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想別人沒想到的教案

  語文教師往往都會知道要想充分的講好知識點,就很有必要做好教案!為此,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新課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若隱若現”、“恍然大悟”等詞語的意思,會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說話。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興趣,匯入課文內容。

  2.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字對話,感悟課文內容。

  3.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4.通過拓展資料,豐富知識,擴大閱讀面,體驗創新。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並樹立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難點:

  用“雖然……但是……”來評價三位徒弟的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匯入課文

  有一家商場,剛開始生意很不景氣,後來做了一些改革,生意越做越紅火。生意好了,麻煩事也來了。商場裡唯一的一部電梯,常常擠得水洩不通。於是,商場召開董事會,請手下所有職員出謀劃策。如果你是員工,你會出什麼好點子?***學生議論***正像你們說的那樣,再裝一部電梯吧,沒位置;搬遷吧,又沒有那麼多資金。想不想聽聽一個聰明的職員出的好點子?他說在電梯的兩旁擺上幾張桌子,桌上放上各類報紙;在靠電梯附近的牆上裝上幾面鏡子,這樣一來,電梯擁擠的問題自然解決了。原來,那些愛看報紙的男士看到電梯上人多,不經意地在那裡看報紙;愛美的女士,不由自主地在鏡前照鏡子。這位職員立了大功,後來晉升為經理。請問,這位職員為什麼能晉升為經理?他的點子好在哪裡?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選學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反饋交流。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畫師要考徒弟什麼?讀出相應的段落。***板書:畫多***

  2.畫師考的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螢幕出示:畫師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讚。

  讀一讀,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三個徒弟各畫了些什麼?為什麼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讚?***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自己去找一找。

  3.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1***大徒弟畫了什麼?要讀出“多”應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很多小駱駝***

  ***2***二徒弟畫了什麼?從哪裡看出多?***板書:許多駱駝***

  ***3***三徒弟畫了什麼?讀一讀畫的內容。***板書:兩隻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駱駝畫得多嗎?從哪裡看出很少?***幾隻、一隻、另一隻***

  4.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課件出示三幅畫***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麼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讚?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四人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如果你是畫師,你會怎麼評價這三幅畫,請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來評評三位徒弟的畫。

  5.畫師是怎麼評價的?***出示畫師的話***

  ***1***讀一讀畫師的話。

  ***2***理解“若隱若現”。

  課件出示“若”的意思:①要是;②你;③好像。

  應選擇哪一種?連起來說意思。

  ***3***小徒弟的畫中,哪隻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6.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麼稱讚小徒弟的畫了嗎?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字看出來?

  什麼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麼?用“原來——”說一句或幾句話。

  7.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的多呢?***板書:以少代多***

  8.齊讀課文。

  ***四***拓展內容

  引言: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學一篇。

  1.***出示《踏花歸來馬蹄香》***你從哪裡看出這個人的畫很有創意?他是怎麼表現出香的?

  2.引言:關於趙佶皇帝以詩作畫的故事還有許多,比較有名的還有這一篇。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

  下面四幅圖,哪一幅最適合“深山藏古寺”的畫面,為什麼?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無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後露出寺廟的一個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深山藏古寺***

  ***3***說說你收集來的有關創新的故事。

  你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沒有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許多小駱駝

  畫多二徒弟許多駱駝頭

  小徒弟 兩隻在山谷中走以少代多***妙***

  總評

  1、故事連故事,讓學生入情入境,自主學習。

  新課標倡導的是自主學習的精神。或許,很多人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自己學習”或“自由學習”。我的理解是,自主學習應該是師生互動的、積極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因此,上課伊始,我就用一個故事匯入課文,激起學生的興趣。接著學習課文的故事,學完後又引出類似創新的故事。整堂課,學生都在聽故事、學故事、用故事來增長知識。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符合他們那種愛聽故事的心理,獲得一種愉悅的享受。學生會非常自覺、主動的學習。

  2、發掘教材訓練點,讓學生動腦動口,主動探究。

  文中,畫師評畫是全文的重點。在發掘教材時,我把它設計成一個思維訓練點,故設疑問: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多,為什麼畫師對他們兩個人的畫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加以稱讚呢?而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這三幅畫,自己去體驗小徒弟畫的妙處,然後引導學生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來說一說這三幅畫。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口才,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探究的能力,使他們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後,再引出畫師的話研讀,明白畫師讚美小徒弟畫的真正用意。我想,這比直接讓他們去讀畫師的話要好得多。

  3、課後設拓展,讓學生動手實踐,主動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對此,學完課文後,我穿插兩個故事。它們既是對課內知識的補充,又是課外知識的延伸。我想這對學生寫作文是如何構思、選材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新課標三年級下冊語文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

  上完《想別人沒想到的》一課,我把自己上次講課的思路理了一遍,並作以認真的反思!

  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為了上好一節課,熬夜、辛苦,我毫不在乎。只想全力為大家呈現一節成功的課。上完本節課後,自認為有兩點還算滿意:

  一、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預設。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容。每上一次公開課,我製作PPT的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提高。說心裡話,製作PPT是一件很累、很熬人的事,但我每次堅持自己從網上找圖片,精心製作,就是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

  當然,由於我個人能力有限,雖然我的心勁兒很高,但本節課仍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前置性學習,是我本節課最糾結的地方:因為我不知出示課題、解題、檢查前置性學習,出示學習目標,它們的條理到底應該怎樣安排?有人說前置性學習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檢查就可以了,但我又想紮紮實實地檢查一下詞語、讀讀課文。由於我對這一塊的操作心裡糊塗,所以費時較多。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動後向韓老師取宋校長的真經,韓老師很有耐心地一點一點給我講解,可能是由於我天資不聰慧,我不能馬上駕輕就熟地把握運用,所以我深深體會到“萬事開頭難”這句話的含義。

  二、由於前置性學習費時較多,以致後面的教學環節有些緊張,本應出示的內容:您也想到其它別人沒想到的事情嗎?課下我問學生,他們都說得很好,說到了:曹衝稱象、衝氣雨衣、愛迪生救媽媽......尤其是王婧祺說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她說於亞錚同學在上數學課時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分解法,解出了這道數學題。我很感動,孩子們能想到這麼多;我也很遺憾,沒有給孩子們一個公開展示的機會。

  三、找完三個徒弟畫駱駝的句子,我原本是想讓小組交流一下,再彙報展示。由於時間緊,就直接指名讓學生說了。

  四、蝴蝶各顯粗糙。但任航樂說:“老師,你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好開心,情感目標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