該設問的知識範圍是“黨”,設問型別屬於“為什麼”,人權法治化保障屬於為民利民主題,故可呼叫黨的地位、宗旨、執政方式、執政理念、指導思想等知識來作答。此外,還應聯絡國家性質及其本質的有關知識。

  參考答案: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促進人權法治化保障有利於維護人民的權利,為人民民主的實現提供法律保障。②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其應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③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執政,促進我國人權法治化保障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黨對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和科學發展觀的落實。

  設問2: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政府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的原因。

  解析:該設問的知識範圍是“政府”,設問型別屬於“為什麼”,人權法治化保障屬於為民利民主題,故可呼叫國家性質、政府性質、宗旨和工作原則、職能、依法行政等知識。

  參考答案: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我國政府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有利於維護人民的權利,為人民民主的實現提供法律保障。②我國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其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有利於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③我國政府全方位提升人權保

  障法治化水平,是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職能的要求,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要求,有利於促進依法行政。***

  設問3:結合材料一,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分析我國積極開展人權法治化建設的原因。

  解析:該設問知識範圍為“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即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閱讀材料時應注意提取“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中國人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等關鍵資訊,體現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參考答案: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尊重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其全面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精神,切實保障中國人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落實了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要求。

  材料二促進全球人權法治建設,中國是重要力量。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國決議首次寫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標誌著這一理念成為國際人權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了國際人權保障視野。我們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法治體系建構,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深入開展司法領域國際合作,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全球人權法治建設的中國行動,為推進全球人權治理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設問4:結合材料二,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國積極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的理由。

  解析:該設問知識範圍為“當代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設問題型屬“為什麼”類,“我國對外為什麼做某事”通常涉及維護國家利益、我國的外交政策、時代主題等知識。根據材料中“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中國行動”、“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等資訊提示,還應答及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承擔國際責任等知識。

  參考答案: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維護國家利益是我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法治體系建構,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積極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②積極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符合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③積極推進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體現了我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展現了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有利於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材料三《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指出:“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人權法治化保障的重要環節。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政府職權法定化,嚴格規範行政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實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設問5:結合材料三,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的原因和要求。

  解析:本設問包含兩小問,即“為什麼”和“怎麼做”。“為什麼”要依法行政可從決策科學性、廉政建設、權力行使、人民群眾權利、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等角度作答;“怎麼做”可從政府的宗旨和原則、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參考答案:***1***原因:①推進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通過依法行政,既有利於樹立政府決策的權威,保證決策的有效性,又可提高決策的質量和效率,維持決策的穩

  定性和連續性,從而加速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程序;②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不變質,提高政府的威信;③推進依法行政,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④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有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要求:①建設法治政府,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②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健全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做到依法行政,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③必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設問6: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意義。

  解析:本設問從經濟生活角度,考查為什麼要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可主要從法律對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思考,如巨集觀調控的法律手段、用法律規範市場秩序等。

  參考答案: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政府嚴格依法行政,有利於在市場經濟中更好地發揮巨集觀調控的作用,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市場主體的行為,制定市場交易規則,維護市場秩序,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話題三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助推司法創新

  一、概述

  隨著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等現代技術在司法審判中的深度應用,司法審判現代化得到進一步提升,智慧法院、智慧檢務、“網際網路+司法”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之舉,促進了資訊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助推司法公正和司法創新。

  其中,作為智慧法院網路化形式的網際網路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網際網路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向網際網路領域的拓展和延伸。

  二、素材呈現與分析

  素材1:首家網際網路法院在杭州揭牌

  材料一 2017年8月18日,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正式成立,該法院定位於用網際網路方式審理網際網路案件,集中管轄杭州地區的網路購物合同糾紛等涉網際網路案件。網際網路法院利用先進的資訊科技手段,打破時空限制,實現網上立案、線上調解、線上審理,當事人通過網際網路,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訴訟,實現“網上糾紛網上了”。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涉網際網路案件數量在急劇增加。此類案件,往往具備技術性強、與新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深度關聯,糾紛性質存在爭議,沒有在先判例且現有法律法規規範模糊等特點,這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同地區、不同法院甚至不同法官對於案件理解的不同,都極有可能導致“同案不同判”的現象。網際網路法院的設立,探索適合涉網案件的訴訟規則和審判機制,並通過專門管轄的方式,確保裁判法官的業務水平,確保“同案同判”,促進網際網路經濟健康發展。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網際網路法院的設立對促進司法發展的意義。

  解析:對本問的解答,主要依靠資訊的有效提取,如“用網際網路方式審理”、“打破時空限制”、“探索適合涉網案件的訴訟規則和審判機制”、“確保‘同案同判’”等。

  參考答案:①網際網路法院將網際網路技術應用與司法審判工作深度融合,用網際網路方式審理網際網路案件,打破時空限制,有利於提高審判效率,節省訴訟成本,優化司法服務;②互

  聯網法院的設立,促進了涉網案件的訴訟規則和審判機制的完善,並在“同案同判”中更好地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③網際網路法院的設立,提升了涉網際網路案件審理的效率和質量,為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有效保障網際網路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材料二近年來,電信詐騙、網路詐騙、網路非法吸儲以及網路售假等案件多發高發且涉及面廣、社會影響惡劣。由於涉網案件具有虛擬化和跨地域特徵,如果沿用傳統審判模式,會給訴訟雙方和相關機構人員造成很大不便,並容易導致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設立網際網路法院,不僅可以集中破解涉網訴訟瓶頸,還能運用司法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專業研判,對不斷變化的網路行為進行權威認定,起到懲治、規範和引導作用,充分實現“網上糾紛網上解決”的司法新需求。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識,分析設立網際網路法院的合理性。

  解析:該設問的知識範圍為“矛盾分析法”,根據材料中涉網案件多發高發得出要勇於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根據涉網案件的特徵設立網際網路法院體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近年來,涉網案件多發高發且涉及面廣、社會影響惡劣,面對這一情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設立網際網路法院,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根據涉網案件具有虛擬化和跨地域特徵,改變傳統審判模式,設立網際網路法院,做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設問3:結合材料,運用真理的知識,分析設立網際網路法院的科學性。

  解析:該設問的知識範圍是“真理”,根據材料中立足涉網案件特徵,改變傳統審判模式、探索新審判方式,體現真理是具體的,也體現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參考答案:①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於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涉網案件具有虛擬化和跨地域特徵,如果不顧過程的推移,沿用傳統審判模式,會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是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對真理進行豐富、發展和完善,滿足了“網上糾紛網上解決”的司法新需求。②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設立網際網路法院,正是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對審判模式進行創新發展。

  設問4:結合材料,運用“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的知識,分析設立網際網路法院的原因。

  解析:該設問知識範圍為“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其包括三個方面,根據材料“新情況、新問題”等關鍵詞,該問的解答主要涉及“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和“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兩個方面著手。

  參考答案:***1***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產生的新要求,推動著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基於近年來涉網案件多發高發的現象及其具有的虛擬化和跨地域特徵,人們改變傳統審判模式,探索網際網路法院這一新模式,以回答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促進網路空間治理。***2***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人們對審判模式認識的不斷深化,形成“網上糾紛網上了”的新模式。

  素材2:“百度檢察地圖”上線

  2017年3月1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與百度地圖共建的“百度檢察地圖”正式上線。這項最高檢2017年司法便民的重磅舉措。此次上線的“百度檢察地圖”覆蓋全國四級檢察機關3000多個檢察院,通過百度地圖政府管理平臺提供、更新維護地圖檢察資料。使用者開啟百度地圖後,通過點選“百度檢察地圖”中的“檢察官徽章***檢徽***”標誌,可以清楚、準確瞭解全國四級檢察機關3000多個檢察院的詳細資料,包括標準名稱、精準定位、職能介紹、聯絡電話、舉報電話等。百度檢察地圖用全面、權威、詳實、精準的檢察資料服務百姓生活,讓人民群眾可以快速準確地從百度地圖上獲得所需檢察資訊,其上線是最高檢推進“網際網路+檢察”工作、加速實施“智慧檢務”工程的具體舉措。這個“讓資料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腿”的創新,使檢務公開有了新平臺,方便了人民群眾,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獲得感”。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說明百度檢察地圖上線的作用。

  解析:本設問知識範圍是“文化創新”,從作用的角度思考並結合材料的解讀和資訊的提取,主要從其對檢察工作的促進作用即對社會實踐的作用和對人民群眾主體的作用進行作答。

  參考答案: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百度檢察地圖這一創新成果源於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了“智慧檢務”的加速實施,使檢務公開有了新平臺,方便了人民群眾,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獲得感”。②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百度檢察地圖的上線,充分尊重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關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相關知識,分析百度檢察地圖得以創制推出的原因。

  解析:本設問的知識範圍是“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百度檢察地圖”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故本題主要從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的影響角度作答。

  參考答案:科學技術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代資訊科技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檢察資訊的儲存、選擇、傳遞的手段和方式發生改變,實現了百度檢察地圖的創制推出,使用者開啟百度地圖後通過點選相關標誌可快速準確獲得所需檢察資訊,其上線是最高檢推進“網際網路+檢察”工作、加速實施“智慧檢務”工程的具體舉措。這個“讓資料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腿”的創新,使檢務公開有了新平臺,方便了人民群眾,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獲得感”。

  設問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說明百度檢察地圖上線的作用。

  解析:本設問知識範圍是“文化創新”,從作用的角度思考並結合材料的解讀和資訊的提取,主要從其對檢察工作的促進作用即對社會實踐的作用和對人民群眾主體的作用進行作答。

  參考答案: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百度檢察地圖這一創新成果源於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了“智慧檢務”的加速實施,使檢務公開有了新平臺,方便了人民群眾,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獲得感”。②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百度檢察地圖的上線,充分尊重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關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

  設問2:結合材料,運用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相關知識,分析百度檢察地圖得以創制推出的原因。

  解析:本設問的知識範圍是“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百度檢察地圖”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故本題主要從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的影響角度作答。

  參考答案:科學技術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代資訊科技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依託網際網路技術,檢察資訊的儲存、選擇、傳遞的手段和方式發生改變,實現了百度檢察地圖的創制推出,使用者開啟百度地圖後通過點選相關標誌可快速準確獲得所需檢察資訊。

  高考政治科技創新專題

  一、知識背景

  1.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習近平向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科院院士發獎。

  2.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推動形成體現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

  二、常用答題語言

  ***一***經濟生活角度

  1.科技創新的經濟學依據:***1***必要性: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②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

  ***2***科技創新的經濟學意義:①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②有利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③有利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④有利於增加科研人員的收入,調動科研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推動科研與生產的結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充分發揮科研人員的作用。⑤有利於完善分配製度,體現國家對知識、勞動、人才、創造的尊重,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⑥企業角度:有利於開發信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擴大產品銷量,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企業利潤。

  2.如何進行科技創新:***1***國家綜合運用三大手段進行科學的巨集觀調控。發揮財政在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利用稅收優惠。加大補貼和獎勵。***2***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利用三大機制。***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企業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4***勞動者要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素質。***5***建立長期穩定的支援機制,鼓勵科研人員研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機制,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效率。***6***補充:

  ***二***政治生活角度

  1.科技創新的政治學依據:***1***國體***2***政府的經濟建設職能和文化建設職能***3***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2.各個主體如何進行科技創新:***1***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依法行政、行政執法監管水平。***2***人大:立法權、監督權***3***政協三大職能。***4***黨:領導核心、領導立法、科學、民主、依法執政、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三***文化生活角度

  1.經濟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於經濟。2.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3.文化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增強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 、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4.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現代資訊科技的運用,推動文化傳播、繼承和發展。5.科技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6.大眾傳媒……7.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充分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

  三、典型例題

  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我國近年來一以貫之的核心政策之一。

  為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2016年2月17日,國務院常委會議制定了支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五項政策措施:一是單位和個人自主決定轉移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原則上不需審批或備案;二是成果轉移收入全部留歸單位,主要用於獎勵科技人員和開展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三是通過轉讓或許可取得的淨收入及作價投資獲得的股份或出資比例,應提取不低於50%用於獎勵,對研發和成果轉化做主要貢獻人員的獎勵份額不低於獎勵總額的50%;四是科技人員可以按照規定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到企業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或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離崗創業,開展成果轉化;五是將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納入研發機構和高校績效考評,加快向全國推廣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試點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完善支援單位和個人科技成果轉化的財稅措施。

  結合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國務院推出此項政策的目的及其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意義。***12分***

  答案:目的: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融合,促進經濟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3分***

  意義:①有利於推進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②有利於完善收入分配體制,調動啊單位和個人自覺尋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③有利於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決定性作用,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

  ***1***政府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支援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4分******2***企業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4分******3***勞動者要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素質。***4分***

  2.【2011·課標全國,38***2***,14分】閱讀材料,回答下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我國某汽車企業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已經完全掌握了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核心部件的生產和製造技術,建立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兩大發動機品牌,截至2009年9月,該企業累計申請專利 4 003件,獲得授權專利2 412件,在國內汽車行業中遙遙領先。該企業先後通過ISO9001、ISO/TSI6949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9年該企業整車銷售達50萬輛,連續9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冠軍,連續7年成為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10多年來,該企業已經讓100多萬消費者實現了轎車夢。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自主創新對該企業發展的作用。假設你是企業經營者,你該採取哪些措施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14分***

  【答案】 ①有利於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擴大產品銷路;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②加大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鼓勵員工參與企業創新活動;通過獎金、股權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與大學、科研機構進行科技合作;積極申請專利,保護智慧財產權。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材料一 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技術創新不僅能夠用同樣的資源生產質優、價廉、適銷的商品,而且能夠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國家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材料二 建設科技強國離不開黨的領導、法律保障和社會各界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參與。習近平***指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引導、領導、組織、規劃、佈局和調動協調作用,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優化科技創新佈局,營造科技創新氛圍,高奏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號角。

  ***1***運用相關經濟生活知識,說明重視科技創新的理論依據,***4分***並結合材料一,說明技術創新是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10分***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過程中如何發揮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調動協調作用。***12分***

  答案 ***1***理論依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 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2分***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 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 全域性的核心位置。***2分***

  如何:①技術創新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出質優、 價廉,符合社會需要的適銷對路的商品;***3分***②技術創新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建立自主品牌,增強產品競爭力,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3分***③技術創新能夠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 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2分***④技術創新 可以打造國家核心競爭力,弓丨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 態,實現科學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2分***

  ***2***①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把科技創新擺在國 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肩負起領導和組織創新發 展的責任,善於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3分***②發揮 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引領科技創新;***3分***③依法執政,支援人大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支援科技創新; ***3分***④發揮政黨制度的優勢,調動民主黨派投人 到科技創新的實踐中。***3分***

  4.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召開。

  材料一: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決心創新增長方式,支援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多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創新、推動創新成果交流共享。

  材料二:

  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最憶是杭州”驚豔了世界,但驚豔世界的背後展現的是科技的進步。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聲中,一把大大的LED投影幕扇子在湖面上緩緩開啟,演繹出我們熟悉的江南韻味;當小天鵝們起舞時,全息影像技術變換出無數只小天鵝,觀眾能看到芭蕾舞演員就像真正的天鵝一樣在湖面上舞動;在美妙的交響樂和穿透湖面的歌聲中,至少看到了100種燈光的變化效果,天鵝湖、水舞、燦爛的煙花,交織出一幅詩畫杭州的水墨風景,在這背後,都是高防護防雨燈的功勞;為完美呈現出“最憶是杭州”文藝演出活動的畫面,電信部門採用各種最先進技術,全力保障央視的電視直播,讓世界看到杭州的美麗。

  1***1***結合材料一,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談談你對創新增長方式的理解。***12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科技進步對文化發展的作用。***10分***

  ***3***結合材料和所學文化生活知識,請你為如何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提兩條建議。***4分***

  答案:***1***①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創新增長方式既要支援科技創新,又要重視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創新。***4分***②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創新增長方式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4分***③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創新增長方式應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點***4分***

  ***2***①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3分***②LED投影技術、全息影像技術和高防護級別防雨燈等在晚會演出中的應用,體現了科技的發展為文化發展提供了物質技術手段。***3分***③電信部門採用各種最先進技術,全力保障央視的電視直播,讓世界領略到杭州的美、中國文化的美,體現了科技的發展帶來更快速、方便的文化傳播手段和方式,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擴大文化的影響。***4分******3***①創新中華文化對外傳播模式。②尊重文化多樣性。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