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太平猴魁的工藝

  太平猴魁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太平猴魁製作方式,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太平猴魁製作方式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一帶,該區低溫多溼,土質肥沃,雲霧籠罩。主產區位於新明鄉三門村的猴坑、猴崗、顏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園所採製的尖茶品質最優。

  茶園皆分佈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質多黑沙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茶山地勢多坐南朝北,位於半陰半陽的山脊山坡。產地低溫多溼,土質肥活,雲霧籠罩。

  太平猴魁生長環境

  氣溫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海拔300米以上,低於14℃,7月份平均氣溫28.2℃,1月份平均氣溫2.1℃,春秋氣溫涼爽溫和,4月和10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4℃、16.7℃。年平均無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5日,終霜日為3月29日,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4月15日,終止於11月4—9日;≥0℃積溫為5085-5500℃;≥10℃積溫為4384—4750℃。

  光照

  太平猴魁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6.18千焦/平方釐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太陽輻射為369.69千焦/平方釐米,佔全年總量射量73%。年日照時數為2000—223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據統計,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佔28.9%,夏季佔41.1%,秋季佔19.4%,冬季佔10.6%。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5.6天,常年相對溼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溼潤地帶。

  土壤

  土壤型別比較複雜。中山區***內山區***主要是黃棕壤,即普通黃棕壤與山地黃棕壤,母質多為花崗岩、花崗片麻岩、角閃片麻岩,土壤深厚達1.5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崗地區***外山區***屬下蜀系成土母質分化而成的黃棕壤為主,土層雖厚,但耕作層淺薄,質地黏重,底層常有不透水粘盤層,肥力和通透性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兩岸及谷地,多為沖積土類,即沙質壤土***烏沙土***,土層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為高產茶園區。

  太平猴魁品質特徵

  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獨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沖泡,芽葉成朵,或懸或沉。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

  太平猴魁加工工序

  採摘標準

  太平猴魁太平猴魁的鮮葉採摘特別講究。穀雨前後,當20%芽梢長到一芽三葉初展時,即可開園。其後3~4天採一批,採到立夏便停採,立夏後改制尖茶。採摘標準為一芽三葉初展,並嚴格做到“四揀”:一揀山,揀高山、陰山、雲霧籠罩的茶山;二揀叢,揀樹勢茂盛的柿大茶品種的茶叢;三揀枝,揀粗壯,挺直的嫩枝;四揀尖,採回的鮮葉要進行“揀尖”,即折下一芽帶二葉的“尖頭”,作為制猴魁的原料。“尖頭”要求芽葉肥壯,勻齊整枝,老嫩適度,葉緣背卷,且芽尖和葉尖長度相齊,以保證成茶能形成“二葉抱一芽”的外形。“揀尖”時,芽葉過大、過小、瘦弱、彎曲、色淡、紫芽、對夾葉、病蟲葉不要***即“八不要”***。“揀尖”時,剔除的芽葉、單片,均制“魁片”。一般上午採、中午揀,當天制完。

  太平猴魁採摘要在晴天進行,雨天一般不採。“揀尖”過程,也是鮮葉攤放過程。短時間攤放,實際上是一種輕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於殺青,同時也有利於內含物的轉化,對猴魁香氣、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製造工序

  太平猴魁製造分殺青、毛烘、足烘、復焙四道工序:

  殺青

  用直徑70釐米的桶鍋,鍋壁要光滑清潔。以木炭為燃料,確保鍋溫穩定。鍋溫110℃左右,每鍋投葉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帶得輕、撈得淨、抖得開”,歷時2—3分鐘。殺青結束前,要適當理條。殺青葉要求毫尖完整,梗葉相連,自然挺直,葉面舒展。

  毛烘

  按一口殺青鍋配四隻烘籠,火溫依次為100℃、90℃、80℃、70℃。殺青葉攤在烘頂上後,要輕輕拍打烘頂,使葉子攤勻平伏。適當失水後翻到第二烘,先將芽葉攤勻,最後用手輕輕按壓茶葉,使葉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邊烘邊捺。第三烘溫度略降。仍要邊烘邊捺。當翻到第四烘時,葉質已經乾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時,下烘攤涼。

  足烘

  投葉量250克左右,火溫70℃左右,要用錦制軟墊邊烘邊捺,固定茶葉外形。經過5一6次翻烘、約九成幹,下烘攤放。

  復焙

  又叫打老火,投葉量約1900克。火溫60℃左右,邊烘邊翻。切忌捺壓。足幹後趁熱裝筒,筒內墊箬葉,以提高猴魁香氣,故有“茶是草、箬是寶”之說。待茶冷卻後,加蓋焊封。

  太平猴魁儲存方法

  1.石灰儲存法:生石灰可以吸收太平猴魁周圍的水分,這樣可以延長太平猴魁的保質期。使用這種方法時,可以找一個口小腰大,不會漏氣的陶壇作為盛放器。至於生石灰,一般的食品包裝袋中都會帶上一小包乾燥劑,乾燥劑的主要成分就是生石灰,把這些乾燥劑用棉布包著放在茶葉中就可以了。

  2.冰箱儲存法:把茶葉放入冰箱之前,要先把茶葉放在乾燥、無異味的並且可以密封的盛器瓶,然後再將茶葉放在冰箱的冷藏櫃中,冷藏櫃的溫度最好調在5℃以下。如果茶葉打算在半年內喝完,溫度控制在0—5℃最省電;如果想長時間儲存,就把冷藏櫃的溫度調到-10℃到-18℃。而且用冰箱儲存時,儘量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

  一般家庭儲存太平猴魁都是採用這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儲存太平猴魁,並且對延長太平猴魁的保質期也很有用。但是太平猴魁畢竟不是普洱那種陳香茶,所以儲存時間越久的太平猴魁茶味就會越淡。一般建議太平猴魁的儲存時間最好可以在兩年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