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婚慶儀俗
黎族是我國嶺南民族之一。這個民族有怎樣的婚慶儀俗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定親
倘若小夥子與姑娘情意相投的話,小夥子必須告訴家長,然後請兩名媒妁。她們是善於言辭,見縫插針的。穿著漂亮的花桶裙,戴著嶄新的精製斗笠。用兩條新毛包頭上四個要好的檳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試探女方父母對此婚事的態度***若女方家長輩開毛貼吃檳榔,則表示同意,接著雙方就可商定放檳榔的時間及議價。時間多定於農曆六月或八月的雙日,象徵成雙成對。
放檳榔
媒妁分送檳榔看輩份,大的給吃,小的只好自己討吃,有時小輩想吃檳榔竟把媒妁圍得水洩不通。款宴時,女方家也只要兩名婦女待客***忌寡婦***。桌上只四人、吃飯時諱忌掉筷,碰盤之類事發生。菜類多為雙尾魚***即尾巴開的魚***,一般不吃肉類。媒妁送來的600個檳榔中,40個是刻上形色多樣的花紋,這是專送給父母,至親的。
結婚問日
男方籌足資金後,便於農曆十二月份,又派兩名媒妁挑著一對鴨、兩小壇米酒、八個檳榔往女方家“問日”***問日包括擇日,議商品價***。一般情況下,還得交給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幣,桶裙兩套,戒指一隻,百斤以上的豬一頭,米酒八壇,待男方家許諾後,女方家方同意擇定吉日,多定龍、牛、馬、羊雙日。
結婚、鴛鴦圓夢
結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議價物品給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結婚日。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內兩名女青年帶上檳榔,香菸,糖果到女方家迎親***須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幫嫁女梳妝打扮。完畢、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擁嫁女抱頭痛哭。哭聲象徵了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懷。依依惜別,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時,姐夫***或堂,表姐夫***從簇擁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兩方爭奪,哭聲震天。姐夫也得拼命,若多個姐夫,便好辦了。
一位出客堂,嫁女邊哭邊託著檳榔盤,讓親戚朋友吃檳榔。於是有兩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後面。被一行樂隊,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莊。
一到村莊,新郎伴郎便對弟弟、嫁女鞠躬,連行三遍。嫁女一踏進門檻,鞭炮轟響,接著便拜堂***須穿上婚禮專用長筒***、一般均在雞叫前、拜堂完後,鬧洞房,通宵達旦、此晚夫妻兩個不能洞房花燭月,強熬強耐。天一亮,親戚朋友便蜂擁而至。喝喜酒,約上午10點,夫妻還得回孃家,到女方家問候父母,叫“迴路”。
婚禮結束。
定親
倘若小夥子與姑娘情意相投的話,小夥子必須告訴家長,然後請兩名媒妁。她們是善於言辭,見縫插針的。穿著漂亮的花桶裙,戴著嶄新的精製斗笠。用兩條新毛包頭上四個要好的檳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試探女方父母對此婚事的態度***若女方家長輩開毛貼吃檳榔,則表示同意,接著雙方就可商定放檳榔的時間及議價。時間多定於農曆六月或八月的雙日,象徵成雙成對。
放檳榔
媒妁分送檳榔看輩份,大的給吃,小的只好自己討吃,有時小輩想吃檳榔竟把媒妁圍得水洩不通。款宴時,女方家也只要兩名婦女待客***忌寡婦***。桌上只四人、吃飯時諱忌掉筷,碰盤之類事發生。菜類多為雙尾魚***即尾巴開的魚***,一般不吃肉類。媒妁送來的600個檳榔中,40個是刻上形色多樣的花紋,這是專送給父母,至親的。
結婚問日
男方籌足資金後,便於農曆十二月份,又派兩名媒妁挑著一對鴨、兩小壇米酒、八個檳榔往女方家“問日”***問日包括擇日,議商品價***。一般情況下,還得交給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幣,桶裙兩套,戒指一隻,百斤以上的豬一頭,米酒八壇,待男方家許諾後,女方家方同意擇定吉日,多定龍、牛、馬、羊雙日。
結婚、鴛鴦圓夢
結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議價物品給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結婚日。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內兩名女青年帶上檳榔,香菸,糖果到女方家迎親***須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幫嫁女梳妝打扮。完畢、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擁嫁女抱頭痛哭。哭聲象徵了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懷。依依惜別,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時,姐夫***或堂,表姐夫***從簇擁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兩方爭奪,哭聲震天。姐夫也得拼命,若多個姐夫,便好辦了。
一位出客堂,嫁女邊哭邊託著檳榔盤,讓親戚朋友吃檳榔。於是有兩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後面。被一行樂隊,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莊。
一到村莊,新郎伴郎便對弟弟、嫁女鞠躬,連行三遍。嫁女一踏進門檻,鞭炮轟響,接著便拜堂***須穿上婚禮專用長筒***、一般均在雞叫前、拜堂完後,鬧洞房,通宵達旦、此晚夫妻兩個不能洞房花燭月,強熬強耐。天一亮,親戚朋友便蜂擁而至。喝喜酒,約上午10點,夫妻還得回孃家,到女方家問候父母,叫“迴路”。
黎族的禮儀風俗
黎族是一個尚禮的民族,禮儀在黎族社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禮儀有著豐富的內容,涉及了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
宴席禮儀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飲食禮儀。用餐時,對男客先酒後飯,對女客先飯後酒。賓主分開對坐。請酒時,主人先雙手舉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請酒,然後自己把酒一飲而盡。接著,把米酒逐個捧給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後,主人還給每個嘴裡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飯,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飯吃飽。
和解禮儀在海南省黎族地區,有一種和解的禮儀,黎語稱為“蕊岔”,意為“給好眼色”。械鬥雙方,若想停戰講和,言歸於好,就各派一名寡婦出面充當調解員。 雙方同時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婦先把若干個銅錢投入一盆清水中,雙方代表從水中取出銅錢,互相揩抹一下對方的眼睛。然後,互相接過雙方的錢往腦後拋掉。最 後,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種禮儀海南黎族一般在農曆2月春分前後種植早稻,7月立秋前後種 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畝頭先摘採帶有綠葉的小樹枝,掛在自家門口上,然後畝頭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並在旁邊插上樹葉與紅藤葉,表示稻魂有主。此後村裡一般婦女才可下田插秧。開始插秧第一天,畝頭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別人也不能講話。民間認為,白天臥床休息,會使婦女們插秧的速度減慢;同外人講話,會走漏風聲,帶走好運,不利於稻穀生長。
喪葬禮儀在海南黎族,當病人在彌留之際,家中人仍要喂水餵飯,表示孝敬。親人離世後,以鳴槍報喪,親友們在一起商量喪葬儀式。寨中親鄰抬豬、挑酒前來相助。給死者洗身換上新衣服,衣服必須反著穿。死者如果是女性,還要在其臉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勞,到了陰間會歡迎。
黎族風俗,生前不做棺木,認為不吉利,人死後,由眾兄弟上山伐木製棺木。棺木按黎家習規分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絲等好木質製做,使用者喪事以殺牛為祭口,其餘三種以殺豬為祭品。二等是用樹皮製做,三等是用竹子編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禮禮儀祭祖儀式海南黎族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要舉行民間祭祖活動。這天,各家各戶殺雞買肉並以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在家門口插上幾枝香,以祭那起無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儀式黎族人在每年稻穀成熟時,要舉行稻公稻婆祭禮儀式。由“畏雅”***帶頭犁田人***到每塊田裡捆紮四根稻穀,象徵著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團米飯,求稻公稻婆吃飽,代為看管守護稻穀,以保佑豐收以及全體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時由畏雅保管,置於穀倉低層,次年收割後,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