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鈴期病蟲害怎樣防治

  在棉花花鈴期要做好蟲害的管理保護好棉花的質量,在這一時期的棉花蟲害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棉花花鈴期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棉花花鈴期病蟲害防治

  一是發生重、種類多據預測分析,今年棉花病蟲總體中等偏重發生,區域性區域將偏重至大發生,特別是花鈴期多種病蟲將交織為害,對棉花產量構成威脅。主要有棉蚜、盲椿象、紅蜘蛛、枯黃萎病和後期紅葉莖枯病等,一些區域棉鈴蟲仍需防治,特別是自留種不容忽視。

  二是氣候條件利於病蟲的發生據氣象部門預測,6、7月份高溫多溼,這個階段也是棉花現蕾、開花、結鈴的關鍵時期,而高溫多溼利於棉花枯黃萎病發生流行,往往出現“下一場雨死一片苗”的現象。

  三是抗蟲棉田病蟲種群發生了變化轉基因抗蟲棉大面積種植後,棉鈴蟲的發生態勢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棉盲椿象、紅蜘蛛等次要病蟲逐漸上升並構成新的威脅。在棉花生長後期,缺鉀誘發的紅葉莖枯病發生嚴重,導致棉花早衰而減產。

  四是農民對抗蟲棉的抗蟲作用認識不足轉Bt基因抗蟲棉不是“無蟲棉”,特別在我省三、四代棉鈴蟲期間,抗蟲棉的抗性已經明顯降低,棉花的生殖器官花、蕾、鈴抗性表現最弱,往往有一些產在這些生殖器官上的棉鈴蟲卵孵化存活而造成危害,同時,抗蟲棉對棉蚜、棉薊馬、棉葉蟎、白粉蝨等沒有抗性,如不進行防治往往造成新的危害。

  為此,建議抓好以下防治要點:

  一、棉鈴蟲抗蟲棉品種一般不需噴藥防治二代棉鈴蟲,常規棉防治二代棉鈴蟲要掌握在成蟲產卵盛期。要掌握好防治指標和施藥技術,當三代棉鈴蟲百株花蕾和鈴上累計落卵量達100粒或有10頭幼蟲時,應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毒死蜱、甲維鹽、辛硫磷、丙溴磷、硫丹等進行防治。提倡噴施苦蔘鹼等植物源殺蟲劑或棉鈴蟲病毒製劑,與以上有關殺蟲劑半量復配噴施技術,減少汙染,減少來年的蟲源。但抗蟲棉田禁用Bt生物製劑。

  二、棉花枯黃萎病可在抓好藥劑處理種子的基礎上,抓好發病初期噴藥防治的關鍵環節,並間隔10天噴治一次,一般連噴3次左右。當然,有條件的地方可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2年以上。防治用藥可選用黃腐酸鹽類、乙蒜素類加多菌靈、代森錳鋅等,同時可加些營養素類提高植株抗病力。

  三、棉盲椿象防治盲椿象提倡適期早防治,一般在棉花苗期百株有若蟲3頭左右開始噴藥防治,並在同一時間段進行大規模統一防治,控制住棉田第一代盲椿象的危害。在花鈴期當百株蟲量達20~25頭時,要立即防治,可選用啶蟲脒、吡蟲啉與馬拉硫磷、氯胺磷、毒死蜱等農藥半量復配噴施。防治時間應在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噴藥時對準嫩頭、邊心和蕾鈴,強調噴勻打透和規模化統一防治。注意不要惜水不惜藥,不要帶露水噴藥。

  四、棉花紅葉莖枯病主要是缺鉀誘發的病害,花鈴期棉花生長旺盛,需鉀量大增,如果田間鉀肥供應不足,易於發生棉花紅葉枯病。可結合防治枯黃萎病,早期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液,隔7天噴一次,要連續噴2~3次。有條件的可以抓好配方施肥技術,針對實際需要補施鉀肥。

  五、棉蚜、棉紅蜘蛛棉蚜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紅蜘蛛選用阿維菌素與有機磷農藥半量復配噴施。

  注意防治棉蚜和紅蜘蛛要控制在害蟲點片擴散之前,如果害蟲群體數量很大時並已經蔓延全田,防治難度將大大增加。

  棉花花鈴期怎麼噴鉀肥

  棉花進入花鈴後期,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日趨減弱,而地上部的蕾鈴不斷生長髮育,在缺肥棉田或中下部結鈴多、上部營養不良的棉田應及時噴施鉀肥。

  噴施鉀肥以硫酸鉀最適宜,如俄羅斯產的愛普硫酸鉀,含氧化鉀52%。每次每畝噴施2%硫酸鉀溶液30公斤,連續噴3次。噴肥時棉葉正反面都要噴溼,並以棉株上半部葉片為主要噴施物件。一般噴施葉面肥要求葉片溼潤時間能維持在0.5~1小時,最好在無風天傍晚或陰天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