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家禽的飼養管理方法

  養殖戶只有充分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點,根據其特點進行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為有效防止熱應激,夏季應努力搞好降溫工作,如開窗通風、使用空調、噴灑涼水、搭建涼棚或在養殖場周圍栽種藤蔓植物,儘量減少水泥路面和牆面等的反射熱,高溫季節應加大維生素C用量,可在飼料中新增0.04%的維生素C或0.4%的碳酸氫鈉,同時用0.01%~0.02%的維生素C水溶液供家禽飲用。

  家庭散養或小規模飼養時,應儘量留出活動場地,適當堆積清潔沙堆,讓家禽能及時沙浴。水禽飼養場應留有一定的水面,讓水禽有嬉戲交配的場所。種禽飼養場尤應注意,不要只考慮規模效益而無視家禽的生理特性。

  2.家禽無牙齒,無味覺,消化道較短。雞的腸管約為體長的5倍,鴨、鵝的腸管約為體長的4~5倍,雖有利消化食物,但肌胃肌肉收縮壓力大***肉食性的禽類肌胃不發達***。

  飼養管理提示:

  ①治療消化道感染時,有些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在消化道內不易吸收,不宜用;呋喃類藥物在家禽消化道內易吸收,易產生中毒反應,應慎重使用,嚴格控制劑量;土黴素可以口服治療消化道感染和其他全身性感染,強力黴素最易吸收,是一種長效飲水抗菌藥。

  ②家禽的飼料應易於消化吸收,防止造成浪費。為幫助肌胃更好地磨碎食物,提高對飼料的消化率,應在飼料內加入適量乾淨的砂石,產蛋期為母雞補飼碎貝殼,既能補充鈣,也可起到類似的作用。

  ③雞對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低,因此雞糞常可再利用。

  3.家禽氣囊多。家禽有9個氣囊與肺臟連線。因此,特別是在空氣中含有較多的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和灰塵、飼料碎屑、羽毛碎屑時,很容易造成氣囊損傷,使麴黴菌、黴形體、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進入機體引發疾病。同時,禽無膈肌,胸腔與腹腔連通為一個腔體,若腹腔發生感染,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炎症,影響心臟、肺臟等重要的器官。

  飼養管理提示:

  ①應及時打掃禽舍,搞好消毒。

  ②禽無膈肌,不會咳嗽,發生呼吸道感染時,使用鎮咳藥無效,可以使用氯化銨幫助排出痰液,並及早使用抗菌藥控制炎症。

  ③氣囊擴大了呼吸面積,既有利於散熱,也有利於吸收藥物。因此,在發生感染時可以通過噴霧法給藥,既方便又容易吸收。接種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疫苗,如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時,最好使用噴霧法。

  4.家禽無膀胱,腎臟結構較簡單。沒有單獨的尿道,只有一個共用的洩殖腔,直腸也很短,糞尿都蓄積在洩殖腔的背側,經吸收水分後一同排出體外;又由於家禽的腎臟結構較簡單,濾過面積小,有效濾過壓較低,對經腎臟排洩的物質***包括藥物***很敏感,容易造成損害,引起腎功能不全。所以,糞和尿液混在一起,在拉稀時,不容易搞清是因為消化道病變引起的,還是因為腎臟病變或大量飲水造成的。

  飼養管理提示:

  ①在對家禽的拉稀原因進行分析時,應注意進行發散思維,在熱應激、飼料黴變、飼料含水量過高、腸道寄生蟲、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諸因素之間進行鑑別診斷,慎重作出判斷。

  ②鏈黴素、磺胺類藥物大多經過腎臟排出,易對腎臟造成危害,臨床上應儘量避免使用。

  5.家禽神經敏感。禽類都屬神經敏感型動物,突然出現的噪音以及犬、貓、鼠、蛇等小動物,都容易引起尖叫、飛跳等驚慌現象,導致全群出現減食、產軟殼蛋、抵抗力減弱等應激反應,嚴重影響生產力。

  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①養禽場應設在僻靜之地,遠離鬧市、公路、鐵路、碼頭。

  ②飼養員不可隨意更換,著裝色彩應素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如打掃衛生、投喂飼料、飲水、揀拾蛋、防疫注射、分群、開關門窗、噴灑藥物時,一定要小心輕捷,防止動作粗暴、聲音過大而驚擾禽群。

  ③做好滅鼠工作,防止小動物進入,一般不要養狗。

  牲畜家禽的飼養注意事項

  1、疫病防控。畜禽疫病防控是有效預防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的基礎。養殖戶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理念,嚴格按照當地的免疫程式,適時開展。比如對養豬場內外環境定期消毒滅源的同時,還應注意豬群體表及時噴灑消毒、飲水消毒等。

  2、養殖規模,飼料粉碎機之前就說過畜禽吃的太飽不利於自身健康,其養殖規模劃分的不合理也是如此,唯有“適度”發展養殖,才能帶來最大的經濟收益。

  3、飼養管理。農村養殖戶應結合自身實際的餵養情況,對其資金開支做好分類審定,不同性質的開支採取不同限額或定額的付款方法,確保資金及時到位,並有效監控,合理使用,力爭使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4、無毒害處理。畜禽牲畜飼養過程中,那些病死或染疫動物很容易導致疫病傳播流行,給他人健康、財產造成損害。因此,養殖戶要嚴格執行“四不一處理”***不宰殺、不食用、不出售、不轉運,進行無毒害化處理***的相關規定,確保農村的生態環境不受養殖汙染。

  小區戶主飼養寵物須知

  為了維護小區正常的生活秩序,對小區飼養寵物作以下規定。

  一、業主持寵物領養證、防疫證明、寵物戶籍證明等材料到小區管理處登記。無證明或證明不齊的,不得在小區內飼養。

  二、小區公共場所內應栓繩牽遛,不得敞養、不得在綠化帶內遛狗。

  三、注意公共衛生。產生的糞便應自覺及時清理。

  四、不得產生噪聲***特別是夜間***妨礙和干擾他人休息。

  五、寵物不得單獨乘坐電梯,應由主人懷抱後乘坐。

  六、小區內嚴禁飼養鴿子、家禽***畜***。

  七、如因寵物傷害和傳播疫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該寵物的主人應承擔經濟責任。

  如果飼養寵物違反規定,物業公司有權制止、廣大業主有權譴責,業主應自覺改正,共同維護好小區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