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日是怎樣產生的

  國際青年日是全世界革命青年反帝國主義、反軍國主義、反世界大戰的紀念日。1999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贊同主管青年事務部長世界會議關於宣佈8月12日為國際青年日的建議,決定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日”。

  

  國際青年日的產生,正當是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打得昏天地黑,各國社會民主黨都一齊在保護資產階級祖國的名義之下,而完全出賣工人階級的利益的時候舉行的。它的偉大的意義,即在號召全世界的革命青年堅決的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第一次慘無人道的帝國主義強盜瓜分世界的戰爭,反對社會民主黨的變節,反對一切社會主義的叛徒。

  主題一覽:

  2006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共同對付貧窮”。

  解讀:據估計,當今世界有五分之一的年輕人***佔所有11億5800萬15-24歲青年的18%***,每天的生活費不足一美元,另外45%年輕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兩美元。

  2007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見其影,聞其聲:青年參與,促進發展”。

  解讀:2007年國際青年日提供契機,讓全世界認識到青年是社會的生力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行為者,鼓勵各會員國促使青年和青年組織參與青年發展各方面的活動。

  2008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是: “青年與氣候變化:行動起來”。

  解讀:對2008年國際青年日主題的選擇,是由於我們已經認識到,氣候變化正在毀壞我們的社會,加劇飢餓和貧困。

  2009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主題:“可持續性:我們的挑戰,我們的未來”。

  解讀:當今青年關注的不僅僅是環境的可再生髮展,更要關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力,提升對社會責任感的全球視野。

  2010年國際青年日主題:“對話和相互理解”。


  解讀:“對話與互相理解”也重點呼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溝通理解,青年與父母之間的溝通理解,青年與青年之間的溝通理解,青年與社會用人單位之間的互相理解。

  國際青年日為爭取多方面支助和重要行為人的參與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其紀念活動的真正意義在於採取實際行動,進一步增強青年參與決策程序的能力。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工商界以及青年將攜手合作,回顧過去取得的成績,使世界青年行動綱領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