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症形成的原因

  抽動症一般指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男性多見,大部分患者於4~12歲之間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種共病情況,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抽動症的相關知識。

  :

  本病的病因尚未闡明,近年的研究報道提示可能是遺傳因素、神經生理、生化代謝及環境因素在發育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其他說法:

  孕產因素:母孕期高熱、難產史、生後窒息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刨宮產等。這些都是由於母孕期間沒處理好而引起的兒童患抽動症的原因。

  遺傳因素:抽動穢語綜合症患兒家族中患抽動症和抽動穢語綜合症的發病率為10%-66%。

  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

  家庭因素:父母關係緊張、離異、訓斥或打罵孩子等。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環境,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態度 ,不良的生活環境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

  社會心理因素:抽動症起因可能與應激因素有關,受到強烈的精神創傷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響。如:車禍受驚嚇、捱打罵受刺激、學習壓力大。

  神經生化因素:由於中樞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所致。

  器質性因素:研究提示抽動症屬於器質性疾病。約50%-60%的抽動症患兒有腦電圖非特異性異常。

  其他因素:結膜炎因眼乾難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癢所以乾咳,長時間的眨眼乾咳,當結膜炎、咽炎愈後可致習慣性抽動、眨眼、乾咳。近年發現抽動症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臨床也發現感染髮熱可使抽動症和強迫症加重。使用青黴素之後抽動症減輕。

  抽動症的臨床表現:

  抽動穢語綜合徵的特徵是不自主的、突發的、快速重複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抽動症狀先從面、頸部開始,逐漸向下蔓延。

  抽動的部位和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眨眼、斜視、撅嘴、搖頭、聳肩、縮頸、伸臂、甩臂、挺胸、彎腰、旋轉軀體等。發聲性抽動則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可逐漸轉變為刻板式咒罵、陳述汙穢詞語等。

  有些患兒在不自主抽動後,逐漸產生語言運動障礙,部分患兒還可產生模仿語言、模仿動作、模仿表情等行為。患兒不自主喉鳴出現較晚,少部分在早期出現,多數在起病後的6~7年出現。

  患兒的病情常有波動性,時輕時重,有時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抽動部位、頻度及強度均可發生變化。患兒在緊張、焦慮、疲勞、睡眠不足時可加重;精神放鬆時減輕,睡眠後可消失。患兒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兒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

  如何治療抽動症:

  1.藥物治療

  主要對患兒的病情恢復有所幫助的藥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樂定貼片、氯硝安定、肌苷等。

  2.心理治療

  本病對人格的不良影響十分常見,有的在抽動控制後仍不能適應社會。所以應強調對因對症治療的同時,注意心理的治療。心理治療包括行為治療、支援性心理諮詢、家庭治療等。幫助患兒家長和老師理解疾病的性質和特徵,減緩或消除父母的擔心和焦慮。合理安排患兒日常的作息時間和活動內容,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對於發聲抽動的患兒可進行閉口,有節奏緩慢地做腹式深呼吸,從而減少抽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