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苗種植方法

  應該怎樣種植草莓苗呢? 怎樣種植草莓苗?種好草莓苗是為以後的草莓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去學習下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草莓苗喜歡的條件

  大家在種植草莓時一定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而且土壤的透水性要良好,有土質深度應該十英寸左右,並且土壤中有足夠的肥料,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利於草莓苗的生長。

  草莓苗的種植方法

  草莓苗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匍匐莖分株,地下莖分株,種子育苗。

  1、匍匐莖分株繁殖

  採收完漿果後,增施1次速效肥,就可大量抽生走莖***又叫匍匐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走莖,在節上壓細土,幾天後即可在節部長出新根,形成一棵莖苗,發出嫩葉。形成3片葉時,便將匍匐莖兩端剪斷,摘離母枝,就地培苗,立秋前後移栽異地,第2年春可結果。一般每根匍匐莖保留3個―5個走莖,每個走莖繁殖2棵―3棵苗為宜。

  2、地下莖分株繁殖

  即在更新改造草莓園時,切去老株,保留有較多根系,將有2張―3張葉片的秧苗重新移栽,這種“返老還童”的方法,以初秋為好。翌年即可結果。

  3、新播種子繁殖

  用種子更新改造草莓可在當年7月―8月份播種,也可第2年春天播種,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水浸泡12個小時,待膨脹後,撒在備好的細土苗床上,灑上水,蓋好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苗長出4片葉時間苗,待苗長壯後將栽到大田。

  草莓苗的八種症

  一、缺氮症

  一般開始缺氮時特別是生長盛期,草莓葉子逐漸由綠色向淡綠色轉變,隨著缺氮的加重葉片變成黃色,區域性枯焦而且比正常葉略小。幼葉隨著缺氮程度的加劇,葉片反而更綠。老葉的葉柄和花萼呈微紅色,葉色較淡或呈現鋸齒狀亮紅色。土壤貧瘠且沒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雜草叢生易缺氮。

  2.防治方法 要施足底肥,以滿足春季生長期短而集中的生長特點。如發現缺氮時,每畝追施硝酸銨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後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噴葉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二、缺磷症

  植株生長弱、發育緩慢、葉色帶青銅暗綠色。缺磷加重時,上部葉片外觀呈現紫紅的斑點,較老葉片也有這種特徵。缺磷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含鈣較多或酸度高的土壤以及疏鬆的沙土或有機質多的土壤易發生缺磷現象。

  2.防治方法 草莓種植在植株開始出現症狀時,應對葉面噴施1%的過磷酸鈣澄清液或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隔7—10天噴一次,每畝噴肥50公斤。

  三、缺鉀症

  1.症狀 草莓開始缺鉀的症狀常發生於新成熟的上部葉片。葉片邊緣常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繼而為灼傷,還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老葉片受害嚴重。光照會加重葉片灼傷,所以缺鉀常與“日灼”相混淆。灼傷的葉片真葉柄常發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輕度損害,後逐漸凋萎。缺鉀草莓的果實顏色淺、味道差。

  2.防治方法 施用充足的有機肥料,每畝追施硫酸鉀7.5公斤左右;也可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隔7—10天一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四、缺鎂症 最初上部葉片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並出現暗渴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枯焦加重時,莖部葉片呈現淡綠色並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的增長和缺鎂的加重而發展。一般在沙質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鉀肥施用過多時易出現缺鎂症。

  2.防治方法 葉面噴施1%—2%的硫酸鎂溶液2—3次,隔10天左右噴一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五、缺硼症

  早期缺硼,幼齡葉片出現皺縮和葉焦,葉片邊緣呈黃色,生長點受傷害。隨著缺硼的加重,老葉的葉脈會失綠或葉片向上捲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結實率低,果實畸形或呈瘤狀、果小種子多、果品質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乾旱時易發生缺硼症。

  2.防治方法 適時澆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葉面噴施0.15%的硼砂溶液2—3次。花期補硼,噴施濃度宜適當減少,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六、缺鐵症

  幼葉黃化或失綠,隨黃化程度加重而變白。草莓中度缺鐵時,葉脈為綠色,葉脈間為黃白色。嚴重缺鐵時,新長出的小葉變白,葉片變緣壞死或小葉黃化。鹼性土壤或酸性較強的土壤易缺鐵。

  2.防治方法 調節土壤酸鹼度,使土壤pH值達到6—6.5,葉面噴施0.2%—0.5%的硫酸亞鐵溶液2—3次。

  七、缺鋅症

  草莓缺鋅加重時,老葉變窄。特別是基部葉片缺鋅越重窄葉部分越伸長。但缺鋅不發生壞死現象。嚴重缺鋅時,新葉黃化,葉脈微紅,葉片邊緣有明顯鋸齒形邊。缺鋅植株結果少。

  2.防治方法 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葉面噴施0.05%—0.1%硫酸鋅溶液2—3次。噴施濃度切忌過高,以免產生藥害。

  八、缺鉬症

  缺鉬初期,葉片均勻地由綠轉淡,不管幼齡葉或成葉最終表現為黃化。隨著缺鉬程度的加重,葉片上出現焦枯,葉緣捲曲現象。

  2.防治方法 葉面噴施0.03%—0.05%的鉬酸銨溶液2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