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西紅柿的方法是什麼

  西紅柿因為擁有豐富的營養又因為其擁有美容養顏的特效所以備受喜愛。那麼西紅柿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種植西紅柿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種植西紅柿的方法

  ***1***栽培季節:出口加工番茄多進行露地栽培。番茄為喜溫但不耐高溫又怕霜凍的蔬菜作物,適宜於在日平均溫度15℃以上的無霜期內種植。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露地種植番茄一般在華南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全年無霜,但春季陰雨多、光照不足,溼度大,病害重;夏天高溫多雨,又常有颱風,只有秋、冬季天氣晴朗,光照充足,雨水少,氣候溫暖,最適合種植,一般8-9月播種,9-10月移栽,11月中旬開始採收,直到翌年2月下旬拉秧。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無霜期很長,一年可載兩茬。春茬一般11-12月份播種育苗,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採收,7月中下旬拉秧;秋茬在7-8月份育苗或直播,8月至9月上旬栽植,10月上旬採收,11月下旬拉秧。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北部寒冷地區,無霜期短,一年只種1茬,3-4月份播種育苗或5月份直播,7-9月份採收,早霜前拉秧。作加工用的番茄多采用無支架栽培。華北南部如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無霜期較長的地區一年可種兩茬,春番茄和秋番茄,而以春播番茄為主,則因夏季高溫多雨,番茄很難越夏,春播番茄一般1-2月份提前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採收,8月上旬拉秧。

  近幾年來,在雲、貴、川高原及南方丘陵高山區,夏季氣候溫和,最高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下,則可進行番茄夏季栽培。於5月上中旬育苗,8-10月採收供應,產量高,品質好,對番茄出口創匯有重要作用。

  ***2***春番茄露地栽培技術

  ①育苗技術:培育壯苗是番茄栽培的關鍵措施之一。壯苗的標準是莖粗、節間短,葉大而厚,葉色濃綠,根多而健壯。各地都有適合當地情況的育苗方法,現以長江流域較普通的大、小棚多層覆蓋,冬春早熟番茄育苗方法介紹如下: 播種:春季露地早熟番茄的育苗時間各地不一。原則上在露地晚霜過後及早定植,番茄育苗的苗齡,利用冷床育苗60-70天,利用電熱溫床育苗45-50天。根據這一原則各地有不同的播期,長江流域一般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在9月份以前應作好育苗準備工作。採用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作物的菜園土或稻田土,加充分腐熟的玖元素稀土機肥、藻速壯微生物菌肥或肥力好的無害垃圾和礱糠灰按5:3:2的比例碾碎混勻,過篩,製作成“培養土”。在10月上旬搭建好大棚,平整好棚內苗床,鋪上5cm厚的培養土,播種前苗床灌足底水,平整地薄撒一層幹細土,播種量一般為5-8g/m2床面。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0分,注意不斷攪拌,然後再繼續浸泡3-4小時。達到用手摸種子不滑***,用溼紗布包蓋在25-30℃溫度下催芽,有2/3種子露白時播種,或漂洗乾淨後,不催芽,晾乾直接播種。把種子均勻撒播床面或條播,覆蓋0.5-1cm細土,稍加鎮壓,覆蓋地膜,保持溼度,提高地溫,加快出苗。 苗床管理:出苗前,棚內保持晝溫25℃以上,夜溫18℃以上,4-6天即可出苗。出苗後,及時揭出地膜,加蓋小棚,維持白天20-25℃,夜間10-15℃,超過28℃時要及時通氣降溫,防止小苗徒長。及時發現、識別和拔除假雜種苗和機械混雜苗。2-3片真葉時1次移苗進缽。營養缽直徑8-10cm較好,預先填充營養土。在小棚內維持白天20~25℃,夜間10~15℃,保持苗床溼潤和肥力充足。若發現有徒長趨勢。除及時通氣降溫以外,可噴灑20mg/L的多效唑溶液進行控制。為了培養壯苗,定植前要適當降低溫度和控制溼度,提高種苗的抗逆能力。

  ②整地、施肥、定植: 種植番茄地塊選擇,番茄忌連作,要與番茄或茄子、辣***甜***椒等茄科作物至少要間隔2-3年,這樣可以保持地力。又能減少病害。番茄的前茬最好是蔥蒜,豆類和瓜類蔬菜,其次是白菜,甘藍及菠菜、芹菜等綠葉蔬菜,與水稻輪作效果較好。 栽培番茄地的前作收穫後要進行深翻冬凌晒垡,春季耙平做畦,高畦栽培,一般畦寬***含溝***1.3-1.7m,其中溝寬0.3-0.5m,溝深0.2m左右。畦向以南北問為好,植株接受光照均勻。 番茄為多次採收的高產蔬菜,整個生育期需大量肥料。總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增施磷、鉀肥。農家肥的種類很多,其優劣次序是:地玖生物、藻速壯、玖元素、有機肥、生物菌肥、生物肥、海藻肥、水溶肥、、雞鴨肥、羊兔糞、馬糞、牛糞。人糞尿需與其他肥料搭配施用。無論那種農家肥都必須充分發酵腐熟,不能施生糞,以免燒根和感染病蟲害。高畦栽培的施用方法,一般在畦的中央開溝,每667m2施優質腐熟廄肥2000-3000kg及草木灰200kg,並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摟平,在高畦兩側開定植溝,再溝施優質農家肥200kg或複合肥20-25kg。施基肥數量要能保證對番茄生長的需求。 番茄的定植,要在當地斷霜後,5~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2℃時,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可在清明前後定植。在當地沒有晚霜危害情況下,適當早栽,可以使番茄早熟豐產。定植番茄儘量選擇無風的晴天,這樣可充分利用陽光照射來提高種植畦的土溫,使幼苗迅速恢復生長。千萬不要在雨天及雨後地面仍然泥濘的情況下栽苗,這時土粘在根上,不易散開,不利於根的生長和緩苗。 番茄定植密度要根據選用的品種,有無栽培支架等情況而定,一般早熟品種小架栽培要密些,每667m2栽5000~6000株,中晚熟品種大架栽培,每667m2栽3500~4000株,無支架栽培每667m2栽2800~3200株。 目前生產上已廣泛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定植時苗不要栽得太深或太淺,栽苗後及時澆水,地膜覆蓋的破膜處,苗的四周用土壓嚴。

  ③定植後田間管理技術 一是定植至始花初結果期的管理:從定植後到第1穗果始花並坐果。這一階段的管理重點是提高地溫,促進緩苗,適當控制營養生長,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間的關係,使營養生長及時轉入生殖生長。 在定植後,以澆緩苗水到第1穗果膨大前,一般不澆水,中耕2~3次,疏鬆土壤,提高地溫,促進緩苗,增強根系的發育,進行蹲苗。如果遇天旱,土壤墒情不好,午間植株有萎蔫時,可在第1花序開前或開後澆水,但切勿在開花期澆水,以免造成落花落果。

  西紅柿種植技術要點

  溫度要求

  番茄喜溫,白天適宜的溫度為25℃~28℃,夜間16℃~18℃。低於15℃,番茄種子發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轉紅受到影響:低於10℃,生長緩慢,生殖發育受到抑制,5℃時莖葉停止生長,2℃則受到冷害,0℃即被凍死。高於35℃生殖發育受到影響,高於40℃生理紊亂而熱死。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差利於養分的積累和轉熟,促進植株健康發育,防止徒長,增強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產量。

  溼度要求

  基本原則是除發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後的緩苗期,要求較高溫度和溼度外,其他時期都不需要高溼度。對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開花期以及轉熟期要適當控水外,其他各期都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施肥原則

  番茄需肥量較大,各時期都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但各個生育時期對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異,前期側重氮肥,後期側重鉀肥,磷肥的需求貫徹生育期始終。但整個生育期間要保證鉀肥的需求量。

  在保證番茄正常生長髮育的條件下,對番茄進行低溫鍛鍊,以促進正常的生殖生理過程和受傷後的儘快癒合恢復生長;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則要通過充足的鍛鍊,以保證安全渡過受傷後的艱難時期,而在正常生長階段,溫度可適當稍低。

  番茄栽培的關鍵是培育壯苗,壯苗指標為6~7片葉,苗齡60~70天,20~23釐米高,60%~70%顯花蕾。

  在番茄生產中,應對番茄進行配方施肥。生產100公斤番茄需要氮0.4公斤、磷0.45公斤、鉀0.44公斤。按畝產5000公斤計算,應分期及時追施‘盛果肥’,這時需肥量大,施肥量應適當增加,每次每畝追施硫酸銨29公斤、過磷酸鈣18公斤、硫酸鉀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