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腿疼什麼原因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兒經常會說腿疼,許多家長都認為不礙事,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可是小孩腿疼是怎麼回事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三歲小孩腿疼的原因

  一、生長痛

  這種情況最常見也最容易預防,卻不好診斷。兒童的身體尚處於生長髮育中,生長迅速時常出現無其他疾病原因的下肢痛,孩子的這種生長性骨痛主要是由於生長不協調,肌肉的生長滯後於骨質的生長速度,或是由於飲食不均衡所致。生長痛的發生年齡大都在4-12歲,多發生於膝關節、大腿、小腿和腹股溝部位,可以是雙側下肢,也可以是單側。疼痛往往在夜間睡覺時較明顯,疼痛的時間有長有短,除疼痛外並無發燒、關節紅腫或觸痛等其他不適症狀和體徵。小兒生長痛可以服用維生素C、牛磺酸,一些低鋅的幼兒可適當補鋅,這些都能夠緩解症狀。

  二、佝僂病

  孩子正處於生長階段,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較大,如果缺乏維生素D和鈣即可能導致佝僂病。其症狀為:走路疲乏無力,下肢疼痛,尤以膝關節、踝關節及小腿疼痛為多,有的還可能發生腿抽筋,患次病的孩子應注意多補充鈣和維生素D,同時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米等。

  三、上呼吸道感染

  有的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後也可以引起腰腿痠疼,這是由於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起膝關節骨膜炎所致。這種情況下,只要好好休息,適當限制活動,病情好轉後,腿疼很快就會消失。

  四、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由股骨頭缺血壞死所致,患此病時早期會說膝關節內側痠痛,繼而出現跛行。晚期則會有肌肉萎縮、下肢縮短的情況。

  生長痛的表現

  ①多表現為下肢疼痛

  生長痛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雙側疼痛,也有一側疼痛的。

  ②多表現為肌肉性疼痛

  生長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而且疼痛的部位也不會有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③生長痛多發於夜間

  生長痛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都在晚上發生。白天時由於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為專注於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覺。等到夜裡身心都已放鬆下來,準備要好好休息時,"疼痛"的症狀就會讓孩子感到特別不舒服,甚至難以忍受。

  生長痛怎麼辦

  ①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小孩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父母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孩子注意力。比平時更加溫柔體貼地對待小孩,因為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援,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②區域性熱敷、按摩

  父母可用熱毛巾對小孩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孩子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③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小孩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他們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④補充營養素

  應該多給小孩補充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給小孩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