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館的介紹有哪些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從古到今都有茶文化館的影子,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館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館的介紹

  澳門茶文化館

  澳門茶文化館,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盧廉若公園的博物館,由澳門民政總署管理。澳門茶文化館有系統地重新展現中西的茶文化特色。設計中西合璧的澳門茶文化館,外觀具有厚厚葡萄牙色彩,配上中國特色的瓦片屋頂,份外別緻。澳門茶文化館由本澳著名建築師馬若龍設計,建於盧廉若公園內,與公園的蘇州園林景色互相輝映,猶如澳門在歷史上所擔當的中西文化交流角色。澳門茶文化館約佔一千平方米,包括地庫、一樓展覽廳及二樓,佈置清幽雅靜,於二零零五年六月一日正式開幕。該館將展出不同形式的短期和長期展覽,展現澳門茶文化以至中西方的茶情風貌。

  芝田堂茶文化館

  芝田堂茶文化館是一種多種功能的飲茶場所,有市民氣息很濃的茶文化,充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情調,不但數量多,而且種類齊全。特色日本鐵壺,景德鎮影青品茗杯,骨瓷杯,普洱茶,崑崙雪菊等都是一大特色。

  天福茶文化館

  天福集團系由臺灣天仁集團總裁、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在大陸創辦的茶專業集團。天福集團目前在中國大陸開設909家;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在福建、四川、浙江、雲南等省建有9家茶葉及茶食品工廠、2家茶博物院,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個;唐山過臺灣;石雕園,全球第一所茶專業高校天福茶學院。天福獲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獲此殊榮的第一家茶業企業。天福集團集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遊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茶文化的發展方法

  1.挖掘和整理茶葉史料,建立中華茶文化寶庫

  幾千年的茶葉發展史,歷代茶人著書立說,積累下來的茶葉歷史資料是很多的,包括茶書、茶詩詞、茶書法、茶畫、茶歌茶舞、茶的歷史文獻、地方誌中有關茶的記載等,內容非常廣泛。如能下力氣花工夫把它們整理出來,這將是中華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寶庫,也是弘揚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2.發現和保護中華茶文化教育的歷史遺蹟,發展茶文化旅遊事業

  中國茶區遼闊、歷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護的與茶有關的歷史遺蹟很多,如摩崖石刻、建築、古墓、器具、碑、亭、井、園、樹等,凡有儲存價值的,都應力求保護好、管理好。而且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配套發展茶文化旅遊事業,既可擴大宣傳,又可增加經濟收入。

  3.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宣傳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識

  弘揚茶文化,不應只侷限於茶界與文化界的小圈子,而應該利用各種媒體廣為宣傳,使更多的飲茶愛好者和消費者不斷增長茶文化的知識更新,從而促進茶葉消費。

  4.倡導茶人茶德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中國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應歸納為那必個字或那幾句話,還沒有統一的說法。陸羽提出的“精行儉德”,莊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筆者曾建議和“理敬清融”。雖然提法各有側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們應該發揚這些茶人、茶德精神,淨化人們的思想意識,提高道德水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5.恢復和發展歷史名茶,豐富茶葉產品市場

  恢復和發展歷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經廣泛開展,這項工作必須依據市場經濟的規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採單芽茶,而是要面向大眾消費,創立名牌,把高質量高效益作為追求的目標。

  6.培訓和規範茶藝茶道,引導茶藝館健康發展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各地飲茶技藝不盡相同。各地湧現出來的各種茶館和茶藝館如雨後春筍,檔次雖有差別,但都應該以滿足各種消費群體的正當需求為目標,因此引導消費者如何科學地泡好一壺***杯***茶,如何欣賞飲用它,充分發揮茶的飲用價值,這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至於茶道茶藝表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規範可以保留,但不要提倡都得這樣慢吞吞地去飲茶。中國老百姓長期沿用匠隨和的飲茶方式仍然是屬於老百姓自己的最好方式。

  7.擴大國際茶文化交流活動,增進友誼,促進茶葉貿易的發展

  中華茶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而且已經對世界茶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國際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有利於增進友誼、促進和平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更多的國際友人瞭解中國多種多樣的茶葉產品,促進國際茶葉貿易的發展。 8.加強茶與健康的科學研究,促進茶葉消費

  飲茶有利於健康,這是人們的共知。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確、科學地飲用才能達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費者,身體狀況不同,如何選用茶葉等等,都有待於加強科學研究。只有把這些通過研究獲得的科學知識,通過各種渠道普及到普通消費者,才能真正促進茶葉消費。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發揮它的功能與作用,必將促進茶業事業的發展,促進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對社會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