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溼疹有哪些防治偏方

  很多寶寶腦門、臉頰都會長溼疹,斑斑點點、星羅棋佈。有礙觀瞻還在其次,關鍵是溼疹很癢,折磨得寶寶吃不好、睡不香。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小兒溼疹的治療偏方。

  小兒溼疹的防治方法

  對策1: 藥物治療

  選用藥物1:首都兒科研究所研製的“膚樂霜”***又名溼疹霜***。藥膏呈灰褐色,有股淡淡的中藥味道,有些寶寶使用後,效果明顯,溼疹3天后便痊癒了。

  選用藥物2:綠藥膏和尤卓爾按照5∶1的比例混合後塗抹。這兩種藥膏藥性雖相對溫和,但還是要提醒媽媽們使用時注意藥量,以減少對寶寶面板的刺激。

  選用藥物3:用地塞米松和尿素合成的“地尿霜”與維生素E霜按照1∶1的比例混合後,塗抹於寶寶患處。此藥膏藥力較強,效果明顯,但因含激素,建議慎用。

  對策2: 偏方“集結號”

  偏方一:土豆汁。將土豆榨汁後,直接塗於寶寶患處。使用此偏方時,要特別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有不適,即刻停用。

  偏方二:塗母乳。很多媽媽提起這個偏方,褒貶不一。可見寶寶們的體質不同,對偏方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建議各位媽媽如果要使用這個偏方,可先小面積試用,如有效果再全面推廣。

  偏方三:魚腥草水煎,洗患處。待幹後塗百多邦。一天2次。其間寶寶忌食有腥味的食品,比如:蛋白、魚湯等。

  小兒溼疹的起因

  1、心理因素

  由於害怕溼疹復發或病情加重,爸媽經常擔憂寶寶對某種物質可能過敏,容易出現潔僻、飲食過分單一、限制其活動範圍等,使患兒易出現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失衡,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降低,使嬰兒溼疹變得更加頑固難治。

  2、差別城鄉

  據報道,農村的發病率低於城區,這說明農村生活及衛生條件差,媽媽的飲食狀態對寶寶的影響不大,溫度、溼度都低於城區,避免了對誘發溼疹的影響。爸媽對這種環境的適應,因遺傳等因素關係,寶寶也適應這種環境。

  3、用藥及護理不當

  嬰兒溼疹在中醫裡面稱“奶癬”,有的爸媽就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溼疹,結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媽用激素類乳膏,見效快,就大面積、長期應用,寶寶面板薄嫩,往往造成藥物的依賴或加重病情。寶寶皮損糜爛、滲出明顯,有的患兒爸媽用刺激性的中藥擦洗皮損;患兒皮損已乾燥,爸媽過度清潔皮損或用熱水燙洗、或用鹽水洗等造成症狀加重。有的患兒瘙癢劇烈、影響睡眠,有的繼發感染,爸媽仍堅持不給患兒內用藥,造成症狀加重。

  4、其他

  此外藥物、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導致本病發生。過度搔抓、繼發感染、冷熱刺激以及影響排汗等都容易使嬰兒溼疹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