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與中國文化

  中國的茶道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什麼關係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茶道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茶道是一門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中國是茶道的發源地,但是有很多人並不瞭解茶道的最早記載與傳播。生活中也許我們對於茶道的種類也有所瞭解,如今鐵觀音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茶種,得到了好多人的選擇,所以我們日常要重視中國茶道文化藝術,從而讓您的生活豐富多彩。讓您的生活充滿喜悅之情。

  對於中國茶道文化方面的資訊,專家介紹,茶道的興起與經濟社會的繁榮密不可分。唐宋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發達,人們熱衷飲茶,並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流程十分講究,產生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這些構築了茶道、茶藝的基本格局,比如當時的茶宴就有宮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同時中國茶道文化融合了多方面的元素,比如儒、禪、道、真、靜等多種元素,形成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茶道文化。其中,儒家思想是主體。儒家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增進友情,營造和諧氣氛。儒家的中庸之道深刻地影響著茶道的發展。因為倡導中庸,所以儒家茶道強調歡快格調,寓意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

  但也許在不少人的觀念中,茶道是富貴人群的專利,其實,平民一族也可以享受茶道。甚至可以說,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道家學說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並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保健養生,怡情養性。

  我們對中國茶道追求的“真”包含三重含義:一是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是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之境界;三是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達到“無我”中放飛自我之境界。

  在中國這個文化豐富的國家,文化的種類也有很多,茶道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種,因此我們要多中國茶道文化方面的一些相關蘊含有所瞭解,從而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加充實。

  中國人不可不知的傳統文化

  茶葉在我國西周時期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時代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作為治病藥品,西漢時期茶葉已成為主要商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特別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於是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普遍種茶。佛教又促進了茶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禪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作為普及民間的大眾飲料。

  “茶”字的起源,最早見於我國的《神農本草》一書,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藥物書。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為戰國時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804年***唐德宗貞元二十年***我國茶聖--陸羽,字鴻漸。相傳他是一個棄嬰,被和尚撿回在寺廟中長大,他聰穎好學,惟不願學佛。他寫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茶經》,系統而全面地論述茶的起源、採製熟飲、茶具和茶史,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茶業和茶文化的發展。根據陸羽《茶經》推論,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傳說遠古濮人的後裔叭巖冷率領部落族人行遊至瀾滄江雲霧繚繞、古木參天的芒景山,在浩瀚的森林裡發現了野生大茶樹,並將大茶樹上的茶果和枝葉紮成一個結,作為標記,而後在做了記號的野茶樹四周刨鬆土,灑上火灰,讓茶仔落地後自然生長,再把長成的茶苗移植到部落居住地的四周,並擴散到整個傣王統治區域內,為雲南萬畝古茶林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1440年***明英宗正統五年***朱權撰的《茶譜》,全書約二千字,序之後列品茶、收茶、點茶、薰香茶法、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茶瓶、煎湯法、品水等十六則。該書為明代第一本茶書,社會上其時雖普遍飲用芽茶和葉茶,但其茶具等還多半襲用唐宋時代烹點末茶的茶具內容,不過書中也有不少是朱權獨到的創見,尤其是其序中提出的飲茶宜清、雅、寂、敬的見解,對我國後來品茶乃至日本茶道的發展,都有顯著的影響。

  茶葉自古以來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來我國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回茶籽種植於日本賀滋縣***即現在的池上茶園***,並由此傳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到過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贈他"千光法師"稱號。榮西撣師不僅對佛學造詣頗深,對中國茶葉也很有研究,並寫有《吃茶養生記》一書,被日本人民尊為茶祖。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臺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啟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我國宋代時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運銷茶葉;明代鄭和下西洋,茶葉也隨著銷售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各國。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蘭商船首先從澳門運茶到歐洲,打開了中國茶葉銷往兩方的大門。

  我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讚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