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蔬菜大棚種植方法

  夏季到了,隨著氣溫的升高,蔬菜大棚種植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大棚蔬菜種植及棚內保溫,在一般情況下,大棚蔬菜都採用竹與鋼為主的結構骨架,然後在上面覆蓋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薄膜,這樣一個簡易結構就製造出一個完整的溫室空間。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達到大棚內需要的保溫效果。

  大棚蔬菜的種植方法之整地施肥,大棚蔬菜種植要求相對較高,不管是土壤的質量程度,還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從科學角度出發。選擇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在種植前對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於大棚內的溫度與外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施肥需適量,避免過量施肥造成土壤變質。適當增加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

  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之棚內管理,要正確控制棚氣,併合理運用棚氣。在早上大棚內的蔬菜較為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CO氣肥,促進蔬菜的生長。在午間氣溫較高的時候,適當開啟通風口,進行換氣,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選擇種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溫型為主,最佳溫度25℃-33℃,生存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不能在0℃以下。當溫度超過33℃時,要給予降溫處理,可以採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孔、噴霧等。當低於0℃時,給予加溫處理,如熱風加溫等。注意控制棚內溼度,避免溼度過大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需經常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溼度。

  怎樣種植大棚蔬菜之澆水,在大棚內水分蒸發和擴散相對比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發速度比外面種植的蒸發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陰天、冬季的時候,空氣的溼度早已在飽和狀態。大棚內溼度過高,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大棚蔬菜可以採用膜下滴灌澆水法進行灌溉,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改善棚內環境,而且把溼度控制正常範圍內,保持棚內溫度,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率,蔬菜的產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澆水是一個經濟實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夏季蔬菜大棚種植的注意

  夏天由於棚內溫度過高***中午時棚內最高氣溫達到40℃左右***,導致棚內種植的蔬菜生長不良,像西紅柿葉片葉緣出現灼燒狀,落花落果現象嚴重,辣椒則出現大量日灼果及臍腐病果,豆類蔬菜則表現落花落莢嚴重等等,而這些都是因為棚內溫度過高出現高溫障礙引起的。那麼菜農應該如何降低棚內溫度,預防棚內高溫障礙的發生呢?

  首先,加強通風,降低棚溫。菜農在種植越夏蔬菜時,為了避免棚內蔬菜出現高溫障礙,要注意將大棚的上下放風口全部開啟,讓棚外的冷空氣進入棚內後,與棚內的熱空氣形成對流,以加速熱空氣的排出,從而有利於棚內溫度的降低。需要提醒菜農注意的是,在放風時,要在放風口的下方設定擋風膜,以防冷風直吹到蔬菜的果面上,導致果實出現皴皮、裂口等。

  其次,使用遮陽網降溫。當通過放風方法還不能將棚內溫度控制在適宜蔬菜生長的要求範圍之內時,菜農最好使用遮陽網遮陽降溫。菜農應在上午棚內溫度接近適宜蔬菜生長的最高溫度時將遮陽網放下,在下午棚內溫度低於適宜蔬菜生長的最高溫度時將遮陽網捲起即可,但是要注意在將遮陽網放下時不能擋住放風口。在選購遮陽網時,菜農可以選購遮光率在60%左右的,因為這種遮陽網即能起到遮光降溫,預防日灼果的作用,又能讓部分光線照射到大棚內部,有利於蔬菜葉片光合作用的提高。

  再次,中午噴霧降溫。在夏季中午時,因為棚內溫度較高,葉片蒸發量大,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滿足蔬菜蒸騰作用的需要,而使西紅柿葉片出現上卷現象。菜農可以在棚內安裝微噴頭噴霧的方式來降低棚溫,這樣做還能起到增加棚內空氣溼度,預防蔬菜花柱柱頭乾燥,促進授粉,預防蔬菜落花落果的作用。

  最後,菜農還可像棚內蔬菜葉片上噴灑甲殼素、氨基酸、海藻酸等葉面肥的方法,促進蔬菜健壯生長,提高其對高溫的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