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育兒小知識
大班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之間的一個轉折期,也是孩子從遊戲階段向學習階段轉折的一個時期,如何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渡過這樣的一個轉型,首先就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年齡特點
1、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
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時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的能力上。兒童的自我評價從依從性評價向獨立性評價發展,他們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當成人的評價與兒童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申辯。同時,兒童的自我評價開始從個別性評價向多面性評價發展,例如;大班兒童在評價自己時會說:“我會唱歌跳舞,但畫畫不行。”
2、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
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著不哭。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例如當自己的表現或作品被忽視時會感到不安。而當讓他們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時會表現得很盡職。
3、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獨立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學前後期的兒童已能將勞動與遊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他們喜歡參與成人的勞動,在家裡會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兒園裡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餵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
4、合作意識逐漸增強
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夥伴介紹、解釋遊戲規則。比如,在小舞臺表演遊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並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規則意識逐步形成
大班兒童的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遊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大班後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遊戲,像體育遊戲、棋類遊戲等。對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為,兒童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自我中心
6、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5歲兒童的走路速度基本與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用比較複雜的運動技巧進行活動,並且還能伴隨音樂進行律動與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會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種造型等,還能正確地使用畫筆、鉛筆進行簡單的美工活動。
7、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學前後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兒童還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走?魚兒為什麼能在水裡遊?”“電視機裡的人怎麼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祕。兒童開始對自然現象的起源和機械運動的原理等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係
5、6歲的兒童開始能從內在的隱蔽的原因來理解各種現象的產生。例如,在解釋乒乓球從傾斜的積木上滾落時說:“乒乓球是圓的。積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會滾。”說明兒童已能從客體的形狀與客體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即“圓”與斜”的關係中尋找乒乓球滾落的原因。但由於周圍現象中的因果關係比較複雜,即使到了5、6歲,兒童對不同現象中因果關係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對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複雜的因果關係也還很難理解。
9、能根據周圍事物的屬性進行概括和分類
隨著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5、6歲兒童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如把人們飼養的身上有皮毛、四條腿的貓、兔、豬歸為家畜類。然而,由於受知識、語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約,這一階段的兒童對類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初級的、簡單的,還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確含義,缺乏進行高一級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兒童在概括歸類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錯誤,例如,有的兒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為動物,而把昆蟲排斥在動物之外。
10、能生動、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不但能系統地敘述生活中的見聞,而且能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談中,以自我為中心的表達逐步減少,能依據別人的言語調整談話內容。看圖講述能力也明顯提高,兒童在講述時根據圖片內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併力求與別人不同。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
11、閱讀興趣顯著提高
大班兒童不但對圖書的閱讀興趣濃厚,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當他們在書中或廣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認識的漢字時會非常興奮,還常常纏著成人教他們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記憶力也很強。他們還常常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寫上歪歪扭扭的漢字?到了大班下學期兒童會聚在—起邊看圖書邊連猜帶懵地念書中的文字;閱讀成了他們很大的樂趣。
12、創造慾望比較強烈
由於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雙手的靈巧,使兒童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滿足想象和刨造慾望的各種多變性的玩具。他們能長時間專注地探索物體的多種操作可能。還會幾個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標誌性建築物,如“幼兒園”、“奧運場館”等等。5、6歲兒童還對創編兒歌感興趣,他們會為自己的畫、自己的手工製品配上兒歌。在體育活動中他們也常常會別出心裁,想出獨特的玩法。
13、象徵性遊戲趨於成熟
5、6歲兒童玩角色遊戲時,對角色的興趣比對物的興趣濃厚,出現了一個主要角色和幾個有關的社會角色的關係。由於兒童的思維正在進一步向抽象化發展,因此在遊戲中較多出現用語言和動作來替代物體的行為。幼兒之間對替代物的一致認同程度提高,遊戲中發生爭執的情況減少。遊戲的主題除了來自於兒童的生活外,還來自於影視作品。在角色遊戲中能綜合自己所經歷過的各種生活內容,概括和創造性地再現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現與表達方式多樣化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動中會用多種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在音樂活動中會通過歌舞、樂器、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外出參觀後,兒童會用繪畫、建構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們還熱衷於戲劇表演。
:培養6歲的孩子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自信的孩子內心裡充滿著更多的快樂,也會更加獨立,同時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信,這可是每一個家長都比較苦惱的事情。有些孩子很早就陷入了自卑的狀態,不願與人交往;而有些孩子則活潑可愛,善於與人交往。長久下去兩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絕對是不一樣的。
下面就由小編將該如何培養6歲時的孩子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總結如下,以供大家參考。
一、 讓孩子自己選擇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當你讓孩子自己講述他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時,他會為自己獨立做決定而感到信心備增。這並非完全正確,因為這樣做容易使孩子得意忘形。許多父母現在不得不耐心聆聽孩子細數身邊發生的每一件瑣事。事實上,生活中沒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你不可能對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做出選擇,學會處理生活道路上出現的大小事情,即使是令你感到不快的事也沒有關係,這有助於培養孩子樂觀通達的生活態度。
二、 自我變現的機會越多,越容易培養自尊心,有專家告訴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表達出腦海中的真實想法,他們認為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並無不妥。但是,如果任由孩子隨心所欲地表達想法***不顧忌任何後果***,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權,而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如果你聽到孩子說了一些不友善或者沒禮貌的話,你應該堅決予以制止,即使他當時是出於憤怒和傷心也不行。千萬不能為孩子找藉口***“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感到很委屈”,或者“他實在太累、太餓了,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相反,你應該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予以糾正,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即使我犯了錯誤也會有人給我開拓袒護錯誤教育方式。
三、 孩子越能幹就越自信,孩子越早接觸各種不同的活動,他們獲得啟蒙的時間的就越早。而現在的家長們在孩子還未出生時,便讓他們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讓他們隔著嬰兒床的柵欄看教育節目錄像帶,孩子剛上幼兒園就帶著他們去上各種培訓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兒童整日裡忙忙碌碌,他們甚至沒有一點休息的時間。當孩子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對各種活動敷衍了事,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事實上,把孩子管得團團轉並不能有助於培養他的自尊心,反而讓他疏遠了和的關係。所以,父母最好趕快減輕孩子繁重的負擔,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使得身心放鬆,你也同樣能從中感受到快樂。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因而變得更融洽,而這種愛的紐帶正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基礎。
總結: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是需要得到家長的肯定與鼓勵的,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採用的是祖輩傳下來的的方式,其教育孩子的理念往往趕不上這個時代的發展,因此作為父母的要懂得采用一些新的更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被錯誤的理念引導。也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矯正孩子逃學的不良習慣
孩子害怕上學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歧視;有的是因為和同學關係緊張;有的則是害怕考試等等。因為有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包袱,他們經常尋找不上學的理由,比如撒謊說肚子疼;或者說自己生病了,故意請假外出。當這種情緒膨脹到極點的時候,他們乾脆不計較任何後果,只是一味地逃課。怎麼樣才能糾正孩子厭學、逃學的壞習慣呢?教育專家經過長期的探索,總結出這樣的做法:
一、 弄清楚孩子為何厭學:
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有些父母的原因,父母自己則要加以反省與改正。比如,孩子犯點小錯誤或是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便不問緣由地指責孩子或打罵孩子,還時常用一些帶有恐嚇意味的語句嚇唬孩子,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對上學產生了一種恐懼感。而一些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較重的孩子往往便因此而導致不願上學。
二、 讓孩子學會自立融入到集體中:
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其多與同齡夥伴接觸,從而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與小夥伴一起玩耍,而對到自己家裡來玩的小夥伴也表示歡迎。
三、 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解除心理壓力:
家長在對待那些對學校產生恐懼心理的孩子,應該儘快地想辦法讓其返回到學校中。即便是孩子哭鬧、撒嬌、耍賴、也絕不能妥協。與此同時,家長還應多與老師溝通,讓老師也能從側面給孩子以關愛,使他感到溫暖。在對待孩子的學習方面,不應施加太大的壓力。指出孩子不足的之處和小毛病時,要儘量用溫和的語氣,使之容易接受,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四、 給孩子一個陽光雨露充足的成長環境:
大多數家長都能夠意識到,最能教育孩子的地方就是家庭,而溫馨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幫助最大,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完整的家庭則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對於那些離異的家庭來說,不論孩子歸父親還是歸母親撫養,父母雙方都應該給予孩子關愛和照顧,用愛心來撫慰他們幼小的受傷的心。
總結:孩子之所以選擇逃學,並不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從逃學厭學回歸到之前的愛學,就需要從多方面幫助孩子,改變以前的錯誤,克服不良的習慣,同時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能幫助孩子真正的克服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