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人生的感悟範文欣賞

  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那麼我們對於茶道人生有什麼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茶藝與人生感悟

  近兩年茶文化大行其道,愛茶的人似乎也多了起來。無論是功夫茶、臺灣茶茶,還是站在街邊喝的各類涼茶,都做得風風火火,茶城、茶莊、茶館在每個角落份份冒起,竟也成行成市。茶聖陸羽可能怎麼也沒想到,千年之後,茶在人們心中也儼如明星般紅了起來。

  我們飯後,帶著一天的緊張勞累,來到鹿丹村旁新開的一家福建安溪茶莊。欣賞那些古韻深幽的音樂,聽著主人林先生如數家珍的茶藝,喝著手中滾燙的香茗,心寧神爽之時,突然發現,自己心中的那份懷舊情結,好像也被攪動的濃郁起來。

  我們童年時家住粵北山區,改革開放初,城裡還實行計劃供應,物品仍相當短缺。每逢農村趕圩的日子,城裡人就踏著自行車從韶關翻山越嶺來到十多公里外的大塘集貿市場採購些雞鴨魚肉、新鮮蔬果等農產品回去改善生活。那時我家就住在大山腳下,翻過大山才能到市場,趕路人在烈日炎炎大汗淋漓之中,都要在山腳停停,歇口氣才繼續前行。於是,我們幾兄妹就做起了賣v水的生意。那時喝茶可不像如今這麼講究,一包“廣東涼茶”往鍋裡一煮,端個小桌子放在路邊,再擺上幾張長條板凳,桌上放幾個大茶杯,倒滿茶水,生意還蠻不錯的。當時做生意還有些戰戰兢兢,幾兄妹你推我躲的就是不肯上去收錢,那時妹妹最小,做哥哥的自然讓她出面,小妹一則聽話,二來也沒辦法,只好乖乖地去,鬧得至今還說我們幾位哥哥欺負她。

  我們過去的一些零星的記憶令我們時常覺得親切,那時的生活雖然艱苦,但苦難何嘗不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老舍說:“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這種藝術吸引著我在遠離家鄉的日子時,常靜坐飲茶。泡上一杯鄉茶,品味第一泡的苦澀,第二泡的甘香,第三泡的濃沉,第四泡的清冽,還有第五泡的清淡,然後逐漸失去味道。這不禁使人想起臺灣作家林清玄所說的青澀的少年,香醇的青年,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壯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漸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其實,泡茶的這一過程不正是人生過程的對應與寫照嗎?

  我們如今,茶莊的發展越來越有品味了,環境也越來越幽雅。柔和的燈光,溫馨的氛圍,一流的茶藝小姐,各種精美小食及精湛的茶藝表演和古箏弱奏,於品茗、聊天、聽歌唱曲的同時,讓你在喧囂、躁動的都市中尋到了一方淨土,浮躁的心情暢然了,俗世的一切也隨之飄遠了。

  我們“文人墨客,清茶茶一杯,談風論雅;芸芸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在一天的繁忙之後,經常約上二三知己靜坐對飲,一聲問候,一杯清茶,談天說地,交流資訊,無疑是一件人生中的賞心樂事.

  2

  茶道人生

  喝茶,一直鍾於綠茶,不分冬夏。

  甚喜洞庭碧螺春,用20cm的透明玻璃杯,取少許葉芽,入沸水。靜坐觀葉片緩緩舒展,在水中浮浮沉沉,用最美的身姿與年華,演繹著無聲蹁躚的舞蹈。形體纖弱,茸毛遍佈,碧清翠綠,其味淡淡,這些是碧螺春的特性,而茶湯澄淨清明,溫香幽雅也是我鍾愛它的理由。心事紛擾之時,看著這一幕,也會緩緩地放下心靈的羈絆,融在那樣冗長的時光中了。

  那日,和一位朋友閒聊茶道,談到普洱。朋友說,普洱的特性是厚重、深沉、且有底蘊。喜歡普洱的人大都是沉著穩妥之人,有一定的生活閱歷,經歷過生活中的苦,所以在普洱的苦中也能感知到甘甜。

  已近而立,“厚重、深沉、底蘊”,這六個字是我期許中日後的人生狀態,認為自己應該經歷更多,於是想著走近普洱,嘗試普洱,也是在接納另一種人生姿態。

  江南的街頭,有我在隨意地閒走,這是個秋風乍起的日子,路邊大片的梧桐葉子跟著風炫舞,訴說著輪迴的故事。

  古街的端頭,有一間很古樸雅緻的茶藝軒,裝潢考究,全是木製仿古風格,牆體上擺放著各異精裝的茶禮盒,亦有材質齊全的茶具。邊隅處,置放著一張棗紅色根雕茶藝桌子,桌子上擺有玲瓏的功夫茶具。一個富態的中年女人,倚著桌子閒坐,慵散地翻著一本書,卻掩蓋不住那優雅的氣質。

  我笑著望著她,她起身,也微笑。

  有熟悉的古箏曲在屋子間瀰漫開來,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我問她有沒有普洱賣,她回問我要茶粒還是茶磚。我說,不是送人,只是自己喝。我又說,你認為我適合什麼我就買什麼。她笑著說,你適合喝優雅的花茶。我只是淡淡地笑。

  在她給我裝好茶粒後,我向她請教普洱的特性以及泡製要領。

  她抬眉我一眼,讓我坐下,陪她喝一盞茶,我應允著坐下。

  她說,遇見也是有緣,既然你愛茶,那麼我教你。

  我連忙致謝。

  她小心翼翼用茶刀切下一小塊普洱茶磚備用,用沸水燙滌、預熱紫砂茶具,然後投茶、醒茶、濾茶,一步一驟,有條不紊,動作熟絡優雅,可見技術爐火純青。她做得異常投入,我也看得異常仔細。

  自始至終她沒有過多介紹要注意的細節步驟,只告訴我要用100℃的沸水沖茶,且要掌握好水的沸騰時間,過長會減少水中氧氣而影響到茶的活性。

  她只告訴我普洱注重的是沖泡茶人的心境,那是一種一人得神,萬物寂靜的如水心境。如果有了那種心境,即使用普通的瓷杯,直接沖水泡茶,掌握好水溫,也能炮製出專業茶具泡的茶湯。

  她又說,而這種淡水心境你是有的,你給我的感覺便是這樣。

  我笑著,突然感覺這世上,有些人,即便不瞭解,即便只有一面之緣,也會相通。

  而普洱茶的這些特性與炮製時要注意的要領,讓我驀然就想到茶與人生。

  社會是沸水,我們是那壓制的普洱茶。普洱要有沸水才會有醇香,一如我們過盡千帆、歷盡多舛才能淡定坦然。普洱是漸進成熟的我們,閱過萬千風景後的低調與穩重,懂得如何駕馭自己,收放自如。

  而那清香幽雅的,用玻璃杯炮製的綠茶是年少時的我們,用80、90℃的水沖泡,簡單、純淨、保留著茶葉原有的碧翠色澤。外界的人隔著玻璃杯能窺探我們的內心,而我們也不停地向外張望,透過玻璃杯看七彩的世界。

  綠茶的清幽不同於普洱的清寧。

  有一年夏天,有人讓我嘗試冷水沏茶。他說,飲冷水茶不刺激,不突兀,適合你。

  信他,於是我喝了整個夏日的冷水茶,不溫不火,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現在想來,冷水茶一如溫室裡的花朵,恆溫,卻無法開出原本屬於自己的馨香。冷水茶的人生,沒有逼仄綺麗的磨練,就不能彰顯本真的自己。

  思緒被另一曲古箏喚回。

  她已把一小杯茶放在我的面前,茶湯色澤暖黃,在微寒的深秋,優雅地冒著一股嫋嫋的熱氣,已藉著鼻息沁入心脾,頓感溫暖。小心地端起茶杯,輕淺地呷一口,入喉,溫潤醇滑、韻陳甘厚、脣齒留香。幾乎在同一時刻感受到厚重、深沉、底蘊這六個字,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愛上普洱。

  於是,我陪著她,她陪著我,一起喝完了那一壺茶。之間只是簡潔的交流,關於茶,關於古箏,關於人生。

  她沒有問及我的情況,對她,我亦是。

  黃昏漸臨,我起身作別,她十分熱情地送我一隻青花瓷蓋碗,有清麗繾綣的紋飾。我沒有說謝謝,我知道,謝謝已無法表達我對這次相遇的感激。只是看著她的眼睛,深情地說,下次來我泡給你喝。她笑著點頭。我卻倏然對這個城市,以及整個人生多了幾分親切感。

  夜闌人靜時,月光清幽,灑在我的案臺,播放器裡一曲古箏曲緩緩地流淌。

  取出被自己閒置了好幾年的一套紫砂功夫茶具,聽著怡人的箏音,按她的程式一步步操作,雖有些生澀,心卻寂靜得如無風湖水。

  斟下自己炮製的第一盞普洱,只是那樣靜靜看著,不品,已然生香……

  我知道,自己已從碧螺春人生步入普洱人生。

  3

  茶道與人生感悟

  茶,乃自然植物,集天地靈氣,待拔嫩牙綠,後精工製作,取泉眼清澈沸騰,綠珠藏紫砂,待到傾情注,調戲綠浮塵,暗香鳴腹鼓。春秋茶綠香滿魂,***品茗品世事。悠樂輕奏,和茶閒情,閉目醉聞醒心神。

  茶道,人道。清者自清,濁自沉香。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茶馬古道紅塵滾,人道滄桑幾度春?品茗醉心何需酒,茶香墨香魂裡香。管它個煩憂纏繞,理它個心事落寞,茶道千里陪人道,自我逍遙在世道。在茶事體驗中尋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諦,迎風,聽雪,霧茶,輕音,文癮,苦煞,難奈,提筆,潦草。

  茶飲入心,自然之中物與物的結緣,總是有始有終,茶與我們結緣,茶為真正健康文明的飲料。茶的自然科學性表明:茶是理想飲料,茶有助於養性靜心,在健康方面有如中醫般的功效和調理機能。

  “茶道亦人道,茶品亦人品”,茶與人的自然天性相聯絡,也即人性中近於“道”的本質。換了一種角度分析,當人為諸如人性本善或本惡爭吵不休,茶性及與此相伴的意境卻給人以啟示:喝茶時人們所體現的最初一面卻是最為自然與本真。

  茶的意境,即與茶相伴而來的,給人以清新、淡雅、閒適、悠然,親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於一般口腹物慾。飲茶可以是一種習慣,給人以助思考,添情趣,怡心情。如有人稱舉杯飲茶之“舉”,理解為一種期待,頗為形象。

  “茶之為物,能引導人進入一個默想的人生世界。”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導,讓人們從茶的感覺中放鬆心靈,讓人更睿智地領會世界上的人與事,或感受“心源,本是一壺茶,包容百味,因吐納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禪茶悟道。

  好茶配好水,但最終不可或缺的,還是品茶人的好心境。心中無礙,獨戀佳茗,慢斟細飲,猶如清冽的溪水流過山間,風清雲淡,世象清明之中,猶若,蓮於水,朵朵綻放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