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飲食文化有哪些

  柯爾克孜族的食物,多為肉類。那麼,在這其中,柯爾克孜族飲食裡包含了哪些文化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柯爾克孜族飲食文化知識

  柯爾克孜族的飲食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從事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環境,並受到宗教信仰、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柯爾克孜族的飲食與遊牧、半遊牧生活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以肉和奶製品為主。據史書記載,古代柯爾克孜人“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傳說柯爾克孜英雄瑪納斯行軍打仗時,其部眾主要是以乳肉充軍糧。柯爾克孜族以飼養的牛、羊、馬、駱駝、犛牛提供生活所需的肉和乳,幾乎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肉、奶、乳製品。小麥、青稞、蔬菜在他們的飲食中只是輔助食品。夏秋季,主要的飲食為鮮奶、酸乳酪、奶皮子、奶油、肉食和麵食。冬春季,主要飲食是肉、幹酸乳酪、酥油、麵食等。一年四季皆離不開奶茶,馬肉、馬腸為最佳食品。信奉伊斯蘭教的柯爾克孜人,忌食豬肉和自死牲畜肉,忌食鷹和烏鴉等飛禽,禁食動物血。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馬肉、駱駝肉、野羊肉、魚、犛牛肉等,食用方法主要有煮、燒烤、薰三種。奶類主要有羊奶、牛奶、馬奶等。谷面類食物有圓餅***或稱饢***、稀麵條、肉片面條、烏麻什、油果、油餅、米飯等多種,其中以饢、油果最為常見。

  “納仁”是柯爾克孜族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食品。先宰羊煮肉,肉熟後用小刀切成肉絲,之後將細麵條與之攪拌,並放入適量的洋蔥、胡椒粉和鹽,即可食用。在嚴寒的冬天,納仁的主要用料是索古姆***燻肉***。在晚秋季節,製作索古姆,還有將肥肉和碎肉塞進馬的腸子和肚子,放入調味佐料,做成喀孜***薰馬腸***、喀爾塔***香腸***。

  柯爾克孜人進食時,面前鋪一塊餐布,不論多少人皆圍在餐布周圍,盤腿而坐,共同進餐。人們說柯爾克孜人的氈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以形容其食品之豐盛和待客之熱情。

  柯爾克孜族飲食文化特色

  在農業區,也以糧食為主。肉食有馬、牛、羊肉;麵食有饢、麵條、包子等。副食蔬菜較少,最多的是洋芋和白菜。有時也吃涼麵、油塔子、包子、抓飯等。主要飲料有馬奶、牛奶和羊奶,尤喜喝茶。一日三餐,早餐為饢和茶或奶茶,午餐增加肉類,晚餐則視具體情況而定。用餐時,農村和山區都使用木碗、木勺,堅固,方便而又經濟,在城市則多用瓷器。

  肉食

  主要有馬、牛、羊肉。按製作方法,有手抓羊肉、烤肉***卡瓦普***、灌肺***庫衣安吾普闊***、灌腸***卡仁***、炒肉***庫爾達克***、肉菜***加爾闊普***、肉腸***騷爾泡***等,其中以手抓羊肉最為常見。

  奶製品

  有馬奶、牛奶、奶皮、奶油、酸奶、濃酸奶、稀酸奶、稀奶油、乳酪等。

  麵食

  有饢、麵條、奶皮面片、"烏麻什"***用麥面或青稞面做成的稀粥***、"庫依瑪克"***油餅***、"包爾騷"***油餜***、"巧巴拉"***餛飩***、"西仁古魯西"***奶油甜米飯***等。

  "牙爾瑪"

  是用麥子或糜子製成的民族風味飲料。

的人

1.淺談飲食文化特色旅遊

2.廣東的飲食特色 廣東的飲食文化

3.廣東的飲食文化有哪些

4.潮汕地區的飲食文化有什麼特色

5.中國飲食文化禮儀

6.安徽民俗飲食文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