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暑假

  暑假到了,對於大多數上班的家長來說,最大的擔心莫過於孩子的安全問題。如何讓孩子安全地度過暑假,是每一位家長都在操心的問題。孩子只要不出門就沒有危險了嗎?不是的,家中也有很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寶爸寶媽們需要注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育兒知識暑假,供大家閱覽!

  育兒暑假知識一

  1、銳器

  刀具、鐵絲、玻璃及其它金屬等銳利尖器,孩子玩耍擺弄,會造成割傷、刺傷,甚至戳傷眼睛。

  兒童手指割傷後如何處理:用力壓迫傷口,在血止後用膠布式繃帶包紮緊,儘量不要活動。如果傷口較小可先用冷開水沖洗傷口,然後用酒精進行消毒,將患側胳膊舉高來止血。然後用創可貼包好。如果傷口深且大,出血量多時,應一邊止血,一邊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如果孩子是被髒的或者是生鏽的銳器割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處理,並注射破傷風針刺。

  2、插座

  兒童的好奇心很強,經常會把手指插入插座,就有觸電或短路的危險,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觸電身亡。

  兒童觸電後該如何急救: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木棒等儘快使患兒脫離電源,急救者一定要注意救護的方式方法,防止自身觸電。讓患兒就地平躺,仔細檢查身體,暫時不要讓患兒起身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3、廚房

  廚房裡燒開的熱水壺、爐灶上的熱油鍋,寶寶極有可能踮腳觸碰,一旦碰翻後果不堪設想。

  兒童被燒、燙傷後如何處理:立即消除致傷的原因,包括脫去衣物,用冷水或冰水浸泡沖洗約10分鐘,這是最有效的燙傷急救方法。如果面板已出現水皰,可用消毒針刺破水皰,擠放出液體;如果水皰已破或已剝落,可用消毒的凡士林紗布暫包紮。如果致傷的部位不能包紮,宜採用暴露法,使創面乾燥,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如果致傷的程度深,範圍較大,或部位重要,就應緊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不要扯下傷口處的粘連物。除了用冷水外,不要讓其他任何東西覆蓋傷口。給受傷的兒童補充水分,給他們喝些果汁或糖鹽水。

  4、陽臺

  陽臺連線著外面的世界,即使有圍欄攔住,孩子也極有可能從縫隙中漏下去墜落。

  兒童摔傷後的急救措施:如果傷口汙染不嚴重,也不太痛,如表皮擦傷,可用冷開水或自來水清洗區域性,然後用酒精或白酒塗抹即可,也可以用紅藥水。如果區域性青紫腫脹,用紅花油等有利於消腫的外用藥物塗在受傷部位,直到消腫為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受傷時碰到鐵器上,並有傷口,就不可掉以輕心,傷口可能會被破傷風桿菌感染,而誘發破傷風。這時家長應及時帶領患兒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與處理。

  若孩子跌傷較重,出現明顯骨折症狀,如跌傷疼痛難忍,肢體不能自如行動;跌傷部位出現明顯腫脹、畸形等,都可能是骨折。骨折可分為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兩類。骨折處面板未出現破損是閉合性骨折,斷裂的骨頭在面板組織內部。開放性骨折能從面板破裂處見到被折斷的骨頭。

  對開放性骨折,採取有效方法止血。凡是開放性骨折,由於骨折處周圍組織血管破損,血液會從傷口向外流出,對此應立即止血。可先用指壓止血法,壓住傷口血管的上端,用乾淨的紗布、繃帶等包紮傷口,不便包紮的傷口可扎止血帶止血。

  5、藥

  彩色的藥丸會讓寶寶誤以為是糖豆,如果大劑量吞食,極有可能引起藥理反映。

  兒童誤食藥物或毒藥怎麼辦:催吐。催吐的目的在於儘量排出誤入胃內的毒物,減少其吸收。可先給其大量的清水飲下,然後刺激咽部使其吐出來。催吐必須及早進行,若超過三四個小時,毒物已經進入腸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已經昏迷的患兒和誤服汽油、煤油等石油產品的幼兒不能進行催吐,以防發生窒息。如果誤服強鹼藥物,應立即讓其服用食醋、檸檬汁、橘汁等;誤服強酸,應讓其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護胃黏膜。

  6、樓梯

  家庭樓梯越來越多,寶寶在無人照看情況下,爬至高處或沒有圍欄處極容易滾落致傷。

  頭部外傷的處理:如果孩子受傷後,能夠立即放聲大哭,並跟家長述說事情的經過等,說明大腦內沒有受到傷害,沒有意識障礙,可以讓患兒仰臥在床上休息,但頭部要墊高。如果孩子想睡覺,家長應該隔一段時間叫醒他一次,看看患兒的反應如何。因頭部面板內血管比較多,小傷口有時也可能發生大出血。如果出血較多時,身體會特別冷,要使身體保持溫暖。家長應迅速、冷靜地用乾淨手巾或紗布壓迫傷口止血,然後趕緊送醫院治療。

  7、熱水、熱水壺

  燒開的熱水壺、盛著熱水的杯子,孩子一旦觸碰,小則燙出水泡,重則易造成區域性嚴重燙傷。

  如何預防燙傷: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容易發生燙傷,許多燙傷的發生往往與父母的疏忽有關,因此有效地預防燙傷,父母職責重大。給孩子用澡盆洗澡時,一定要先倒涼水,再倒熱水,以免孩子誤入熱水。家裡的熱水瓶、燒水壺、熱水杯、湯鍋、粥鍋、火鍋等都是危險的熱源,這些都應當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電熨斗用完後,及時放到安全處。教育孩子不要在廚房打鬧,不能玩火、煤氣灶具。

  8、門

  開門關門之間,寶寶的小手指極容易夾在門縫中,輕則造成流血破皮,重則會骨折。

  兒童手指被夾傷了該怎麼辦:首先要安撫寶寶,如果小手出血了,可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紗布包紮。如有傷口,應消毒。用冷毛巾或冰袋將受到擠壓的部位冷卻,可以減輕疼痛。如果夾得比較嚴重,可用厚紙板等物件支撐起手臂部,用繃帶紮好,再將手臂用三角巾固定,然後送往醫院檢查。如果出現紫色的出血現象或腫脹時,有可能是手指發生了骨折,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如果指甲脫落,不可在家處理,應包紮後送往醫院請醫生處理、縫合,否子自行處理可能會導致將來寶寶指甲變形。疼痛劇烈時,一時很難判斷是肌腱受傷還是骨折。這時為減輕疼痛可以冷敷,但決不能揉或牽拉受傷部位。

  9、衣櫃

  衣櫃關不嚴,寶寶一旦鑽進去將自己關在密閉的環境內,易造成短時心理恐懼也易窒息。

  兒童窒息後的急救方法:當異物吸入喉內時,兒童可能出現嗆咳,父母此時不要阻止其咳嗽,有時通過咳嗽,可將異物咳出。咳嗽時,父母不要拍打寶寶背部,以免異物移位。如出現氣急,說明異物已經進入呼吸道,父母不要用手到孩子口裡去掏取食物,也不要用大塊食物強行讓孩子嚥下,以免刺激咽部,引起噁心、嘔吐,喉頭痙攣、水腫,加重呼吸困難。

  10、桌角、抽屜角

  家中的抽屜角、櫃角等尖角傢俱,極易讓寶寶碰到頭,桌上儘量少擺放易碎物品和熱水。

  頸部、頭部撞傷如何急救:讓患兒平躺,因為水平躺著,可使背部伸直,但不要移動頭部和頸部。將毛巾或衣物等捲成圓筒狀放在頸部的周圍固定,以防止頸部移動。若必須移動時,一定要幾個人同時抬起患兒,輕抬輕放,千萬小心。用冷水將毛巾弄溼或用冰塊敷在撞擊的地方。如有傷口,可用雙氧水消毒傷口;如有出血,就用乾淨的布塊加壓止血。出血較多時,幼兒身體會特別冷;所以要加蓋毛毯、被子等物品,使身體保持溫暖。

  一:溺水:爸媽應教導孩子遠離野外水塘、水庫等,更不要單獨下水。去正規場所游泳,最好有成人陪同。

  二:交通安全:站在黃線後等車,教孩子認識軌道交通上用的警示訊號和警示標誌。在等車時不要讓孩子玩會滾動的玩具。

  三:動物咬傷: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發期。一旦發生意外,及時就醫打疫苗。

  四:滯留車內: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車內密閉狹小的空間容易造成兒童缺氧、窒息。

  五:拐賣誘騙:目前拐騙兒童犯罪多以中老年婦女為主,且趨於城市化、社群化。有孩子的家庭,應多關注此類新聞和公安部門總結的預防帖子。

  六:觸電:在插座上安裝防電蓋,1旦觸電,立刻關閉電開關;如離開關較遠,先用幹木棍把孩子與電源分開,再將孩子移到通風處,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

  七:墜樓:別讓孩子單獨在陽臺玩耍,不要在陽臺放置墊腳的東西,以防萬1。

  八:燙傷:爸媽要注意將溫水、熱湯等放置在安全位置。1旦發生燙傷要用流動水沖洗傷口,並及時送往醫院做專業處理。

  九:誤食:將藥品存放在孩子取不到的地方,假如孩子誤服了藥品,應立刻送往附近的醫院搶救。

  十:浴缸:約②5釐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孩子在浴缸洗澡時,爸媽必須始終在孩子身邊。

  育兒暑假知識二

  1:燙傷急救

  首先要第1時間讓孩子脫離熱源,把燙傷部位放在潔淨的涼水中衝淋,時間是15~20分鐘。假如燙傷的部位沒有方法放在涼水中衝淋<如臉部燒傷>,可用冷溼的毛巾覆蓋在區域性,然後每隔1到2分鐘更換1次毛巾,有條件的話最好在毛巾上面放置1塊冰塊以保證毛巾冷溼而持續降溫。這樣有助於及時散熱,減輕孩子的疼痛感及燙傷程度。在冷卻燒傷區域性後,可用寬鬆而合身的衣物覆蓋在燙傷區域性,以防止創面感染。

  當然,燙傷嚴重的孩子還是應當儘快送去醫院,以得到專業的處理。

  二:意外窒息急救

  若有超過1歲的幼兒發生窒息,首先要柔聲詢問孩子是不是還能說話。假如他可以說話、咳嗽或呼吸,就要引導他自己設法把梗塞物咳出來;反之,就必須馬上用腹部推壓法進行急救,具體制法是站在孩子後面,1手握拳頭,放在孩子肚臍上方、胸骨下方,使孩子緊緊貼近救助者,用握緊的拳頭快速向上、向內推壓孩子的腹部,連續地推壓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或見到異物排出、或孩子出現意識不清了才停止推壓。

  對於1歲以下的孩子,萬1發生窒息以外,應使用背部拍擊、胸部按壓法進行急救,具體是先5次背部拍擊,然後5次胸部按壓,反覆交替進行急救。

  而當孩子意識不清、沒有呼吸或有那樣的趨勢時,則馬上要給予呼吸急救。具體是先開放孩子的氣道,觀察孩子是不是有呼吸的起伏。假如孩子口腔裡有容易取出的異物,則小心的將異物取出來,但切不可盲目地用手指在口腔裡亂摳,這樣有時反而會把異物推入氣道內。倘若急救者沒有看到孩子口內有異物,在開放氣道後也未見孩子有呼吸,馬上給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氣的時間是1秒鐘>,並且按照胸部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的比例交替進行,直到孩子可以進行自主呼吸或者急救中心專業人員趕到為止。

  三:動物咬傷急救

  首先,千萬不要恐慌,要安慰受傷的孩子,使他儘可能的安靜、放鬆。隨後應立刻使用肥皂徹底清洗被咬傷的傷口,以減少感染風險。然後隔著紗布冷敷以保護肌膚,並快速就醫。

  孩子的對抗力相對較差,因此在被動物咬傷後,無論那些小傷口看上去多麼的輕微,都要去就醫。醫生會檢查孩子是不是接受了合適的破傷風免疫,或者判斷是不是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四:中毒急救

  假如孩子是誤食毒物中毒,應立刻用軟布、1次性毛巾或面巾紙包住手指,取出剩在孩子口中的毒物。同時保持孩子的左側臥位,這樣可以延緩胃內容物的排空,也可保持氣道通暢,有利於嘔吐物的排出。對於接觸毒物中毒的孩子,要立刻用肥皂及流動的水沖洗局接觸部位,以清除植物的汁液。對於吸入毒物中毒的孩子來說,應立刻把孩子帶離中毒現場,假如孩子已經失去意識,就要立刻按照意外窒息的應急措施進行搶救。

  五:觸電急救

  1旦發生觸電,千萬不要去拉觸電的孩子或電線。1定要先迅速切斷電源,不要用手直接拉。否則不僅沒有辦法救孩子,還可能傷及大人。

  最重要的是在接觸孩子之前1定要先關掉電源,假如關不了,則可用厚而乾的衣服、木棒或用乾毛巾繞在孩子腳上推開或拖開孩子。在孩子脫離電源之後,要儘快將孩子移到通風較好的地方,然後送醫院進1步治療。

  

1.暑假幼兒園育兒知識

2.新學期

3.小班暑假育兒知識

4.大班暑假育兒知識

5.幼兒園科學育兒知識大全

6.親子育兒知識

7.幼兒園育兒知識大全3到6歲

8.中班暑假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