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佛手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佛手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多肉佛手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多肉佛手的種植方法

  1、佛手播種:千佛手種子繁殖可在生長季***以秋季為佳,春季其次***播種,播種溫度一般掌握在18-23度,播種用土可用泥炭+蛭石+珍珠岩各一份,用殺蟲殺菌水浸透後,將種子平播在土面上,覆膜***每天透氣2小時***,一般一週左右出芽,出芽整齊後去掉薄膜,增加光照。

  2、佛手分株:千佛手分株繁殖可在生長季將植株周邊的小植株***或徒長植株的上部枝條***用利刀割下,晾一週後栽種在潮土中,一週後才可以正常澆水。

  3、佛手扦插:千佛手全年都可扦插,以春秋季扦插效果最好。剪取項端枝,長5一7釐米,稍晾乾後插入沙床,插後3-4周生根。也可用中下部成熟葉片扦插,約3周生根,待長出幼株後盆栽。

  4、佛手葉插:一般在生長季將植株下部成熟的葉子輕輕掰下平放在潮土上即可,一般2周左右生根,生根後保持土壤潮潤即可。

  佛手的植物形態

  佛手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米。

  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時紫紅色。

  葉大,互生;長橢四形或矩圓形,長8~15釐米,寬3.5~6.5釐米,先端圓鈍,基部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無翼,圓錐花序或為腋生的花束;雄花較多,叢生,直徑3~4釐米,萼杯狀,先端5裂;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漸狹,10~13室,花柱有時宿存。

  柑果卵形或矩圓形,長10~25釐米,頂端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外皮鮮黃色,有乳狀突起,無肉瓤與種子。

  花期夏季。

  栽培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佛手的藥材

  ①鮮佛手下部圓形,近柄處略窄,有殘留果柄或柄痕。

  上部分枝,為圓柱形,如手指狀,屈伸不一,長短參差,一般長12~16釐米,頂端稍尖或扭曲,外皮橙黃色或綠褐色,有縱橫不整的深皺,及稀疏的疣狀突起,較平坦的地方可見到細密的窩點,皮厚1.5~4毫米許,內面果肉類白色或黃白色,中心有兩條縱行筋絡狀條紋,直達頂端,質較軟而韌,氣芳香,味酸苦。

  ②佛手片一川佛手,片小質厚,不平整,質較堅,易折斷,長4~6釐米,寬約3釐米,綠邊白肉,稍有黃色花紋,氣清香,濃郁。

  二廣佛手,片大質薄,多皺,長6~10釐米,寬3~6釐米,厚1~2毫米,黃邊白肉,花紋明顯,氣味較淡薄。

  以片大、綠皮白肉、香氣濃厚者為佳。

  主產四川、廣東。

  此外,福建、浙江、安徽、雲南等地亦產。