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血不足怎麼辦

  夏至是陽氣散發最旺盛的時節,也是五臟六腑對氣血的需求最旺的時候,因此,也是我們時令養生中最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節氣。那麼夏季如何補氣血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夏季補氣血的方法

  吃紅色食物

  紅色食品主要包括胡蘿蔔、紅辣椒、西紅柿、西瓜、山楂、紅棗、草莓、紅薯、紅蘋果等。紅色食物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大量無機鹽、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可大大增強人的心臟和氣血功能。

  補充鐵劑

  氣血不足和人體內鐵質的含量是有關係的,缺鐵時血紅蛋白數量就會有所減少,從而出現血虛、貧血等情況,是需要服用鐵之緣片等補血劑,並配合補充豬肝、枸杞、櫻桃、龍眼等食物,以及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良好的睡眠

  我們常說睡覺是天下第一大補,補氣血亦要通過睡。為什麼經常熬夜的人面色發暗、發黃?這就是熬夜導致氣血不足,肝血得不到補充、換新所導致的不良面容。中醫認為,滋養氣血在於良好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包括子午覺***子時、午時***和亥時覺。

  氣血在人體中的作用

  氣與血是人體內的兩大類基本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氣對人體有推動調控作用、溫煦涼潤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對人體有濡養作用及化神作用。

  氣與血的關係

  氣與血是人體內的兩大類基本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景嶽全書·血證》又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唯斯而已。”氣與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對言之,則氣屬陽,血屬陰,具有互根互用的關係。氣有推動、激發、固攝等作用,血有營養、滋潤等作用。故《難經·二十二難》說:“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是血液生成和執行的動力,血是氣的化生基礎和載體,因而有“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說法。

  夏季補氣血的食療方法

  1、當歸黃芪烏雞湯

  原料:烏雞肉250克、當歸15克、黃芪20克。

  製作:烏雞肉洗淨,切塊,當歸、黃芪洗淨,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痠,面色蒼白等。

  2、人蔘大棗湯

  原料:人蔘10克,大棗5枚。

  製作:人蔘切片備用。大棗洗淨備用。人蔘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棗,煮約1小時即成。

  功效:本方有大補氣血功效。適用於氣血虧虛,虛弱勞損者。

  3、百合紅棗銀杏羹

  原料: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薑兩片,鹽少許。

  製作:將新鮮牛肉用滾水洗乾淨之後,切薄片;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淨;百合、紅棗和生薑分別用清水洗乾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兩片。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薑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加入牛肉,繼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

  功效:有補血養陰,滋潤養顏,潤肺益氣的功效。

  夏季補氣血的中藥

  1、八珍。

  八珍湯有人蔘、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共八味藥材,因此得名“八珍”。這幾味藥中,人蔘、白朮、茯苓、甘草補氣,當歸、川1芎、芍藥、地黃養血,其補血與補氣是同步進行的。

  2、當歸。

  所用藥材更簡單,只有當歸和黃芪兩味,補氣血的效果相當好。

  3、四味。

  這款湯的主料是羊肉。何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藥材,即當歸頭、白芍、熟地黃和黃芪。該湯補氣之功來行血、補氣補血的功效、既能養身,又能治病。

  4、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食材,還是一種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補腎益精、預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迴圈、補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