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員工的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管理系統作為智慧協同辦公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企業員工制定個人工作計劃和部門領導制定部門工作計劃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那麼試用期的員工要如何擬定自己的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試用期已接近尾聲。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段實習期中可以說是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和同事們工作相處中,自己從學生慢慢轉變為一個社會人,自身實踐經驗、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憂的是自己還有許多方面有待於提高。

  通過這三個月學習與工作,從中熟悉了公司以及有關工作的基本情況,瞭解外聯部的重要工作內容與職責,對新公司的註冊流程有了一個具體的瞭解,同時也對公司年檢做了初步的接觸。三個月內,在領導的協助下,完成了幾家公司的註冊及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的年檢工作。在工作中我也出現了一些小的差錯和問題,例如工作中沒有充分領會領導的意圖,獨斷專行,忽視公司的工作流程等等,這些都是由於工作態度和細節決定的。

  三個月裡,喜悅伴著汗水,成功伴著艱辛,遺憾激勵奮鬥。今後工作時間我一定要在部門領導的帶領下倍加努力,不斷學習、虛心學習,嚴格要求自己,較全面地提高自己,為公司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二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的工作試用期已接近尾聲。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段時間裡大家給予了我足夠的寬容、支援、鼓勵和幫助,讓我充分感受到了領導們堅定的信念,和同事們積極樂觀的精神。在對大家肅然起敬的同時,也為我有機會成為公司正式員工而感到光榮和興奮。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記得初到公司時,我對公司的瞭解僅僅侷限於公司網站的簡單介紹,除此之外,便一無所知了。所以,試用期中如何去認識、瞭解並熟悉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便成了我的當務之急。

  到公司的一天,我有幸參加了公司召開的工作會議,受益匪淺,感覺這是一份關榮而附有挑戰的工作。學習是取得一切進步的前提和基礎。在這段時間裡我認真學習了公司各相關資料,並從網路上攝取了大量的有用素材,日常工作的積累使我對公司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也意識到了公司的壯大對中國的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兢兢業業做好本職業工作,不遲到不早退,並積極自覺利用節假日參與公司的加班工作。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認真學習崗位職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我所在的技術部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挑戰的部門,我要認真學習崗位職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克服不足,朝著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1、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業務知識,通過多看、多學、多練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各項業務技能。

  2、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工作過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緒,積極、熱情、細緻地的對待每一項工作

  篇三

  1、在前任主管的協助及指導下,從3月17日至3月24日完成了《xxx之友》3期第2批及1&2期第4批共計96240本的計劃、資源組織、分揀、包裝、發貨等工作,據此基本瞭解了物流業務流程及介面關係;

  2、從3月24日至4月2日主導完成了學語文4期第1批共計約45萬冊的包轉發貨任務,並完成了庫房資產的交接清點***含裝置、輔料、工具等***,以及學語文2012年1&2、3期的盤點;

  3、從4月3日至6月5期組織完成了學語文4期第2批、5期、6期、7&8期共計約171.4萬冊的接收、入庫、分揀、包裝、發貨、配送等,每期庫存誤差比例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目標值1‰***;

  4、在歷史業務流程基礎上,同時在不影響交付質量的前提下,對到貨、分揀、包裝、發貨等部分操作進行了改良性的調整,提高了庫存場地的利用率、庫存貨物的週轉率及分揀包裝的工作效率,並降低了錯誤返工率;

  5、在資訊流方面對前期零散的訂單資訊進行了模板化整合,減少了資訊傳遞的錯誤及散失對業務的不良影響,降低了儲運與市場環節之間反覆確認的工作量;同時對單據核對方式進行優化,將原先3天完成的工作量縮短為2天。

  後續工作策略

  1、流程方面:建立並逐步優化儲運環節的計劃、訂單處理、貨物接收、在庫管理、分揀包裝、運輸配送、客戶服務管理等業務流程,實現相關業務操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做到有據可依;

  2、人員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建立臨時點數人員、臨時包轉人員的資源池及相關人員的情況說明,並定期維護更新;對內合理實行崗位輪換制度,減少人員變化對業務的影響;

  3、物料方面:通過更加合理地安排發貨計劃,平衡到貨、包裝、發貨等之間的步調,減少資源、時間等方面的衝突,提高包轉合理性、庫存週轉率及整體工作效率;

  4、 裝置方面:建立裝置定期保養及維護制度並嚴格落實,提高打包機、叉車等裝置工具的可用率,避免影響正常業務開展;

  5、成本方面:通過歷史資料分析對比,合理地對包裝方式、運輸方式等進行調整,減少打包帶、包裝紙、編織袋等包材及耗材的使用,降低包轉成本;同時通過訂單的整合及合理的計劃,提高臨時人員及裝置的利用率,減少發貨時間,從而降低人工成本。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