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飼養小母牛的基本管理方法

  飼養母牛可以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那麼小母牛怎麼飼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小母牛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小母牛的方法

  ***一***配製原則

  1、要符合肉牛飼養標準,並充分考慮實際生產水平。

  2、儘可能利用當地的飼料原料,品種多樣化,努力降低飼料成本。

  3、精粗飼料比例依牛的型別和粗飼料的品質優劣而不同。一般按精粗比3040:6070搭配。

  4、注意考慮所配日糧的適口性和飽腹性。

  ***二***日糧配製方法 日糧配製的目的是實現經濟合理的飼養,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高效益。

  1、營養湊合法: 第一步,列出所用飼料並查各種飼料的營養成分。

  第二步,根據經驗先列出配方並分專案計算出各種指標***如代謝能、粗蛋白、鈣磷等***

  第三步,檢查第二步計算結果,並和需要對比,並對相應的成份進行調整,以達到營養需要。

  2、對角線法:只有23種飼料時,用此法較簡便,但此法只考慮了粗蛋白含量,沒有考慮能量、礦物質等。

  母牛的飼養管理方法

  飼養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維持健康,能夠保證連年產犢。在飼養乳肉兼用母牛時,除了生產犢牛以外,還可以生產一些商品牛奶,從而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但目前農村中並不能做到每年從每頭母牛哪裡得到一頭犢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飼養不當,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較低造成的。

  1、空杯和妊娠後期母牛的飼養管理。

  成年空杯母牛要保持中等膘情,正常發情,能按時參加配種。母牛懷孕前5個月胎兒生長髮育緩慢,可以和空杯母牛一樣,以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少量精料,組成日糧。如果處在青草季節,母牛可以完全飼餵青草,而不用飼餵精料。但是青草要種類多,品質好,母牛能夠吃飽。

  母牛妊娠後期,即懷孕的第6-9個月,胎兒生長髮育快,從母體需要較多的營養物質,同時母牛在體內也需蓄積一定的養分,以保證產犢後的泌乳。此時,應按照飼養標準配合日糧,應當是以青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精料選擇當地資源豐富的農副產品,如小麥麩、棉籽餅、糟粕類等,再搭配少量的玉米等穀物飼料。要特別注意礦物質、維生素的補充。

  母牛要每天飼餵2-3次,每天要飲水3次,飲水要清潔、新鮮,冬季水溫要不低於15度,不飲冰水,不喂發黴、變質的飼料。母牛既不能過瘦,也不能過肥,保持中上等膘情。

  母牛在管理上要加強刷拭和運動,特別是第一胎母牛,除刷拭外,要進行乳房按摩,以利產後犢牛哺乳。妊娠後期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母牛發生碰撞、滑倒、擁擠、頂架,以免發生流產。

  2、圍產期母牛的飼養管理。

  所謂圍產期就是母牛分娩前15天和分娩後15天,母牛分娩前後的飼養管理。在此期間內母牛生理上變化很大,所以在飼養管理上要特別注意,使之安全分娩,保證母子健康、平安。

  一般母牛的妊娠期為283天或285天,可以從配種日期推算預產期,簡便的方法是:用配種月份減3,日數家10計算。

  按照預產期調整飼養,做好接產的準備工作。妊娠母牛給精料較多時,在預產期的前2-3天應適當控制精料量,且精料可提高一些麥麩的含量,減餵食鹽,不喂甜菜渣、酒糟等,喂給優質的乾草。

  有產房應將產房消毒,鋪墊褥草,讓母牛進住產房,且保持安靜、乾燥。沒有產房,也應在預產期的一週前,清掃牛床,剷除牛糞和雜物,鋪墊褥草,保持牛床衛生、乾燥。

  母牛分娩,在犢牛出生後,就會站起來舐食犢牛身上的胎水。由於分娩母牛體力消耗很多,應讓其安靜休息,並及時喂給溫熱的麥麩鈣鹽湯,既10-20千克溫水,加入500-1000克麥麩、50克食鹽、50克碳酸鈣和紅糖250-500克,以利於母牛恢復體力和胎衣排出。母牛產後的15天,又稱為恢復期,此期間母牛消化機能較弱,不應急於增加精料的飼餵量,應讓其採食優質的青乾草。注意觀察母牛採食、反芻和糞便情況,乳房消腫,惡露排出,就可在分娩後4-5日起,逐漸增加精料喂量,同時注意供給充足的飲水,並牽出舍外,晒晒太陽,進行日光浴。

  3、 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的泌乳量直接影響著哺乳期犢牛的生長髮育,也就是說,只有按照飼養標準,加強哺乳母牛的飼養管理,才能提高哺乳期犢牛的日增重和斷奶體重。

  母牛產後飼養全面,特別是飼料中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充足,加之運動合理,母牛子宮恢復就快。一般產後4周子宮頸外口閉鎖,40天左右便可完全恢復,在此發情配種。肉牛在產後60-90天受配率較高,因此在產前一個月和產後兩個月要加強飼養,補充飼料,使母牛在產後80天之內再次妊娠,保證母牛一年一犢,從而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牛經濟效益。

  母牛的飼養方法

  6-12月齡,是生長髮育最快時期,其性器官和第二性徵發育很快,體軀高度和長度急劇增長,同時前胃已較為發達,這時既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飼料又必需具有一定容積,以增進瘤胃功能和獲得較高增重。每天飼餵2~3次,乾草5~6千克***注意粗飼料質量,營養價位低的秸稈不應超過粗飼料總量的30%***,精飼料2~3千克,適量青貯和多汁飼料,骨粉或貝殼粉及食鹽各25克。運動場內放置鹽磚供自由舔食。

  12~18月齡,育成牛的消化器官更加擴大,只要餵給足量的青粗飼料***其比例約佔日糧總量的75%***、少量補給精飼料,就可滿足能量和蛋白質的需要。每天飼餵2~3次,餵給8~9千克乾草***注意粗飼料質量,營養價值低的秸稈不應超過粗飼料總量的30%***,15千克青貯,再補1~2精料,骨粉或貝殼粉、食鹽各25克。運動場內放置鹽磚供自又舔食。

  育成母牛應根據年齡和體重情況進行分群,這樣便於飼餵和管理。舍飼條件下,育成牛每天應放進運動場內自由運動。育成母牛每天應刷拭牛體1~2次。每次5~10分鐘,以保持牛體清潔,促進面板代謝並養成溫馴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