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創業艱苦事蹟

  成功的比例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窮人創業的事蹟,感受他們不懼艱苦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愛發明創造的養兔“土專家”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滕州市南沙河鎮的青草源養兔場,雖是三伏時節,但兔場內安靜整潔、綠樹成蔭、涼風習習。該兔場始建於1990年,後於2007年進行了標準化改建,目前兔場佔地0.7公頃,兔舍建築面積2180平方米,總投資100多萬元。場區佈局合理,生活區和生產區分開,生產區建有6個標準化養殖舍,年可出欄商品兔76000只。養殖場繁殖均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全部做到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產仔。?

  但吸引記者前來的緣由並不只是這些,而最主要是兔場的當家人——王學記。王學記是一名退伍軍人,1990年因傷退伍回到家鄉,本可安排到當地大企業上班,但他看到家中的貧困,毅然回到村裡養起了兔子。憑藉著軍人特有的堅強意志和幹勁,他力排眾難、白手起家,從最初借來的1400元買來7只長毛兔種兔開始,幹到如今成為當地有名的養兔專家和致富帶頭人,這一干就是25年。目前,王學記擔任滕州市兔業協會會長、棗莊市兔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畜牧協會兔業分會常務理事等職務。記者採訪當天,王學記正在舉辦一期近200人的“滕州市兔業交流與技術培訓班”。他說,目前兔業市場低迷,但越是在困難時期,越要給廣大養殖戶培訓新技術、交流新經驗,給他們“打打氣”。?

  王學紀是一個特別愛鑽研的人,用他的話說就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一直堅持“以兔為本、生態養殖、健康養殖”的養兔理念,搞出了許多小發明、小創造和新技術,不但使所養殖的兔子免疫力、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近年來,他在自己的養兔場相繼發明了地窩繁殖、清糞自動化、舍內廢氣排放、兔舍窗戶聯動開啟、室外噴霧降溫和兔籠改造等創新設計。?

  1.地窩繁殖。兔子具有穴居的生活習性,野兔一般居住於穴中,馴化後的家兔依舊保持這一習性。如果你把兔養在土地上,它自己就會打洞做窩;同時,兔子膽小怕驚,特別是在繁殖期間,外界的干擾***比如驚嚇***很容易影響母兔的繁殖效能和仔兔的成活率。王學記發明出的地窩繁殖,主要是利用母兔習慣穴居的天然習性,結合現代化畜禽舍建築工藝,將產仔舍建於地下,並與母兔籠通過通道相連,使母兔產仔時進入地下的產仔舍進行生產,減少了外界干擾,使之更接近野生狀態下的母兔生產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了母兔的繁殖效能。不僅減少了人工,還大大提高了繁殖生產率和成活率。地窩冬暖夏涼,為仔兔創造了更適合的生長環境,降低了取暖、降溫成本,大大節約了能源支出。?

  2.清糞自動化設計。養兔場採用自動清糞系統,並在區域性進行了創新:一是將自動清糞走道設計成U型,兔尿沿U型底部流出,使兔糞兔尿得以分離。二是自動清糞機加裝了豎杆,豎杆兩側再加裝聯動裝置,不僅能清理糞溝的糞便,也同時清理了殘留在上層兔舍外的糞便。?

  3.舍內廢氣排放設施。位於舍頂的負壓通風裝置通過管道直接與兔舍底部相連,使兔舍底部的廢氣也得以充分排出舍外。?

  4.兔舍窗戶聯動開啟。新建的幾棟兔舍的窗戶設計新穎,通過在牆上設定滑輪與鉸鏈,使每棟兔舍的所有窗戶都能實現一次性控制,只需一人一搖一轉,即可同時開啟、同時關閉,大大節省了人工,也使窗戶通風效果達到最佳。同時,窗戶設計距地面50釐米,也充分考慮到了兔舍底部的通風需要。?

  5.兔籠改造。兔籠設計新穎,兔籠門採用向下開的方式,並且三個兔籠一個籠門;兔籠門向下開避免了抓母兔時碰傷母兔乳房。這一細小改造,大大減少了因外傷而導致母兔乳房炎的發生。?

  王學記對養兔幾乎達到了“痴迷”的境界,他沒事就在兔場內鑽研、改造。這不,針對他的“地窩繁殖”模式,他又發明出一種自動喂料裝置,目前已除錯完畢,很快就可投入使用。為了在養兔方面進一步創新,他常常走南闖北,到全國各地同行那裡學習交流。為了把養兔這一心愛事業傳承下去,他還讓自己的大女兒考入山東農業大學學習畜牧專業。目前女兒已考上研究生,他又讓女兒專攻養兔專業,並聯繫上了國內一位著名兔業專家,他力爭讓女兒攻讀他的博士。現在,王學記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正積極尋求一位合夥人或投資者,他想把自己經營多年的兔場交出去,自己專心整理、研發養兔新技術,同時把這些新技術推廣到協會的所有會員當中去,帶領大家一起走健康養兔、科技養兔的致富新路子。?

  滕州市畜牧獸醫局畜禽良種推廣站站長王兆勇參加了王學記這次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他說,近年來,滕州市對當地養兔、養羊等規模化養殖大力扶持,從新品種的引進、改良到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都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對王學記這麼有“執著精神”的養兔“土專家”,行業主管部門一定從政策和資金方面大力扶持,真正發揮其行業帶頭作用,把滕州的養兔業做大做強。***本刊記者?張明海***

  二:

  培育雜交構樹代替糧食喂牲畜節約糧食

  核心提示

  “我們知道,野生食草動物能吃樹葉,可如今飼養的牲畜卻吃糧食,如果牲畜也吃樹葉,就可以節省大量的糧食。”初次見面孫哲說,他的創業專案就是要讓構樹代替糧食,成為牲畜的主要飼料。一個月前,孫哲和他的創業團隊帶著“雜交構樹”專案落戶城陽招商.LAVIE公社。

  初創:

  環保種植袋贏得市場

  “我父親經商,主要從事對日貿易。”孫哲說,受父親的影響,大學選擇的是日語專業。畢業前,父親的生意遇到一些挫折,那時對日貿易不是很景氣。“當初學習日語,也是考慮以後子承父業,所以擇業時有些迷茫。”孫哲說,眼看要離開大學,父親給他指出三條出路,到企業上班,穩定;自己創業,有風險;出國深造,需要時間。最終,他選擇了自己創業。

  第一個創業專案是高分子材料,與所學的專業毫不相干。孫哲說,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案也是有些偶然。老家德州有一家大型高分子材料生產廠家,而負責人正好是父親的發小,一次聊天中對方提起,何不在青島開一家貿易公司,經營高分子材料?於是,他和幾個大學同學一起開始了首次創業。

  最初生產的產品主要有高速公路、鐵路、垃圾填埋等用的防滲膜。“你們能不能把材料做成種植袋,說白了就是一種盆栽植物用的花盆。”期間,一家荷蘭的客戶提醒說。當時,國內的植物多種植在大田裡,是一種粗放式管理,如澆水、施肥都會造成極大浪費,而且還耗費人工。而在國外,由於人工成本較高,容器種植已流行四五十年,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向容器內定向澆水、施肥,最主要是節省人力。

  “製作種植袋並不難,難的是要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孫哲舉例說,從種子到一棵小樹,需要經歷多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要根據植株的大小更換不同規格的容器。而國外講究環保,用完的容器不能造成二次汙染,這就要求使用期內容器必須自行降解掉。自行降解還有一個好處,不需要更換容器,這樣也可以保證植物不傷根。目前,公司生產的種植袋已遠銷眾多歐美國家。

  轉折:

  選擇構樹作為創業載體

  2013年,孫哲的公司承接了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防滲工程。“以往經營的都是對外貿易,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國內團隊。”孫哲說,可工程結束後,國內團隊一下子變得無事可做。這時他又開始思索,既然種植袋在國外很流行,為何不將這一業務引入國內?想起來簡單,可實際推廣卻困難重重。使用種植袋需要前期投入,受觀念的影響,在國內的實用率很低。經過調研發現,國內使用者只有一小部分使用黑色塑料袋,好處是價格便宜,但塑料袋不可降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我個人覺得,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環保種植袋的市場會越來越大。”孫哲說,但做生意不能坐等市場。隨著種植袋業務的不斷擴大,與苗木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一個想法在他的腦中閃現:有沒有一種更好的盆栽植物作為載體,在推廣的同時,又順帶將種植袋推廣出去,這樣也可以實現新老業務的有效銜接。

  這期間他接觸到中科院的“雜交構樹”專案,而且今年2月份,國務院將此專案列為十大精準扶貧專案之一,檔案一出,孫哲感覺機會來了。一個月前,他和團隊帶著專案正式落戶城陽招商.LAVIE公社孵化器,在這裡,團隊擁有150平米免費的辦公空間,而且有了更多與投資商和客戶接觸的機會。

  創新:

  以樹代糧可節約糧食

  “這就是雜交構樹樹苗。”在辦公室裡,孫哲拿出一盆用種植袋種植的小樹苗。他告訴記者,構樹野生樹種在全世界都有廣泛分佈,生命力非常強,葉子中蛋白質含量高。從古到今,構樹的葉子常用來餵養牲畜,摘下葉片,就會滲出奶白色的液體,所以在我國南方俗稱“奶樹”。問題是,野生的構樹葉片上通體有毛,這就極大影響了牲畜吃起來的口感,因此現實生活中,養殖戶還是習慣用糧食作為主要飼料。

  構樹有花有果,用種子種植,該專案用中國的構樹和日本的光葉楮雜交,雜交後的植物要麼無花無果,要麼有花無實,但葉片更加光滑,蛋白質含量也提高一倍,是玉米中蛋白質含量的三倍。目前的栽培技術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細胞組織培養,但成本較高;一種是通過技術讓枝條生根,這也是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

  說起發展前景孫哲說,構樹抗病性強,生長過程不需要噴灑農藥,牲畜吃了後沒有農殘。此外,目前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糧食進口,進口的糧食中絕大部分用來餵養牲畜,以樹代糧可節約大量糧食。而且,構樹適合在鹽鹼地、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而這些地方都不適合種植糧食。隨著雜交構樹的大面積推廣,未來有望代替糧食成為牲畜的主要飼料。

  展望:

  打造“一條龍”服務模式

  “專案還處在種子期,主要是從事苗木的培育。”孫哲說,目前團隊已在萊西、泰安、東營、濰坊等4地建立苗木培育基地,總種植面積達千餘畝。根據規劃,到明年將生產構樹苗木一千萬株。

  說起未來孫哲說,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條龍”服務模式。現在,雜交構樹還沒有被客戶所熟悉,強行推廣難度較大。鑑於此,下一步除了培育、銷售樹苗外,還將推出後續服務,如派出技術人員,幫助種植戶進行田間管理。

  另外,以往的構樹餵養,多數只使用樹葉,而雜交構樹是全株收割,就像割韭菜一樣,將枝葉一起粉碎後,再經過發酵處理,最終做成牲畜飼料。這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今後團隊還將提供收割、發酵等全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