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高帆紅劍的疾病

  高帆紅劍最常見的病有:腸炎,膚黴病,爛鰭病,爛鰓病,白點病,棉口病, 眼球凸出症。上述病症一般都是細菌,寄生蟲,引起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高帆紅劍的常見病的防治方法。

  高帆紅劍寄生蟲類引發的疾病防治:

  毛細線蟲病

  病原體: 為毛細線蟲。雄蟲體長1.93~4.15毫米,雌蟲體長4.99—10.13毫米。

  症狀: 寄生在魚的消化道里,以頭部鑽進腸壁粘膜層,破壞組織,使腸內其他致病微生物侵入腸壁而引起炎症,嚴重時可致魚死亡。單純患毛細線蟲病,因蟲體吸取營養,使魚體瘦弱,生長髮育受到一定影響。

  毛細線蟲的蟲卵,隨糞便排出後卵才開始分裂。當水溫為28~32℃時,經過6~7天發育成為幼蟲。幼蟲通常在卵內而不鑽出卵殼,成為感染性含胚卵,其他魚吞食含胚卵後再感染。

  治療方法: 一般防治不易。

  嗜子宮線蟲病

  病原體為嗜子宮線蟲屬的—些種類。由於蟲體—般表現為紅色,故俗稱“紅線蟲病”。比較常見的病原體為鯉嗜子宮線蟲、鯽嗜子宮線蟲和藤嗜子宮線蟲。

  鯉嗜子宮線蟲的雌蟲,雌蟲寄生於鯉等魚類的面板下,使鱗片豎起,引起面板、肌肉發炎和充血。在皮膚髮炎處,往往引起水黴病併發,嚴重時造成病魚死亡。此病主要危害2齡以上的魚。雄蟲寄生在鰾內和腹腔內,細小如髮絲,透明無色。此種線蟲為胎生。幼蟲被大型劍水蚤所吞食,幼蟲在劍水蚤體腔中發育,魚吞食劍水蚤而感染。鯽嗜子宮線蟲的雌蟲寄生在鯽的尾鰭上,有時可寄生在背鰭和臀鰭。病魚除生長髮育受到一定影響外,一般不致引起死亡。雄蟲寄生在鰾內和腹腔內,細小如髮絲,透明無色。生活史與鯉嗜子宮線蟲相似。幼蟲在水中最長能存活13天,中間宿主為劍水蚤,魚類吞食帶有這種線蟲幼蟲的橈足類而感染。藤嗜子宮線蟲的雌蟲寄生在鯉科魚類的背鰭和臀鰭,有時也寄生在尾鰭。對寄主的致病情況和鯽嗜子宮線蟲大致相同。雄蟲寄生在腹腔內,細小如髮絲,透明無色。

  錨頭鰠病—又名針蟲病、鐵錨蟲病。

  病原體: 為錨頭鰠。錨頭鰠寄生在魚體上可分為“童蟲”、“壯蟲”、“老蟲”三個階段。童蟲一般2~3天后便可發育為壯蟲。壯蟲體粗壯,手觸之可豎起,肉眼可看到腸管不斷蠕動,體後掛有一對綠色的卵囊。老蟲體色混濁,體軟,手撥動時無彈性,無卵囊,蟲體常附。生很多累枝蟲一類的原生動物,這時蟲體己接近死亡。錨頭鰠在水溫25~37℃時只能活20天左右;在春、秋季則可活一個月或稍長。秋末感染的錨頭鰠,有少數能在魚體上越冬,大多數在冬季死亡。

  症狀: 錨頭鰠病的發生,有急性和慢性兩種不同的型別。急性感染時,能使魚在短時期內大量死亡。由於大量的第五橈足幼體感染魚體,破壞魚體組織,同時又大量吸收寄主營養,使魚呈現急躁不安,甚至緩慢遊於水面,不攝食,造成大量死亡。慢性感染常因寄生部位的周圍組織發炎紅腫或組織壞死,水黴菌和細菌侵入傷口,引起其他炎症的併發症。蟲體露出魚體面板外的部分,常有原生動物及藻類附生,似一束束灰色的棉絮,故有稱之為“蓑衣病”。在此情況下,影響病魚的活動能力,同時寄生蟲又吸取寄主營養,使魚體極度瘦弱,造成病魚慢慢死亡。錨頭鰠適溫性廣,為12~33℃。因此觀賞魚週年均有可能感染此疾病。

  防治方法: 可用百萬分之零點三至零點五***0.3~o.5ppm***敵百蟲溶液殺死錨頭鰠幼蟲,每隔半月一次,病魚還可用百萬分之五至八***5~8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

  高帆紅劍非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

  .鹼性病

  當水質呈現極端的鹼性時,魚很容易患此病。病徵為魚鰭出現鬆軟無力,唯一的防治方法為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潔淨和pH值適宜。

  頭部穿孔病

  當魚餌料中部分地或完全缺乏鈣、磷或維生素D等營養素,或由於魚受鞭毛蟲類感染而導致食物執行到腸內時,這些營養素被寄生蟲所吸收。同時由於大量的鞭毛蟲類的感染而減弱寄主腸內粘膜的吸收能力,從而導致營養缺乏症--穿孔病。

  當魚體內缺乏鈣、磷和維生素D等必需營養素中的任一種時,其皮下組織就會開始成塊狀的分解,尤其是在頭部的軟骨組織。起初這些病變並不易察覺,因發病部位的表皮依然完好,直到各個病塊被撕裂,白色的軟骨組織被分解而成的物質開始滲漏出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分泌物會穿透周圍的組織,最後流到傷口外面來。從魚的外表可發現在頭部及眼睛周圍出現1—3毫米的蛀洞,看起來就像—條條小白蟲由面板內鑽出來—樣。至於大—點的洞,像幾毫米直徑寬的塞子被頂出來一樣,洞孔隨時間而擴大。

  治療時除藥物控制外,還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規律地新增足夠量的鈣、磷和維生素D,穿孔即可癒合。同時在水中新增碳酸鈣和硫化鎂,可以加速康復的過程及預防患穿孔病。

  緊迫症

  當水體的水溫、pH值、硬度等的變化太大時,魚便會縮成一團,若處理不當,常會因其他病原之混合感染而導致此病。處理方法應著重於預防,注意水質和水溫的變化不要太大。新水加入時注意與舊水慢慢混合,讓魚逐漸適應新水。當魚病發生時,注意維持水質穩定。若水質不良,要以適宜的水大量更換,必要時使用藥物控制病原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