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如何學古詩

  古詩是中國文學傳承下來的精華,在古詩中我們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那麼幼兒們如何學習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小知識

  “三從”,是從小、從興趣、從簡單學起。

  從小學起。小時候背過的東西,才能烙入心靈。很多人都有體會,成年背的東西記不牢。小到什麼時候呢?沒有什麼標準。我女兒在她媽媽肚子裡面,我就教她念詩詞。每天胎教跟寶寶說話,說什麼呢?就說爸爸給寶寶唸詩吧。於是聲情並茂、搖頭晃腦的念起來,彷彿她在認真聽。女兒出生後,只要她情緒好,我就隨時隨地給她念詩,不管她懂不懂,當成父女對話。女兒還只能零星吐字的時候,突然完整念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我們幾乎以為聽錯了。她媽媽要她再背,她不理睬。我說不要管,她隨時還會念出來。果然第二天,她又在奔跑中完整念出來了。永遠忘不了那個陽光午後。為什麼話還不會說,就能背詩呢?因為詩歌是韻文,韻文容易記,容易念。小孩子最先記住的是兒歌,是順口溜。

  從興趣開始,不能當任務。最怕有人逼迫自己或孩子每年學多少、每月學多少。沒有指標負擔,不跟別人比較。詩詞是美好的東西,不是炫耀的東西。能背幾百首非常優秀。一個成年人能夠記得十首二十首也不錯,三五十首就很好了。而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課本上的詩詞就不止這個數。

  從簡單的、優美的詩詞入手。比如“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都堪稱最美的兒歌。那些艱澀的、苦大仇深的詩詞不但難以懂,還容易挫傷初學者的興趣。《山中寡婦》、《石壕吏》不是不好,但建議養成了讀詩習慣之後再讀也不遲。

  “四得”是得結合情景,得經常複習,得學會使用,得結合當代生活。

  正如情景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唸詩也得有場合。比如旅遊就是個很好的場合。去廬山找廬山的詩詞,去泰山找泰山的詩詞,去成都找成都的詩詞,去黃鶴樓找黃鶴樓的詩詞。在廬山念“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定記得牢。一次旅遊,從準備,到回家,能背好幾首詩詞。

  溫故而知新,得反覆複習,不要指望一遍記住。結合家教之中,幾周反覆一次,幾月反覆一次,慢慢就會進入腦海。詩詞教學特別需要傳承,大人會了,就能隨時隨地、根據情景去帶動小孩子去念詩詞。有次我和女兒開車去黃山,一路上,我背一首,她背一首,我背上句,她接下句,不亦何乎。車子是我開的,因為這些詩詞都在我腦海裡,脫口而出,根本不用分心。

  學會使用,在使用中得益。寫作文,做演講,如果用點古詩詞,簡練、深刻,只要貼切,就會大大增色。開始嘗試著用,後來就成自然了。“寶寶唸詩”7月6日推送了一篇文章《向學古詩詞》,梳理了習引用過的古詩詞,不少網站都用做了網站頭條或版面頭條。

  理解詩詞,得找到它和現代人生活的結合點。從古到今,生活方式變了,情感變化並不大。9月7日“寶寶唸詩”推送了“中秋節最美的十首詩詞”,很受歡迎,因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照樣能表達現代人的感情。

  “寶寶唸詩”大多數時間每天推送一首詩,配上一篇原創的文章。不選艱澀的詩詞,不做逐字逐句的賞析,通常是講現代的生活,講自己的故事,講正在發生的新聞,自然引申到詩詞上。“詩歌+美文”模式是我們的特色。歡迎有興趣者每天閱讀,但每週頂多教孩子熟讀其中一首詩,一個月從“寶寶唸詩”中選兩三首。

  記住,不貴多,貴在堅持。一年二十首,十五年就是三百首。那就早就入門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小孩子的綜合素養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