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如何看股票的成交量

  成交量是市場投資者比較關注的一個研判指標,我們可以利用絕大多數看盤和分析軟體都具備的功能,調整一下引數,對成交量的分析做個簡單的說明,對於實戰分析操作有相當的助益。那麼什麼是成交量,如何看懂成交量背後的真實意義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成交量,其有何影響!

  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投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其中總手為到目前為止此股票成交的總數量,現手為剛剛成交的那一筆股票數量。單位為股或手。

  成交量可以在分時圖中繪製,也可以在日線圖、周線圖甚至月線圖中繪製。一般行情分析軟體中,上面的大圖是主圖,下面的兩個小圖,其中一個就是成交量或成交額。國內A股市場是資金推動的市場,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關於成交量的股諺有:量在價先,即天量見天價,地量見地價;底部放量,閉眼買進。據此操作,成功率較高,機會也不少。

  由於市場制度的不完善,主力為了達到資金出局的目的,常常採用大單對敲的形式活躍市場,引誘別的資金跟風,因此,成交量指標出現騙量是常有的事,切不可機械地運用成交量理論指導操作。

  因為成交量主要用於印證市場走勢在上升趨勢中,成交量應在價格上升時增加,而在價格回撥時減少。一旦價格超過前一個波峰,而成交量減少,並且還顯示出在回撥中增加的傾向,此時上升趨勢往往會進一步下跌。在下降趨勢中,成交量的表現正好相反。

  成交量水平代表了價格運動背後多空雙方競爭的激烈程度,它能幫助圖表分析師很好的估量多空雙方的實力。因此帶有巨大成交量的交易時段往往代表著重要的意義,如反轉日就經常伴隨著巨大成交量.

  買盤+賣盤≠成交量

  1、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目前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係。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成交?這裡有一個辦法:在目前股票電腦分析系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成交量的影響

  參與買賣股票的人,其對股價偏高或偏低的評價越不一致時,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評價越一致時,則成交量趨小。前者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歧較大,短兵相接,股價乃具有較大幅度的漲跌;後者為多空雙方看法略同,操作較不積極,股價漲跌幅度將很有限。

  股票軟體如何檢視成交量?

  在大多數的看盤軟體中,都有成交量的柱狀圖和均量線,均量線的引數都是可調整的,從中國股市15年的歷史實證來看,把均量線設為50——60天是相當有效的,每一輪行情都是在5日均量線上穿55日均量線後產生的,而5日均量線跌破55日均量線往往意味著行情的結束,從有效性的比例來看,可以作為研判行情起始的依據。  當然,均量線會有頻繁上穿和刺破的波動,僅靠一個指標來判斷是比較危險的,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另外一個常見的指標來進行雙重確認,這個指標就是能量潮***OBV***,增加一條對於OBV的算術平均線,引數同樣設為55,利用兩者的相互確認可以很明確地判斷每輪行情,同時,對於能量潮均線的相對位置也可以判斷出行情的級別大小,越是在低位,行情會越大。

  當均量線和能量潮互相確認後,即可對倉位進行安排,“金叉”之後,倉位保持在80%以上,“死叉”之後,倉位控制在20%以下乃至空倉觀望。

  運用之妙,存乎於心。沒有哪種規則是完善的,重要的是儘量完善地去執行規則,當然,前提是這個規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保持這個有效性就能在這個混亂的市場中找到一條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