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的意思是什麼

  淨土的意思:

  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也就是清淨功德所在的莊嚴的處所。是諸佛菩薩為度化一切眾生,在因地發廣大本願力所成就者。因為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因此也就有十方無量的淨土。例如彌勒淨土、彌陀淨土、藥師淨土、華藏淨土、維摩淨土。而釋迦牟尼佛的示現成道,偉大的本願就是在於淨化人間,期將娑婆穢土轉化為清淨國土,這也是屬於淨土思想的範疇。

  英文解釋

  [佛教] Sukhavati;Pure Land;Paradise of the West ;

  [Pure Land] 佛教指沒有塵世庸俗氣的清淨世界

  詳細解釋

  佛教語。佛所居住的無塵世汙染的清淨世界。一名佛土。多指西方 阿彌陀佛 淨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淨土詠》:“浄土一何妙,來者皆菁英。” 唐 白居易 《畫西方幀記》:“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浄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 明 高濂 《玉簪記·譚經》:“禪機玄妙,法流浄土,一似蓮開朵朵。”

  簡述

  彌陀淨土信仰最早興起於西北印度,東漢時傳入中國。至晉宋時期受到了中國僧俗的高度重視和青睞。據《廣弘明集》卷十五載,東晉初期,般若六家之一即色宗的支道林,嘗命工匠造阿彌陀佛像,並撰贊文:“此晉邦五末之世,有奉佛正戒,諷誦阿彌陀佛經,誓生彼國,不替誠心者,命終靈逝,化往之。彼見佛神悟,即得道矣。”東晉末年,慧遠承繼前代彌陀淨土遺響,於廬山匯合名流諸賢,同修淨業:“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並棄世遺榮,依遠遊止。遠乃於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乃令劉遺民著其文曰:‘惟歲在攝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師釋慧遠,貞感幽奧,宿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息心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般若臺精舍阿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薦而誓焉。”慧遠是東晉時南方佛教叢林的領袖人物,他一改其師道安彌勒淨土的信仰。倡導彌陀極樂信仰,把淨土信仰由菩薩***彌勒為菩薩***推向了佛***彌陀為佛***,更上了一層。慧遠組織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的活動,在南方的朝野,山林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一些著名文士、學人的參加,更加推動了彌陀淨土信仰在社會上的傳播。故後世將慧遠尊奉為中國淨土宗初祖。

  雙語例句

  知道我真正的家是淨土。

  Knowing my real home is Pure Land.

  鄂州是全國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Ezhou is famous for the title of “city of hundreds of lakes” and “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It is the birthplace of Pure Land of Buddhism.

  但當他來到這裡成為掌管紀律的住持後,他認為這所學校對於在那裡200的孩子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稱之為淨土了。

  But when he visited the place and became a disciple of the abbot in charge, he thought the school is already a Pure Land of sorts –for the 200+ kids there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