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abstract thinking***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屬於理性認識階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什麼是抽象思維能力

  所謂抽象思維,是指系統地構想抽象事物的能力。

  到了十歲左右,孩子的抽象思維開始快速發展,家長和老師需要給予適當助力。

  在此之前,孩子只會承認和談論眼前所見的客觀事實,羊就是羊,草就是草,既沒有物種關聯,更沒有聯想詩意。

  而現在就不同了,孩子的大腦中開始形成了“藍天、碧水、綠草、白羊,大自然美啊”這樣的概念,甚至形成了信念、忍耐、恭敬、正直等眼睛看不到的抽象概念,並且會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和原理。

  所以,即使交給略顯困難的課題,孩子也能很好地解決;或者說,即使學校的功課太難,只要父母略加指導,難題也能迎刃而解。

  但需要家長們注意的是,抽象思維的發展是因人而異的,尤其是男孩子的發展速度會相對慢一些。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這樣的呢?

  現在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孩子只能思考到具體的事實層面,無法把握老師講課的要點,常常會提出一些毫不相關的問題,弄得自己很尷尬。

  比如說,有一次上課,老師講了一個關於青黴素的故事:許多年前,XXX感染了肺炎,如果當時沒有發現青黴素,XXX可能就不治身亡了。

  其他孩子想到的都是:“是啊,是因為青黴素XXX才活下來的啊,真是太幸運了!”可你的孩子卻對“青黴素是怎樣殺滅肺炎病菌”產生了興趣,一直纏著老師問。

  假如孩子存在這樣的情況,那就說明孩子過於關注客觀事實,這樣下去,往往孩子的功課就會跟不上的。

  這正是因為孩子的抽象思維發展落後導致的,但父母們不能因此而苛責孩子,這一點需要家長們特別注意。否則的話,將會適得其反的。

  一般來說,喜歡科學的孩子會比較執著於具體事實,有的時候會在抽象思維上稍有欠缺,但這沒有大問題,不必擔憂。

  因為,有的孩子可能會從五年級末或六年級初的時候,開始讀一些比較高深的文章,並能領會其中的深意,可見孩子的抽象思維是從這個時候快速發展起來的。

  兩個極端都需要及早引起父母注意

  還需要父母們知道的是,假如孩子過分地執著於抽象思維也是會產生問題的。有些孩子會只浮於想象而不行動,或者過多地空想,行動卻遲緩。

  很常見的例子就是,孩子面對提問不馬上作答,而是要考慮很久才可以回答,或者在吃飯的時候突然不動筷子,而去思考其他的事情等等。

  這類孩子往往喜歡寫一些東西,思考也會很有深度,但是在長項背後,往往會有一個短板,這就是會有優柔寡斷的傾向,需要及早引起父母們的注意。

  總為言之,孩子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成長當中的進步,需要父母們不急不躁,細心呵護,及時善加引導。

  同時,也要注意到每個孩子的成長髮展是有差異的。父母們不必驚慌失措,更不必擔憂未來,只須跟著孩子朝前走,發現孩子的長項,避免給“噎”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