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高產南瓜苗

  南瓜苗一般在3月開始播種,以後直至8月都可分批播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瓜苗的高產栽培技術,一起來看看。

  南瓜苗的高產種植技術

  選擇品種。

  選用當地苗、瓜兼長,苗粗體大的南瓜作種,如枕頭瓜、板瓜、牛腿瓜、大紅袍瓜、黃瓣瓜等。不宜用瓜苗短的品種。

  浸種催芽。

  南瓜種子經太陽晒2天,放入50℃熱水中,不斷攪拌,水溫降到30℃左右時浸泡種子15-20分鐘後自然冷卻,繼續浸種7-12個小時。浸種後催芽,催芽溫度維持在30℃左右,兩天便可發芽。

  精細整地。

  選擇排水性好,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的地塊種南瓜苗。按寬1.5米分畦,開好畦溝,溝寬30釐米,溝深15-20釐米,四邊開好排水溝。

  適時播種。

  為提早和延長上市時間,一般在3月開始播種,以後直至8月都可分批播種。按行距20釐米開播種溝,株距10釐米,每穴下兩粒種子,播後澆透水,覆蓋2釐米厚的營養土。

  及時施肥,施足基肥。

  每畝放入腐熟的牛糞2000-2500公斤或土雜肥2500-3000公斤、磷肥20公斤。播後用腐熟的糞水或沼液水淋透,再用地膜平鋪於畦面,四周用土壓實保溫。出苗後讓小苗任其在膜下生長。追肥一般用腐熟的人畜糞水,並要勤追保證足夠的糞水供應,以促瓜苗迅速生長。每次採收後及時對植株重施速效氮肥,促使早發腋芽。

  及時採收。

  當瓜苗長到40釐米高、有5-6片真葉時可分批採收,在基部留1-2片真葉剪下上部的嫩苗。在每次採收前5-7天噴施80毫克/公斤“920”溶液,可增產30%以上,而且可減少基節粗纖維的形成。

  南瓜苗的種植方法

  栽培管理

  1.整地、施肥、鋪膜 <印度瓜產量高,肥水需求量大,應在沙壤土中種植為宜。前茬以豆、薯類、<玉米為好,不宜選重茬瓜地種植。整地作畦,寬4米,長度視種植植株而定。播種前20天整地,種植行應稍高於莖蔓,匍匐行2至3釐米。這樣做是為了中後期追肥澆水時,不澆瓜和莖蔓,以防爛瓜。

  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至5000公斤,複合肥10至15公斤。施肥深夜15至20釐米,宜寬不宜深,寬度以點穴半徑50釐米為宜。最好開溝施入以加大<根系收面積,不宜穴施。

  底肥施好後,鋪<地膜地膜寬50釐米,長視播種量而定。播種前7至10天鋪膜,四周壓嚴密封。

  2.<激素理為了促進種子早發芽、生長壯和產量高,播種前要用ABT4號增產靈20ppm浸種4小時。浸後用清水淘洗淨,放入容器同內催芽,溫度20℃至25℃,上覆溼沙布。每天淘洗一次,待種子裂嘴後點播。

  3.適時播種 北方在<穀雨後、南方在<清明進行播種,每穴1至2粒,點播。播時用木棍扎深2至3釐米的孔,<株距米,畝種300至500株。播後將孔穴用細溼土封嚴。北方寒冷地區可搭拱棚,棚高30至40釐米,寬50至60釐米,以防霜害。霜期過後揭膜。播種後要經常檢查,防止日灼燒苗。

  4.管理印度南瓜以主蔓結瓜為主,根瓜不留。在距根部2米以上,或在10至12對葉片處留瓜1至2個。如求單瓜個大,最好留1個。如求籽多,瓜多,可選留2至3個。當所留瓜坐穩後,其餘瓜一律摘除。

  留瓜後主蔓生長到10至12片葉時切頭,蔓保留4米左右,瓜前多留葉片,以增加營養面積,側蔓一律抹除。 壓蔓印度南瓜生長旺盛,曼長葉大,為防止風捲折秧、增加根系生長、促進瓜體增大,應隨蔓的生長進行壓蔓,埋土3至5釐米。在結瓜處可壓成弓形,使瓜<增重授粉 花期為了提高坐果率,應進行人工授粉。將初開的雄花摘下倒扣在雌花上,使其傳粉。無用的雄花在末開前摘除,減少營養消耗。切勿同株授粉。

  噴施激素和追肥當幼瓜長至10公斤以上時,應及時追肥。每株追稀糞水2至3公斤、二銨100克,分3至5穴追施,施後灌水。也可能在瓜蔓兩側開溝施肥,促根、瓜、葉生長。在南瓜生長期可噴施1000ppm豐農1萬倍的植寶素、多效好***每畝1包6克***等。

  防病印度南瓜生長期末發現任何蟲害,<病害花葉病、根腐病等。應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或抗枯寧、克菌靈等,如發病嚴重時可採取灌根防治。

  墊瓜當印度南瓜生長到20至30公斤時,要用草繩或柳條編成圓圈墊瓜。每個瓜墊2至3個***石頭也可***,使之離地面3至5釐米,以防爛瓜,並使瓜著色一致。

  5.及時採收 當瓜體變為橘紅色、瓜面呈現出稜條、用手指按不動時,視為成熟,應及時採收、加工或貯藏。

  栽培技術

  1.選用高產、抗病、抗逆優良品種

  2.及時整地,施入足夠的<基肥BR>

  3.適時播種,保證苗全、苗壯、苗旺,為後期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4.花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保證坐瓜

  5.果實膨大期天氣變化,合理、適時、適當澆水;密切注意病蟲害發生發展,做出正確、及時、合理應對

  6.適時採收、貯藏、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