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對利率的影響

  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巨集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是資本的價格,而資本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利率的變化;凱恩斯則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貨幣的代價"。馬克思認為,利率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是借貸資本家參與剩餘價值分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現在,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巨集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

  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槓桿實施巨集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槓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合理利率的計算方法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一定數量的借貸資本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利息的多少。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係。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巨集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所以,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凱恩斯和新古典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利率投資消費的影響

  在凱恩斯模型下:***在短期,價格粘性***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將刺激總需求,使得IS曲線右移,從而使得總收入增加,隨著總收入的增加,貨幣交易性需求上升,因而貨幣總需求也增加,在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利率將會上升,投資也會下降,從而產生擠出效應.

  總結: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1. →收入增加→消費增加

  2. →利率增加→投資下降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將使得貨幣市場上由於貨幣供給的增加,在價格水平不變的假設下,其真實貨幣供給量上升,為使得供給市場重新達到均衡,貨幣需求也必將產生調整.因此利率首先下降,以刺激貨幣投機性需求上升.隨著利率的下降,這使得商品市場上的總需求中的投資需求部分上升.因而收入也必將增加.

  總結: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1. →利率下降→投資增加

  2. →收入增加→消費增加

  在古典模型下:***長期,價格有彈性***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產生完全的擠出效應,對一國總收入無影響.即增加多少ZF購買,將會減少多少的私人投資,利率也會增加,其上升的原因,私人投資必須要減少.消費也不受其影響.

  總結:擴張性財政政策

  1. →收入不變→消費不變

  2. →利率上升→投資下降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得價格水平同比例同方向的上升.在長期貨幣中性,對產出沒有影響.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只會對價格水平\工資\利率產生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化之外,對經濟沒什麼影響.

  總結: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1. →收入不變→消費不變

  2. →利率上升***名義的***→投資不變***由於物價水平同比例的上升***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對利率期限結構的影響

  在計劃經濟和改革初期,中國的資本市場不發達,且金融管制尚未放開之前,央行可以通過許多直接信用分配的手段,達到調節資金流動性的目的;加上金融投資工具及投資渠道十分有限,民間剩餘資金大多流向金融體系,因此,央行強調以控制基礎貨幣、銀行信貸規模與貨幣供應量等變數作為政策的主要調節目標,其成效堪稱卓著。

  但是在中國加入WTO後,隨著金融自由化的不斷深化,資本市場日趨多元化.民間資金的自主性逐漸加強,市場上資金的流動對投資相對價格及報酬的變化也越來越敏感;由於市場的界線日漸模糊,而且金融市場與支付系統的效能提高,使得貨幣與非貨幣資產間的替代關係更為緊密。這些將導致央行以數量管理的操作策略,其基礎逐漸受到侵蝕,特別是市場流動性的需求行為似乎變得更加不容易掌握,也造成貨幣控制極大的困擾。中國人民銀行不得不逐漸轉向以利率為主要的操作工具。

  具體來說,當經濟過熱、存在通貨膨脹壓力時,央行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在公開市場上買入國債。一方面,導致銀行準備金短缺,同業拆借市場供不應求,拆借利率上升。進而引起其他短期市場利率上升;另一方面.短期利率的上升將導致長期利率的上升,如果市場認為央行的緊縮性政策有助於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則市場會預期未來通貨膨脹率下降,長期利率上升幅度應該比短期利率來得小.即收益率曲線將變得較為平坦,利差也會縮小。

  反過來,當經濟蕭條、發生通貨膨脹時,央行將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公開市場上賣出國債,同業拆借利率下降,將導致其它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的同時上升,如果市場認為央行的擴張性政策有助於解決通貨膨脹緊縮問題,則市場會預期物價上漲,長期利率上升幅度應該比短期來得大,即利差將擴大。

  從上可知,在貨幣政策擁有可信度的前提下,操作利率與長短期利差應呈反向關係。但是,若市場認為央行貨幣政策不具備可信度時,操作利率和長短期利差的關係將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