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松鼠的方法有什麼

  松鼠的姿態很可愛,飼養簡單,熟悉之後可以抓在手上玩耍,是很適合作為寵物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松鼠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松鼠的方法

  1.食物

  松鼠似乎都以殼鬥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 胡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遊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2.飼養籠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儘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 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在高處的巢箱代替。 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3.其他

  每年的4-5月為金花鼠、北海道松鼠的繁殖期,每次可產4-5只小松鼠。 繁殖情況與老鼠相似。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不在乎地爬到肩上、頭上。 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 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疾病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齧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併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鬆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齧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 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 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儘早進行隔離。

  3.肺炎

  壓力過大、過度潮溼、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罹患肺炎。 出現咳嗽、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症狀,而後死亡。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 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低鈣血癥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痺、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新增鈣劑,作為預防方法。 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5.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6.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7.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

  飼養松鼠的注意事項

  1.環境。松鼠的一身毛,決定了它們怕熱不怕冷的屬性。松鼠適宜在20-30℃下生存,當溫度超過30℃,它們就會中暑甚至死亡。所以在炎熱的夏季要給它們做好降暑的措施。冬天在野外松鼠會冬眠,不過在溫暖的家裡就沒有冬眠的必要啦。

  2.餵食。松鼠不怎麼挑食,野生的松鼠對松子、橡子什麼的統統來者不拒,偶爾它們也會偷個鳥蛋捉只蟲子開開葷。家養松鼠,可以餵它們些瓜子、水果、還有胡蘿蔔、白菜等蔬菜。總之,給松鼠吃得雜些對它們有好處。如果懶得給它們準備吃的,可以買現成的鸚鵡糧,因為鸚鵡糧的成分和松鼠需要的營養差不多。不過鬆鼠也是齧齒動物,它的門牙會不斷生長,因此,和養倉鼠一樣,要給松鼠準備點磨牙的東西,不然它們就會得各種很慘的牙病,甚至會因此死掉。

  3.運動。松鼠極其好動,喜歡在樹上來回亂竄。養松鼠最大的挑戰就是要給它們準備足夠大的運動空間。如果讓松鼠常年生活在狹小不能自由運動的空間裡,它們會抓狂的。 所以,要給松鼠預備一個寬敞的大籠子,而且裡邊要有類似樹枝的東西供它們上躥下跳,最好還有個倉鼠輪之類的東西讓它們發洩旺盛的精力。即使這樣,還得經常把松鼠放出來,讓它在家裡瘋一圈,不過一定要記得把它捉回籠子,否則這些調皮鬼會把房間弄得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