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吃怎麼回事

  不少孩子有口吃的問題,說話吐字不清,影響學習和生活,那麼兒童口吃是病嗎?兒童口吃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兒童口吃的原因

  口吃是語音節律障礙的一種,是由於不同原因引起字音重複或語流中斷的語音節律障礙,當言語表達澀陰時常伴軀體抽搐樣動作和麵部異常的表情。口吃多發生於兒童,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改善或消失,少數可持續至成年。

  一般來說,孩子在2~7歲整個學說話的階段都會出現口吃現象,這與口吃病是兩回事。口吃的孩子說話時,可伴有跺腳,擺手,擠眼,歪嘴,口脣顫抖,軀幹搖晃等動作,並易因口吃影響產生孤僻,自卑,羞怯等性格,部分患兒常易興奮或激惹,並伴有情緒不穩和睡眠障礙等。

  兒童口吃的緩解方法

  1、對孩子的口吃現象,不要刻意去矯正它,千萬不要輕率地給孩子貼上口吃的標籤。這樣只會把孩子的口吃現象,引到口吃病上去,而成為真正的口吃患者。

  2、兒童日常生活要有規律,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吃飯,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

  3、家長可讓孩子學習一些有節奏的唱歌、朗誦,對兒童語言訓練有一定的幫助。不要強迫3~7歲的兒童牢記各種長篇故事或不適應他們語言能力的詩歌。每次時間不要過長,時間長了容易使患口吃的兒童感到精神疲倦,一般20~30分鐘即可。

  4、採取平靜地緩慢講話,逐步掌握流利講話的規律。

  5、周圍的人不要戲弄、嘲笑或故意模仿兒童的口吃。

  6、口吃嚴重者可服用小劑量氟哌啶醇治療,劑量0.5~2mg,每日1~2次,或服用抗焦慮藥治療。

  7、用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說出一句話,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讚揚鼓勵。

  8、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活潑的兒歌。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聽熟練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讀,一起念。

  9、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10、耐心傾聽,不要忙於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您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並儘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

  11、儘量避免與口吃兒童的接觸,以免相互影響。

  12、對於慣用左手的孩子,不要強迫孩子改用右手。

  判斷兒童口吃的方法

  年齡已大於1歲,還只能發母音。

  超過1歲半,小兒發音還不正確,在大多數話中有音節區分不清的。

  超過2歲半還不會說話。

  超過3歲,說話還不能連成句子。

  超過5歲,還把難發音換成易發音,還有不少造句錯誤,語言還不流利,語言的節律、速度和抑揚都表現得異常。

  另外,患兒說話吃力,感到為難,並能自我意識到。聲音過大或過小,或過度嘶啞者。聲音的強度和小兒的年齡、性別不相稱,聲音帶鼻音,也需要警惕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