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珍珠雞技術和管理事項

  珍珠雞是從非洲、美洲等地引入的品種,營養價值及烹製方法都與一般禽類食物無異。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珍珠雞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珍珠雞的養殖技術

  珍珠雞,又名野雞、山雞、雉,供食用的野雞還包括沙雞、竹雞、鷓鴣、斑鳩等諸多種類。每年秋冬季節的野雞肉最為肥嫩,作為補品食療也最佳。珍珠雞是從非洲、美洲等地引入的品種,營養價值及烹製方法都與一般禽類食物無異。珍珠雞的品種主要有三類:一是分佈在索馬利亞、坦尚尼亞的“大珠雞”,其主要特徵是隻在其背部有幾根羽毛。二是分佈在非洲熱帶森林的“羽冠珠雞”。三是“灰頂珠雞”,它包括帶有藍色肉髯和紅色肉髯二種型別。

  珍珠雞的生活習性

  適應性

  成年珍珠雞喜幹厭溼、耐高溫、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強。在-20~40℃時仍能生活。但出殼後的雛珠雞若溫度稍低,則易受涼、拉稀或死亡。

  群居性

  珍珠雞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決不單獨離散,人工馴養後,仍喜群體活動,遇驚後亦成群逃竄和躲藏,故珍珠雞適宜大群飼養,另外,珍珠雞具有較強的歸巢性,傍晚歸巢時,往往各回其屋,偶爾失散也能歸群歸巢。

  珍珠雞成年體重2.2~2.5公斤,12周齡體重1.2公斤,28周齡體重1.9公斤;母珠雞28~30周齡開產,產蛋35周可獲種蛋165~195枚,蛋重42~50克,殼褐色、有少許斑點。

  珍珠雞的習性特點

  野性尚存,膽小

  珍珠雞仍保留野生鳥的特性,喜歡登高棲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動。尤其是雛雞有較大活性,常到處亂鑽而引起死亡。飼養中應對此習性給予足夠重視。珍珠雞性情溫和、膽小、機警,環境一有異常或動靜,均可引起其整群驚慌,母雞發出刺耳的叫聲,雞群會發生連鎖反應,叫聲此起彼伏。若把紅色飲水器換成黃色飲水器,雞群會較長時間不敢靠近飲水器。

  食性廣、耐粗飼

  穀類、糠麩類、餅類、魚骨粉、草類、菜葉類、果類等都可用來配合食用。

  飛行能力

  善飛翔、愛攀登、好活動

  珍珠雞兩翼發達有力,1日齡就有一定的飛躍能力。一天中,幾乎能不停地走動。休息時或夜間愛攀登高處棲息。

  喜砂浴,愛鳴叫

  珍珠雞散養於土地面上,常常會在地面上刨出一個個土坑,為自己提供砂浴條件。砂浴時,將砂子均勻地撒於羽毛和面板之間。珍珠雞有節奏而連貫的刺耳鳴聲,實為一大特點,這種鳴聲對人的休息干擾很大,但也有幾個作用,一是夜間此響鳴聲強烈驟起有報警的作用,二是這種鳴聲一旦減少,或者聲音強度一旦減弱,可能是疾病的預兆。

  擇偶

  珍珠雞對異性有選擇性,這是造成雞在自然交配時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當然易受驚嚇也是大群珍珠雞受精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採用人工授精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受精率過低的問題。

  珍珠雞的繁殖技術

  繁殖季節

  珍

  珍珠雞珠雞的性成熟期一般在28~30周齡,產蛋多集中在4~9月份,產蛋高峰在6月份。人工飼養條件下公母比以1:4~5為宜,但由於珠雞仍保留有對雌雄配對的選擇特性及種蛋受精率與季節、溫度有關,故自然交配受精率較低***30%左右***。為了提高珠雞的種用價值,克服因擇偶性和季節性所造成的侷限,可在配種季節進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率在70%左右。

  人工授精

  1.授精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適應人工授精的需要,當種雞飼養到25周齡時則應轉入產蛋雞舍的種雞籠中飼養。轉群要在夜間弱光下進行,捉雞時宜抓雞腳、不抓翅膀,以防翅膀發生斷裂。由於種雞在育成期一直採用地面散養,剛轉至籠中會很不適應,不斷撞籠,特別是見到人或其它異常動靜,則更為嚴重。為了緩解應激反應,最好馬上讓其自由採食,喂些珠雞愛食的青綠飼料,

  2.人工授精的方法

  ***1***主要器械主要有集精杯、試管、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輸精滴管、稀釋液、酒精及器械的清洗、消毒、烘乾裝置。

  ***2***採精採用按摩法,需2~3人配合完成,一人可坐在長凳上,將公雞頭朝後、胸部壓在腿上固定,腹部和洩殖腔虛懸於腿外;也可將雞胸部直接放在長凳上、二腿垂在凳下固定;有時也可將雞身體夾在左肘和左腰間固定。但總之用力要適度。另一人用右手沿公雞後背部向尾方向有節奏地按摩數次,然後左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分跨於洩殖腔***肛門周圍***二側迅速按摩抖動,等其引起衝動、交尾器勃起而翻出排精時,右手迅速用集精器收集精液,同時用左手在洩殖腔二側擠壓、促其排精。

  ***3***輸精為了確保精液的質量要求,可用吸管吸取1滴精液放於載玻片上,再加1滴生理鹽水,後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鑑定精子的活力、密度和質量。將符合要求的精液用吸管吸取放入盛有0.9%生理鹽水稀釋液的試管中,按1:1稀釋,及時給母雞輸精。輸精由2人配合完成,一人用左手抓住母雞的雙腿倒提、腹部向裡,用右手壓迫母雞的尾部,並用分開的拇指和食指把肛門翻開,使輸卵管口露出***管口在洩殖腔的左側上方,右側為直腸開口***。當輸卵管口完全翻開後,另一人將輸精管斜向插入輸卵管內2~3釐米,緩緩將精液輸入。

  ***4***注意事項公雞一般每週採精2次或5天採精1次,母雞每5天輸精1次。每隻母雞的輸精量0.013~0.015毫升純精液。母雞應在產蛋後幾小時輸精或次日產蛋前幾小時輸精。?

  人工孵化

  種蛋要求新鮮、儲存期不超過10天,蛋重45~50克左右,蛋形不過圓、過長或畸形。珠雞種蛋孵化期為26~28天,0~23天在孵化機內,此後時間在出雛機內。其它孵化技術與普通雞的孵化基本相同,但孵化溫度應偏高一些:孵化機溫度38.1℃,出雛機溫度37.6℃,孵化機溼度55%,出雛機溼度為70%~80%。

  珍珠雞的飼養技術

  珍珠雞珍珠雞按其用途和飼養管理的不同,可區分為種雞和商品肉雞。種雞可分育雛、育成和產蛋三個階段;商品肉雞可分育雛和生長兩個階段。為了養好珍珠雞,必須掌握各階段的飼養管理原則、要求和標準。

  ***一***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0~21日齡,由於雛雞體溫調節、消化等能力還不完善,對外界環境和疾病抵抗力較差,易生病死亡,所以要精心飼養、認真管理。

  1.育雛舍

  育雛舍要飼養同一大小、品種的雛雞,公母雛應分欄飼養,有條件的可分舍飼養。要求育雛舍密封效能好,以利於雞舍保溫。育雛舍可鋪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於雞舍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應設消毒池,進舍前鞋要消毒後才可進入。

  2.飼養裝置

  育雛方式可分為地面散養、地板網平面飼養和籠養。地面散養時,冬春季應鋪以5~7釐米厚的墊草,夏季地面鋪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層墊草。墊草應清潔、乾燥、無黴變並鍘成約10釐米長。墊草經一次育雛後應清出舍外與糞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採用地板網平養時,網面可以用鐵絲或木、竹製成。網的間距***或網眼大小***要適宜,一般為1.2釐米間距或1.2釐米見方的網眼,網面高度60~70釐米,整個網面以活動的為好,以便雞群轉出後,揭開網面清除烘便和清掃雞舍。採用地面散養或地板網平養時,要按雞的數量配備並均勻放置水槽及食槽。高置保溫傘供暖。在房舍面積小,用電較方便的地方,可採用疊層式電熱育雛籠育雛,每籠4層,共可育雛1200~1600只。

  3.育雛密度

  飼養面積應隨著雛雞生長而加大。1周齡每平方米飼養50只~60只,2周齡時每平方米飼養30~40只,至3周齡每平方米只能養20只~30只。

  4.育雛溫度

  育雛3周內,雞舍裡的溫度適宜與否,是育雛工作成敗的關鍵,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剛出殼的雛雞要生活在35~38℃的保溫傘下,以後每週下降3℃左右。雞舍溫度是否適宜可觀察雞群的表現:太冷,雞群扎堆;太熱,雞張口喘氣;適宜溫度下精神活潑,表現舒適。在育雛過程中,要注意調整雞群。要把體弱矮小、站立不穩的單獨組成小群,給予特殊照顧,離熱源近些,密度小些,飼料飲水充足,新增維生素,以促進恢復健康。

  5.育雛溼度

  育雛室內溫高,常導致溼度偏低,空氣乾燥,雛雞因失去水分太多而影響健康,嚴重時造成脫水。當育雛舍溼度低時,可在地面灑清水。育雛室保持60%~65%的相對溼度,可在室內懸掛乾溼球溫度計測定。育雛後期對溼度要求不嚴,保持正常溼度即可。

  6.育雛通風

  只需自然通風裝置則可,一般門、窗、屋頂風帽足以滿足雛雞對通風的需求。

  7.育雛光照

  雛雞需要一定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在密閉式雞舍,1~2日齡的雛雞需光照23小時,3~7日齡需20小時,2周齡需16小時,3周齡公雛需12小時,母雛14小時。光照強度:0~10日齡為每平方米3瓦,11~21日齡為每平方米2瓦,要注意使全舍的光照均勻一致。

  8.育雛飼料

  出殼雛雞體重小、耗料少、增重快,因此要求飼料質量好,營養水平高,符合衛生標準。可參考的飼料配方如:玉米50%、麥粉3%、麥麩2%、豆餅31%、魚粉12%、骨粉1.1%、食鹽0.4%,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促生長素、抗生素藥物等新增劑0.5%。

  9.飼餵與給水雛雞出殼後24小時開食,可先讓其飲用5%的葡萄糖水,2~3小時後再餵給浸軟涼乾的碎米或玉米粉,1~2天后可餵給配合料。1周齡每晝夜餵食6~8次,2周齡5~6次,3周齡4~5次。開食後可自由飲用水質好、水溫20~25℃的飲水。育雛期所用長型料槽、水槽的數目和長短,依據飼養數而定,原則上保證每隻雞擁有的長度為料槽2.5釐米、水槽0.6釐米。

  10.觀察雞群

  育雛期間應經常進入雞舍,觀察雞群的精神、飲食、糞便等狀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查明原因,確認病情,及時隔離、治療或淘汰,視具體情況可對雞群有針對性地投藥預防。

  11.雛雞斷翅

  為防止喙癖、降低飛行能力,可在10日齡內斷喙和切去左或右側翅膀最後一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