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蝦的養殖方法是什麼_蝦的養殖方法技術要點

  蝦肉質鮮美,加工出肉率可高達67%,適溫範圍廣,可在18-32℃生長,適鹽範圍也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蝦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中國蝦的養殖方法

  對蝦育苗在南方一般都是採在水泥池內進行,中國對蝦育苗的適宜環境因子是:

  1、水溫:產卵及受精卵孵化最適宜水溫為18-20℃,無節幼體階段為20-22℃,蚤狀幼體為22-24℃,糠蝦幼體為23-25℃,但當培育到仔蝦期時,蝦苗準備出池前2-3天,要逐漸降到與養殖池水溫相接近。以免出池後與養殖池溫差過大而死亡。

  2、pH值一般均為7.8-8.6之間。

  3、鹽度一般均為25‰左右。

  4、溶解氧4毫米升以上。

  中國蝦養成技術

  l、清池除害。池塘建成或老塘修復後,在擬定放養20天前,要進行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淤泥,雜藻及動物性敵害生物。

  清除敵害生物的方法是: 不積水的池塘,在對蝦收穫後將塘水排幹,曝晒一冬,就能達到清除之目的。但不能排幹曝晒的池塘,需用藥物清除。常用的藥物有茶籽餅,漂白粉、魚藤精、生石灰等。

  2、餌料生物培養。清除後,就可以進水培育生物餌料,它是對蝦放養的基礎餌類、具有方法簡單,營養價值高,省力又能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一口基礎餌料培育好的蝦塘,蝦苗放養時可半月內不需報餌。

  3、蝦苗運輸及注意事項。蝦苗運輸是否得當,對其成活率的影響很大。運輸途中溶解氧和水質是主要因素。目前大多數都是採用聚乙烯袋充氧運輸。這種方法輕便、安全、適應各種工具運送。在體積為10升的聚乙烯袋中,裝入新鮮海水約1/4,蝦苗約2萬尾,再充入氧氣約3/4,然後把袋口紮緊,運輸時間在10小時以內不會有問題,如果將袋裝放入紙盒內更為安全。

  中國蝦池塘單養方法

  池塘單養是目前採用較多的養蝦模式,畝產高同時技術要求也高,其主要技術措施有:

  1、蝦池建造:養蝦池應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良好、餌料來源豐富、交通和供電便利的地方。每隻蝦池面積以3—5畝為宜,水深1.5米左右,池子呈長方形,東西走向,坡比1:2.5,池底平坦並向排水口一側略有傾斜,便於排乾池水,池子要求不滲漏。蝦池的建設規模可視經濟狀況、養蝦數量、飼養管理水平以及場地自然條件決定。要建設好完善的進排水系統,確保旱澇保收。塘邊保持有一定的水草,利於棲息隱蔽和遮陰,又能減少相互殘殺。

  2、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做好蝦池的清塘消毒。新開蝦塘須暴晒2—3天后再進水;老蝦塘需清除過多的淤泥,整好池埂池坡,檢查滲漏情況。新老蝦池都要嚴格池消毒,並嚴防野雜魚和敵害殘留在池中。其次是陪肥水質,清塘後10—15天,藥性消失即可進水。同時每畝施有機肥70—80千克,用以培養浮游動物,經過7—10天后,水色轉深,池中有大量浮游生物出現,即可放養蝦種。

  3、蝦种放養:蝦种放養密度視蝦池條件、所具備的技術基礎以及成蝦所需達到的畝產計劃而定。如計劃畝產75千克以上,則每畝可放規格3—

  4釐米的蝦種0.8—1萬尾,或放淡化蝦苗1.2—1.5萬尾;若計劃畝產在75千克以下的,每畝可放規格3—4釐米蝦種0.6—0.8萬尾,或放經過淡化的蝦苗0.8—1.2萬尾。

  4、餌料投喂:在池養條件下應以人工投喂為主,餌料的主要種類有螺蜆、貝肉 、蚯蚓、鮮魚肉等動物餌料,花生、麥粉等穀物餌料和切碎的新鮮蔬菜等植物餌料。由於羅氏沼蝦對餌料的要求較高,幼蝦飼養期餌料蛋白量要求為35—40%,成蝦期餌料蛋白量為25—30%。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能製成大小適口,配方科學的顆粒餌料投喂。蝦料的投喂要做到定質、定量、定點、定時,日投喂量約相當於蝦體重的5—7%,但要根據蝦體重的變化來確定。上午投喂量佔全日餌量的30%、上午佔全日餌量的70%。

  5、追肥:為保證天然餌料的形成,要定期潑施肥料,使水質具有一定的肥度;一般每半個月施1次豬糞肥,每畝75—100千克,使浮游生物繁殖,補充人工餌料不足。

  6、隱蔽物設定:羅氏沼蝦在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多次蛻皮。正常情況下,每7—10天蛻皮1次,體重也隨之增加。由於剛蛻皮的蝦活動能力很弱,易於被其它飢餓的蝦殘食,所以在蝦池中投放一些樹枝,種植一些水草,作為棲息、隱蔽和蛻皮的場所,這樣可有效提高成活率。

  7、水質管理:蝦池早期以淺水為好,水深一般為70釐米左右,蝦种放養15天后,逐漸新增新水;2個月後,池水可加深到1.5米。若發現蝦活動遲鈍,攝食量少,應及時向池中補充新水,嚴防缺氧引起死亡。

  中國蝦的清塘與除害

  蝦塘於每季收穫後,池底積累大量的淤泥、糞便、殘餌、動物屍體及植物碎屑等有機物,是造成蝦塘老化、水質敗壞並誘發蝦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放養前必須徹底加以清除。一般用人工或機械方式剷除表面淤泥。清淤後,每畝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灑。

  蝦的進水肥塘

  一類是靠潮差成使用動力納入的海水,此類海水由於海區汙染日益嚴重,海水中多含有細菌、病毒和有害化學物質,應先經蓄水池處理後再進水;另一類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可避免帶入病原,但不同地區地下水的化學成份有所不同,如:氨氮、亞硝酸鹽或硫化物含量較高,一定要經過處理後方可入池,否則會影響對蝦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其處理方法為充分曝氣,加大增氧量,並結合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微生物製劑處理。在兌淡養殖區,同樣應注意淡水水源的汙染情況。

  中國蝦苗的選擇

  選擇標準:健康蝦苗體表潔淨有光澤,肢足完整尾扇分開,蝦體無變白、變紅,晚上不發螢光。用水瓢舀起時,蝦苗能迅速向瓢邊游去並緊靠瓢邊靜止不動:用手指繞圈攪動瓢水,蝦苗能逆水遊動。觀察蝦苗兩條觸鬚能併攏,或偶爾分開一下又合併者佳,若兩條觸鬚經常分開,甚至無法併攏,則蝦苗健康狀況較差。

  中國蝦病害及病害防治

  養殖對蝦的病害可分為生物性病害與非生物性病害兩大類,生物性病害包括由桿狀病毒、立克次什體、病原體等所致的病毒性病,由弧菌等所致的細菌性病,由鐮刀菌所致的真菌性病,由聚縮蟲等所致的原蟲性病,由線蟲,絛蟲等所致的蠕蟲性病等。非生物性病害,包括營養不良所致的營養性病,由水質惡劣所致的環境因素病,由有害化學物質所致的中毒性病等。

  對蝦病害的發生,情況是相當複雜的、儘管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因素的存在和侵襲,是對蝦發病的直接原因,但也並非致病生物的存在就一定發病甚至死亡,這還取決於蝦體健康狀況和環境條件,因此保護好環境,增強對蝦體質可起到預防作用。

  目前,對蝦養成期間疾病流行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給對蝦養殖業造成毀滅性打擊,至今仍末找到有效地防治方法。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