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盆景怎麼養護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常常通過對榕樹的形態的修剪,做成榕樹盆景。你知道才好嗎啊?榕樹盆景養護技巧有哪些?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榕樹盆景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而榕樹盆景則是取材榕樹,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各種手法,控制其生長髮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1、光照及通風:榕樹屬於亞熱帶植物,喜歡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暖溼潤的環境。性耐旱,耐半陰。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溼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溼度,可使植株發黃、發乾,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

  2、澆水:榕樹栽植於盆中,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植株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乾溼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溼度。澆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滲出為止,但不能澆半截水***即上溼下幹***,澆過一次水之後,等到土面發白,表層土壤幹了,就要再澆第二次水,絕不能等盆土全部幹了才澆水。炎熱季節要經常向葉面或周圍環境噴水以降溫和增加空氣溼度。澆水次數冬、春季要少些,夏、秋季要多些.

  3、施肥:榕樹不喜肥,每月施10餘粒複合肥即可,施肥時注意沿花盆邊將肥埋入土中,施肥後立即澆水。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鉀。

  4、修剪:野樁成為樁景,修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序。第一年先培其根基,養其精氣,只抹掉不對位的芽,待第二年枝條長粗木質化後才可動剪。以剪為主,綁紮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如此反覆,如果修剪得當得法,不出四年,一盆好的盆景就會出現在你的手中。

  特別提示:榕樹盆景,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如果是砂質土壤可以適當的多澆水,粘性土壤就要少澆水了,因為粘性土壤透水性差,澆水多了會引起根系的腐爛;要有一定的空間溼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溼度,容易使植株發黃、發乾,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如遇問題,要留心觀察具體的原因,對症治理。

  榕樹盆景的修剪方式

  盆景樹木仍在不斷生長,如任其自然生長,不加抑制,勢必影響樹姿造型而失去其藝術價值。所以要及時修剪,長技短剪,密技疏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姿和適當的比例。

  1、摘心:樹木盆景為抑制其高生長,促使側技發育平展,可摘去其技梢嫩頭。

  2、摘芽:樹木盆景在其幹基或幹上生長出許多不定芽時,應隨時摘芽,以免萌生叉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葉:觀葉樹木盆景,其觀賞期往往是新葉萌發期,如械樹,石榴等新葉為紅色,通過摘葉處理,可使樹木一年數次發新葉,鮮豔悅目,提高其觀賞效果。

  3、修枝:樹木盆景常生出許多新枝條,為保持其造型美觀,須經常注意修技,修技方式應根據樹形來決定,如為雲片狀造型。則將枝條修剪成平整狀,一般有礙美觀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技等,均應及時剪去。

  4、修根:翻盆時結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長的應予修剪,可根據以下情況來考慮。樹木新根發育不良,根系未密佈土塊底面,則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發達的樹種,鬚根密佈土塊底面,則應換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數新根進行翻盆,一些老樁盆景,在翻盆時,可適當提根以增加其觀賞價值,並修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鬆肥土,以促發新根。

  養護榕樹盆景注意事項

  1、澆水不當:榕樹澆水一定要堅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這裡的乾燥是指盆土表面乾燥,而不是盆土乾透,當然即使是乾透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對榕樹造成很大的傷害,因為榕樹的葉片厚而小,有一定的耐旱性。

  2、施肥不當:榕樹施肥需要以薄肥勤施的方法進行,避免施用高濃度的化肥或未經發酵腐熟的有機肥,否則會產生肥害,輕者落葉,重者死亡。

  3、光照不足:榕樹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夏季高溫期如能遮陽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則葉色更顯翠綠,但溫度低於32度時最好不要遮陽,以免葉片脫落。

  4、蟲害所致:榕樹導致落葉的蟲害主要有紅蜘蛛、介殼蟲,雖然也有薊馬危害,它此蟲只是卷葉吸汁,危害性比上述兩種要小一些,而且薊馬防治起來也容易,只可將卷葉摘除銷燬即可。而紅蜘蛛個體比較小,一般危害部位為葉片的背面,是由於通風不良、空氣乾燥所引起,可全株用大水沖洗後噴施蟎類專殺藥劑即可,如蟎淨、克蟎等。介殼蟲危害部位以莖幹、葉柄等處為多,大小、顏色不同,形狀上有圓形、橢圓形等,一般不移動,但危害性較大,需要及時防治,可用牙刷刷除或抹布擦拭乾淨,也可噴施洗衣粉、風油精0.2%的溶液進行防治,或噴施殺撲磷等農藥進行防治,效果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